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歲的張大爺退休之後沒事就喝點小酒,有親朋好友聚會就大喝一頓,沒人陪就自己在家獨酌幾杯。前幾天他突然胃難受吐了幾口竟然吐了血,還伴有黑便,於是被家人立即送往醫院。經過檢查,張大爺被確診爲急性糜爛性胃炎。

什麼是急性糜爛性胃炎呢?

急性糜爛性胃炎是一種常見的胃病,主要以胃粘膜出現多發性的糜爛爲主要特徵,且伴有一過性的潰瘍、胃粘膜出血。患者會出現突發性的嘔血和持續性的黑便,並伴有乏力、頭暈等全身性的症狀。急性糜爛性胃炎極其容易導致消化道大出血,嚴重的將導致患者昏厥甚至休克,其發生率佔所有出血性消化道疾病的20%左右,致死率高達30%。

這種危險的胃部疾病到底是什麼導致的呢?

目前,急性糜爛性胃炎的病因和致病機制還不是特別明確,但臨牀發現使用阿司匹林、吲哚美芬等非甾體類藥物是最常見的誘發因素。這些非甾體類藥物可直接損傷胃粘膜上皮,並通過損害環氧合酶影響合成前列腺素E,破壞胃粘膜的屏障保護與修復功能。臨牀發現,大面積燒傷、嚴重顱腦外傷、大型手術等應激因素也可誘發急性糜爛性胃炎。專家分析可能是在應激狀態下,人體分泌的促腎上腺皮質激素和腎上腺皮質激素增多,引起胃酸分泌過多、H+回滲等變化,增大了毛細血管的通透性,最終導致胃黏膜糜爛、出血。此外,飲酒也是誘發急性糜爛性胃炎的重要因素。大量高濃度的乙醇會嚴重損害胃黏膜,使其出現糜爛以及大出血等。

急性糜爛性胃炎的症狀來勢洶洶,應該如何治療呢?

專家指出:治療急性糜爛性胃炎首先應該避免以上提到的幾種誘因,在此基礎上積極使用止血劑止血,但僅使用止血劑並不能較好地控制出血,這是因爲在胃粘膜出血期間,胃酸濃度偏高導致常規的止血藥物失效,因此,臨牀在使用止血劑治療的同時,常使用奧美拉唑腸溶片等質子泵抑制劑來抑制胃酸。

經過這次“大冒險”之後,張大爺決定戒酒。現在的張大爺每天抱着泡枸杞的保溫杯,開啓了健康的退休生活。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