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小花,與你分享真情實意,也陪你看清虛情假意~】

"媽,你都當奶奶了,還想着二婚?"母親一條朋友圈讓他無地自容

01

對於獨身老人來說,幸福的晚年生活應該是怎樣的?有人說,不愁喫不愁穿,兒孫承歡膝下,不就是最大的幸福嗎?這也許只是子女給單身父母親定下的"幸福標準"。

65歲的陳阿姨,則不覺得這是幸福。

陳阿姨,喪偶10年了。

愛人離世第二年,孫女出世,兒子兒媳都是普通上班族,希望陳阿姨搬去和他們同住,幫忙帶孩子。而且搬去兒子家住,陳阿姨還能將老房子租出去,一個月收回兩三千的房租當零花錢。

爲了減輕孩子負擔,陳阿姨答應了,也因此開始了漫長的"帶孫之路",幫忙照顧孫女,打理家務,買菜做飯。

好不容易把孫女帶到上幼兒園,陳阿姨以爲終於可以輕鬆一點了,畢竟她也渴望有自己的生活,可以去跳跳廣場舞,參加一下老年人生活,偶爾可以和老姐妹出去旅旅遊。

"媽,你都當奶奶了,還想着二婚?"母親一條朋友圈讓他無地自容

02

然而,這時候,兒媳懷上二胎了。

十月懷胎,小孫子出生了。

陳阿姨的擔子更重了,除了接送孫女上下學,還要照顧小孫子。

十年如一日,陳阿姨總算把孫子孫女拉扯大。

直到最近這一兩年,陳阿姨纔有了更多時間做自己的事情,自己的生活也更加豐富。

在一次跟團旅遊中,陳阿姨結識了吳大叔。

吳大叔比她大兩歲,也是喪偶多年,唯一的女兒還嫁到了國外,基本一兩年纔回來一次。

兩人相處了一段時間,彼此相處很和諧,兩人都有很多共同話題。

後來,吳大叔向陳阿姨表明瞭想和她共度晚年的想法。

當然,陳阿姨也有這方面的想法。

"媽,你都當奶奶了,還想着二婚?"母親一條朋友圈讓他無地自容

03

陳阿姨鼓起勇氣向兒子兒媳坦白了自己想和吳大叔搭個伴過日子的想法。

原本,陳阿姨還以爲兒子會理解並支持她,沒想到兒子第一反應就是:

“媽,你都是當奶奶的人了,怎麼還有心思去想二婚?”

“你看你都一把年紀了,還二婚,就不怕別人笑話呀?要二婚你怎麼不早說,怎麼在一把年紀纔來想這事?”

兒媳也跟着附和道:

“就是啊,媽,您就好好地在家帶孫不好嗎?我們也不短你喫不短你喝,你爲什麼還想那些事呢?”

陳阿姨聽了兒子兒媳的話,一臉的爲難,默默地收拾了飯桌上的碗筷,靜靜地把碗筷洗了,然後回了房間。

"媽,你都當奶奶了,還想着二婚?"母親一條朋友圈讓他無地自容

04

不一會,陳阿姨發了一條朋友圈,大致內容就是:

“我這一輩子都把大部分時間和精力花在孩子、孩子的孩子身上,養大孩子之後,幫忙帶孩子的孩子。孩子們終歸有自己的生活,我也想有自己的生活,怎麼就這麼難?餘生,我想爲自己而活!”

看了陳阿姨的朋友圈,兒子兒媳瞬間覺得無地自容,都覺得自己太自私了,沒有設身處地爲母親考慮,沒有用心去了解母親的所思所想。

母愛是偉大的,陳阿姨當初爲了孩子,捨棄了自己的個人生活。

如今,雖說陳阿姨一把年紀了,但能夠遇到一個合適的人伴自己終老的確不易。幸福不分年齡,每個人都有追求幸福的權利。

慶幸的是,陳阿姨最終得到了兒子兒媳的理解與支持,與吳大叔開始了幸福而又簡單的晚年生活。

-End-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