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世凱只做了83天皇帝,爲何能發行7億多枚袁大頭?流通半世紀?袁世凱復闢稱帝遭人唾罵,袁大頭爲何被大量鑄造,還流通幾十年?

在世界貨幣流通史上,銀元(又名銀圓)是個爲人所普通接受的硬通貨。銀元15世紀末始鑄於歐洲,16世紀由西班牙殖民者在美洲大量鑄造,明萬曆年間(1573—1620)開始流入中國,屬於泊來品,所以,銀元在民間也稱“洋錢”“洋鈿”“花邊錢”“大洋”等。

清乾隆五十八年(1793),清廷首次在西藏鑄行“清乾隆寶藏”銀幣。道光年間,閩臺等地也曾仿製銀圓,稱爲銀餅。光緒十五年(1889),廣東開鑄“光緒元寶”銀圓(即龍洋)各省紛起效尤,銀元遂成清代國幣。

清代國幣稱爲龍洋,以銀幣爲主幣,主要有光緒元寶、大清銀幣、宣統元寶等,總重量爲(26.3--27克),含純銀六錢四分八釐(25.7856808克),其含銀量89%進行鑄造。清朝滅亡之後,袁世凱竊取革命果實,成爲當時的最高統治者,並且,還逆歷史潮流而動,復辟稱帝,改國號爲中華帝國,建元洪憲,史稱“洪憲帝制”。此舉遭到各方反對,引發護國運動,袁世凱不得不在做了83天皇帝之後宣佈取消帝制,一場鬧劇就此結束。

袁世凱上臺後,便決定鑄發國幣。袁世凱爲了提高自己的統治地位,把他的頭像鑄於幣面,“袁大頭”由此而來。1914年2月7日,袁世凱以大總統令形式公佈了《國幣條例》及《國幣條例施行細則》。《國幣條例》公佈的同年,先在天津造幣廠鑄造“袁大頭”壹圓銀幣,後在南京、廣東、武昌等造幣廠陸續鑄造。

令人費解的是,袁世凱稱帝時造了很多“袁大頭”(僅壹元“袁大頭”就鑄造了75000萬枚),死後還一直流通,直到上世紀60年代才徹底退出流通,這到底是什麼原因?

“袁大頭”的出現,是有其特殊的歷史背景的。光緒年間,由於各省鑄造銀元,卻和當初鑄造紋銀一樣,不僅重量和成色不能統一,數量上也難以控制。辛亥革命爆發,各省因急於用款,不僅加工趕鑄銀元,還濫鑄銅圓,濫發鈔票和軍用票,幣制更加混亂。北洋政府執政前,鑄幣、紙幣十分複雜,流通的中外貨幣在百種以上,規格不一,流通混亂,折算繁瑣,民衆積怨,同時也想借助貨幣改制以解決軍費問題,爲此,北洋政府才下決定進行國幣改革的。

《國幣條例》及《國幣條例施行細則》,其主要內容是規定錢幣的鑄造發行權歸民國政府所有,原先的各個官局所鑄造發行的1元銀元,由民國政府兌換並改鑄,在一點的時期內,承認它們的價值等同於國幣1元的價值。國幣中的主幣是1元銀元,其重量是庫平純銀6錢4分零8毫(6.408錢),材質是銀佔89%,銅佔10%,錫佔1%,一枚成品銀元的重量是7錢2分。規定國幣種類有銀幣4種(壹圓、中圓、貳角、壹角)、鎳幣一種(五分)、銅幣五種(二分、一分、五釐、二釐、一釐)。正面鐫袁世凱側面頭像及發行年號,背面鑄嘉禾紋飾與幣值。

當時錢幣的換算關係和人民幣一樣,以十進位,1元等於十角,一角等於十分,一分等於十釐。由於袁大頭1元銀元幣型規整,圖案新穎,有明確的重量和成色,容易識別,因此,袁大頭銀元很快就被老百姓接受,並很快在全國的範圍內流通。因袁大頭壹圓銀幣幣型劃一,成色、重量有嚴格規定,很快受到了社會認同和接受,在國內金融市場上逐步取代了清朝的龍洋,成爲流通領域的主幣。

由於是政府行爲,儘管袁世凱在位時間不長,但是,一國貨幣並非兒戲,不能因人費事,所以,袁世凱時代的《國幣條例》及《國幣條例施行細則》一直被後繼者執行。

經過多年鑄造,加上其信譽很高,“袁大頭”數量增多,流通漸廣,雖僻處邊陬,也有其蹤跡。“袁大頭”銀元的通行促進了銀元的統一,也爲“廢兩改元”準備了條件。

1927年,國民政府停止鑄造發行袁大頭,開始鑄造開過紀念幣銀元(孫小頭);1935年發行法幣,禁止銀元的流通,這在理論上說袁大頭開始停止流通。但在現實中,因爲民國時期戰亂不斷,貨幣制度混亂不一,法幣通貨膨脹嚴重,袁大頭依然在坊間廣泛通用。1950年左右,爲了穩定西藏,瀋陽和成都造幣廠鑄造了一大批“三角元”大頭,運往西藏當做流通幣。

直至上世紀60年代,人民幣才漸漸徹底取代“袁大頭”。“袁大頭”這才從實用貨幣轉身爲收藏品種。“袁大頭”在貨幣收藏界被稱爲銀元之寶,它是中國近千種近代銀幣中流傳最廣、影響最大的銀元品種。

(圖片來自網絡)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