原標題:

浙江女首富明星隕落背後 中國“小商品之都”義烏轉型之困

從浙江女首富到法院被執行人,浙江知名民企新光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新光集團”)創始人周曉光在很短的時間裏“跌落神壇”。

而在當前經濟形勢下,作爲中國小商品經濟最爲活躍的義烏,被取下光環的可能並不止步於周曉光一人。放之民營經濟非常活躍的浙江,前有“中國拉鍊大王”瀕臨破產,後有東陽盾安債務危機求助省政府。業界不禁發出疑問:浙江民營企業到底怎麼了?

明星企業尚且如此,處於金字塔基座的中小微們又當如何?彼時風光無兩的義烏,下一步又將走向何方?

《中國經營報》記者近期在義烏調研中瞭解到,一方面原材料等企業各類生產成本飆漲,民營企業利潤空間不斷被壓縮;另一方面,在城市產業轉型升級背景下,安監、環保、消防及“三拆一改”等政策措施頻頻出手,迫使部分企業只得搬離或關停。而伴隨互聯網衝擊,中國“小商品之都”或面臨轉型困局。

爲此,《中國經營報》記者也就相關問題向義烏市政府發出採訪請求,但截至記者發稿前尚未獲得回應。

女首富落下神壇

從杭州乘坐高鐵,只需半個小時左右就可抵達義烏,而在火車站出口的廣告牆上,周曉光及其家人的巨幅照片置於其上,旁邊的兩行大字,代表着她和整個義烏:“全國文明家庭——周曉光家庭”。

現如今,讓周曉光屢屢見諸報端的不再是“浙江女首富”的頭銜,取而代之的是其涉及30億元的債務違約等一系列事件。

如同所有義烏乃至浙江的老闆們一樣,以飾品等小商貿業務起家的周曉光一路發展並不容易,但憑藉改革開放的春風和自強奮鬥的勇氣,讓她自己和新光集團成爲商業明星。

在2017年的胡潤百富榜中,周曉光夫婦以330億元的身價居於65位,而今年,胡潤全球“白手起家女富豪榜”第26名收入囊中也曾實至名歸,旗下的新光集團總資產更是達到800億元左右,子公司、參控股公司百餘計。

但9月25日這天,周曉光徹底卸下了“浙江女首富”的桂冠,明星光環隕落。當天也正是在被外界稱爲中國債市“黑色星期二”裏,其中5只債券違約裏就有2只涉及新光集團,包括“15新光01”和“17新光控股CP001”,金額總計30億元。

而這只是新光集團鉅額債務等待償付的冰山一角。據新光集團2018年半年報顯示,截至2018年6月30日,公司負債合計約468.98億元,其中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負債約130.52億元,一年內到期的長期借款75.73億元,其他流動負債約20.54億元,應付債券(一年內到期)約45.86億元。

9月25日,評級機構聯合評級宣佈,將新光集團評級從AA+下調至CC,並將評級展望由穩定調整至負面。聯合評級稱,新光集團“目前資金非常緊張”,另據瞭解,新光集團目前也因涉及多起重大訴訟案件而被法院列爲“被執行人”。而爲了積極籌措資金,周曉光也積極對其旗下的優質資產進行質押、轉讓,其中對上市公司新光圓成股份目前已被質押98%左右,占上市公司總股本的比例爲62.05%。

另據新光集團最新公告顯示,10月24日,旗下新光圓成及參股的中百集團控股股份被減持及司法凍結。公告稱,此次司法凍結、輪後凍結爲全部新光集團持有的新光圓成股份,而因此前質押回購業務違約,被信達證券減持了40528928股,佔中百集團控股總股份的5.95%,而在減持前,新光集團持股佔公司總股本的6.23%。

當地銀行界人士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新光集團規模的擴大,實際是拼命加槓桿的結果。政府實際幾年前就已經多次救過包括新光集團在內的大企業,給予了不少幫助,包括義烏本地標誌性建築物——新光匯的建設等也都曾助其脫困和協調,但往往政府幫助解決過一次後,企業容易形成依賴症。

“周曉光溝通能力很強,野心也很大,但是公司跨行業、步子邁得太大,而非專心經營主業,市場行情好的時候還可以,一旦下行將馬上暴露出問題。他們剛開始也找過我們,希望企業間籌措資金,但畢竟我們也是上市公司,管理制度非常嚴格,而且最重要的是我們不看好新光集團的項目和發展方向,不做好自己的主業而把精力放在不是自己的專長上,那肯定是不行的。”當地一家知名上市公司高管說。

記者也就相關問題致電新光集團相關負責人,但被對方婉拒。

成本飆漲利潤被壓縮

事實上,記者梳理新光集團近幾年財報也發現,在公司快速擴張的過程中,其盈利能力確實已經難以匹敵,自身造血能力弱化早已有所顯現,而類似問題正在義烏民營企業間蔓延。

據新光集團2016~2017年財報顯示,兩年間總營收分別爲136.15億元、138.57億元,2017年同比上一年僅增長約1.78%,而兩年間營業總成本分別爲120.22億元、151.75億元,但2017年,成本卻同比上一年增長26.23%;而淨利潤方面,更是從2016年14.96億元下降至2017年的虧損7.64億元,同比虧損151.07%;此外,兩年間主營業務的毛利率也分別從2016年26.36%下降至11.19%。

而據其2018年半年報顯示,公司總營收爲80.68億元,去年同期爲70.92億元,同比增長13.76%;而營業總成本爲88.37億元,去年同期爲73.54億元,同比增長20.16%,也就是說其成本的增速遠遠超過營收速度;此外,淨利潤從去年的87.31億元下降至今年的60.73億元,同比下降30.44%;而主業毛利率中報僅爲7.88%。

事實上,主業經營狀況下滑現象在義烏並不鮮見,也絕非新光集團一家。

記者在走訪位於義烏的國際商貿城、金屬原材料市場等多個大型商貿市場發現,除了國際商貿城一區、二區人氣還算較旺外,其他交易市場客流較少,甚至距離市區較遠的原材料交易市場更是人跡罕至,而其主打大健康產業的一樓更是被空置。在走訪中,多家商戶向記者表示,當前最頭疼的是客流少、成本高、利潤空間下降嚴重。

而在談到企業經營狀況時,原材料市場商戶坦言,縫紉機行業光去年一年就多次漲價,而今年到目前爲止還算好,只漲了一次價,平均每臺機器每次出廠價漲幅都在5%左右。事實上,設備的漲價還只是其次,最離譜的是縫紉機的包裝原材料,“一個縫紉機的紙箱,已經從原來的9元錢上漲到20元,泡沫從八九元上漲至20多元,塑料、零配件也在一起飆漲。”該商戶說,原來縫紉機行業平均利潤在30%左右,而現在只有10%左右,有時候5%的利潤也要做。

而當地知名皮革企業負責人則向記者表示,公司原材料主要是石油的下游產品,隨着石油價格上漲,公司所需的樹脂類原材料和2014年相比平均已經漲價40%左右,但公司對外出貨價卻只能在原來基礎上上漲10%,而用工成本還在以每年10%的速度不斷遞增,現在利潤不到7%。“我們企業原來有130人,現在被裁到60人。”

義烏市統計局對2017年經濟運行分析時表示,義烏當前批發零售行業增長面臨瓶頸,傳統商貿企業面臨市場競爭、資金和成本等多重壓力,其銷售、利潤空間受到擠壓,企業經營壓力加大。從2017年義烏市限額以上批發零售企業財務狀況來看,企業營業成本提高了16.8%,各項費用增長了19.3%,企業經營壓力逐步加大。總體來看,市場需求減少、企業成本上漲、資金緊張等仍然是困擾當前商貿企業經營的主要問題。

而規摸以上服務業情況也不容樂觀,統計局分析表示,從企業經營情況看,2017年規摸以上服務業企業營業成本同比增長47.4%,銷售、管理和財務三項費用同比增長2.3%,均高於營業收入的增速。成本和費用的增加,擠壓了企業的盈利空間,企業經營壓力加大,盈利能力減弱。從虧損面看,2017年義烏115家規摸以上服務業企業中虧損企業達到40家,虧損面爲34.8%。

而記者查閱該統計局2015~2017年的統計公報發現,雖然集貿市場總成交額從1244.5億元上漲至1493.2億元,但增速卻從2015年的14.6%下降至8.9%。

騰籠換鳥中小微企業遷移

面臨轉型的義烏在力推“騰籠換鳥”政策之下,中小微企業上演了一場大遷移。

今年40多歲的章傳中,不久前連人帶設備從義烏搬家至隔壁縣的浦江,在面對記者採訪時甚至連廠房還沒有裝修完,身材清瘦的他深耕鎖具和辦公周邊行業生產已經有10多年了,公司產值雖談不上是規模以上企業,但產值也在千萬元左右。

據章傳中介紹,自己在義烏已經10多年了,一直都是靠租賃別人的廠房來生產經營,租金在50萬元/年,而當他租賃期滿後卻被告知,此前房東的廠房屬於違建要被拆除,只能另覓他處,當他跑遍市場後卻發現,義烏再也沒有適合公司生產經營的廠房,或者多數廠房屬於違建而被政府拆除或即將拆除。

另外,當他試圖購買工業用地自建廠房時,卻對高昂的土地價格望而卻步,“我們20多個工人,只需要五六千平方米的廠房就可以,政府土地出讓不可能一次只給幾千平方米。”而之所以搬家至浦江,是因爲萬洋衆創城的開發商萬洋集團可以分層、分棟予以銷售廠房,另外還可以爲企業提供擔保並向銀行按揭貸款,“算下來,我之前每年50萬元的房租剛好可以每年還銀行貸款,但不同的是10年下來廠房卻是自己的了。”

據記者瞭解,像章傳中這樣從義烏搬家到各地的企業不在少數,僅浦江萬洋衆創城目前入駐企業中,就有四成以上來自義烏。

義烏當地一位頗具實力的行業協會負責人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包括協會會員企業在內的很多中小微企業都已經搬離了義烏,轉而去了周邊縣市或外省。

該協會負責人說,“現在中小微企業最大的困難就是有一個容身之地。”另據其介紹,浙江省委省政府要在全省打造500個小微園,金華市要打造50個小微園,而義烏未來僅打造20個左右的小微園,但義烏實際上大約有10萬個商戶。

浙江一位產業地產商接受記者採訪時說:“之前曾經和義烏市的主要領導接觸過,希望開發產業園以滿足中小企業的需求,但該領導表示義烏要做大項目大企業,不搞小企業。”

轉型升級下的電商之憂?

中國小商品之都究竟爲何不再歡迎中小微企業,而轉向了貪大求洋?

金華地區一位資深產業地產業內人士在受訪時表示,義烏的中小微企業優勢是小商品經濟,但對政府來說這也是最大的問題,因爲產品對內直接面向終端消費者,對外貿易則受到市場貿易方式試點的影響,享受相關稅收免徵免退政策,所以基本不開發票也不納稅,或者說納稅非常少。“我們做過統計,類似的企業,1000萬元左右產值的企業,實際開票率只有30%。”

與此同時,國家統計機構在對企業的統計標準上都是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等(主營業務收入在2000萬元以上),而這恰恰又是義烏所不具備的,所以義烏需要規上企業、大企業、B2B企業、高端企業,這既是因爲這類企業必須要開票,會產生稅收,也是因爲“指揮棒”在那裏,可以讓統計數據好看帶動政績。“所以拆違、環保等手段既是爲了城市有機更新,也是爲了騰籠換鳥,給大企業大項目騰地。”

事實上,記者注意到,義烏一方面在進行城市轉型升級,有機更新;而另一方面,也在加大對電子商務的扶持,成績也十分亮眼。

上述資深人士在受訪時說,義烏先後成立了26個電商產業園,而他們就是爲了保護整個義烏小商品市場而誕生的,因爲義烏一直奉行“實體+電商”的模式,以此解決產與銷的問題,這樣才能維護好義烏這張名片。

據統計,零售網商有70%的商品來自義烏市場,而批發網商中,有80%以上的商品也來自義烏。據悉,註冊地在義烏的淘寶賣家(含天貓)賬戶達到10.8萬個,在各大電子商務平臺網商賬戶總數超過27萬戶,位居全國電子商務發展百佳縣首位,義烏的內貿網商密度位居全國第一,外貿網商密度全國第二。由此,義烏也在此前被八部委聯合認定爲國際貿易綜合改革試點。

而據《2017年度義烏電子商務發展指數報告》顯示,全市實現電商交易額2220.03億元,同比增長25.3%。2017年末,義烏電商發展總指數收於122.35點,比上年末上漲3.15點,漲幅2.64%。全年月均爲116.46點,同比增加10.44點,漲幅9.85%。

不過,在上述行業協會負責人看來,電子商務的大力發展對當前義烏髮展的局面來說並非幸事。

該協會負責人進一步表示,“我們要回到事情的本質,義烏是小商品之都,而小商品都是中小微企業來生產和支撐的,如果中小微都走了,就算剩下幾家大的公司和項目,對市場而言又有何用?應該在留住和提升中小微的前提下,再引入大企業。”

記者梳理2015~2018年(截至目前)義烏數據發現,2015~2017年,義烏市財政總收入分別爲128.3億元、130.7億元、142.1億元,分別同比增長4.6%、1.7%和8.7%,其中3年來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分別爲79.3億元、81.8億元和85億元,分別同比增長8%、3%和7.5%。

2018年上半年,全市財政總收入86.9億元,同比增長8%,增速較一季度回落2個百分點;一般公共預算收入54.1億元,同比增長14.7%,增速較一季度提高3.5個百分點。

記者注意到,上述數據顯示,義烏財政總收入和預算收入均呈現增長趨勢,但2015~2016年間,增幅並不大,甚至出現下滑,只有到2017年至今,相關指標增長才顯得較爲有力。不過也有業內人士表示,這可能與2017年後城市有機更新和土地密集出讓等有較大關係。

據中國指數研究院數據顯示,2015~2018年(截至目前),義烏分別出讓土地宗數爲146宗、162宗、381宗、98宗,其中2017年土地出讓宗數最高。而在土地出讓金方面,分別爲22.74億元、5.59億元、195.86億元和180.94億元,義烏土地出讓金在2017年和2018年達到頂峯。

10月20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給民營企業家回信中表示:改革開放40年來,民營企業蓬勃發展,民營經濟從小到大、由弱變強,在穩定增長、促進創新、增加就業、改善民生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成爲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民營經濟的歷史貢獻不可磨滅,民營經濟的地位作用不容置疑,任何否定、弱化民營經濟的言論和做法都是錯誤的。支持民營企業發展,是黨中央的一貫方針,這一點絲毫不會動搖。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