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51信用卡委外催收惹禍,招商銀行慌不慌?

近日,51信用卡事件刷爆朋友圈:大批警力進入51信用卡位於杭州西湖區紫霞路的總部進行調查,引來坊間各種傳聞,當晚事件緣由浮出水面:最終杭州公安通報稱,51信用卡被突擊調查原因在於,今年9月以來,其委託的外包催收公司冒充國家機關,採取恐嚇、滋擾等軟暴力手段催收債務,涉嫌尋釁滋事。

實際上,在杭州公安通報前,很多業內人士便猜測,此事與催收有關。

催收的難題不止存在於51信用卡這類金融科技公司身上,很多持牌機構也因爲催收或者說委外催收惹上不少煩心事,比如零售之王招商銀行。

截至發稿前,招商銀行在聚投訴上的被投訴信息達5000多個,其中很多與催收相關。

投訴人楊女士表示:從使用招行的信用卡開始,一直按時或提前還款,信用度良好,但是後邊兩個月開始,生意經營困難,導致資金流轉不開,但依然努力每個月只要有點錢都會還進去,由於招商銀行把我通訊錄以至於幾年前的打過電話號碼的人,全部打電話與發信息去騷擾,導致我現在的客戶不願意簽約;並希望這樣的隱性暴力催收可以停止,有什麼事情賬戶理解,相互溝通解決。(有刪改,全文見下圖)

另有一名實名投訴人周先生直言招商銀行信用卡的第三方催收軟暴力,他表示:個人原因導致逾期,對此事願意償還所有本金利息及違約金,19日因爲我個人欠款,招商銀行第三方機構,上門催收、辱罵,後爲還債周先生找朋友借款,去私人賣血機構賣血,但因爲沒有還剩6000元沒有償還,家人又遭騷擾,現在周先生已經將欠款全部還清,周先生希望有關領導給一個說法。

兩高兩部《關於辦理實施"軟暴力"的刑事案件若干問題的意見》,對於"軟暴力"的定義爲:行爲人爲謀取不法利益或形成非法影響,對他人或者有關場所進行滋擾、糾纏、鬨鬧、聚衆造勢等,足以使他人產生恐懼、恐慌進而形成心理強制,或者足以影響、限制人身自由、危及人身財產安全,影響正常生活、工作、生產、經營的違法犯罪手段。

第三方機構對楊女士、周先生的催收行爲是否構成軟暴力?讀懂新金融不做評論,讀者自行判斷。

值得注意的是,楊女士和周先生的投訴不是個例,在招商銀行的衆多投訴中,關於暴力催收的比例不小,同時從投訴人的闡述也可以看出,招商銀行的貸款用戶層級明顯在金融科技公司之上。這些投訴人因各種原因他們的收入遭受影響,導致不能按時還款,但是他們多願意承擔自身債務和違約金,可對於招商銀行和第三方"過猛"的催收表示牴觸。

催收一直金融行業的老大難,催得輕了沒效果,逾期的借款很容易就成了壞賬,催得狠了又容易造成社會問題,用一位持牌金融機構負責人的話說:催收已經成爲行業發展的瓶頸。

過去的催收多涉及黑惡,在掃黑除惡的大背景下遭遇打擊無可厚非,黑惡要不得,但如何不讓催收成爲瓶頸,不讓"老賴"逍遙法外,建立信用社會,也是需要相關部門思考的課題。

同時,讀懂新金融也建議:持牌機構,特別是銀行,在處理借款人逾期問題時,還應具體問題具體處理,對於名副其實的"老賴",懲戒措施猛一些筆者個人也是支持的(政策法規是否支持另說),但對於因暫時性收入問題逾期的借款人,還應多一絲包容,畢竟銀行是支撐信貸市場的脊樑。

(發稿前,讀懂新金融嘗試向招商銀行求證其催收及委外催收的機制和監督方法,但未成功取得聯繫。)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