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陳氏五樓是清代進士陳寶琛的故居,最有名的身份還是乾隆皇帝的老師,他也是福建師大的創始人之一.。福建福州自古以來就是一個文風昌盛的地方,早在春秋戰國時期,中國史籍就開始出現了“閩越 的稱呼,在福州提起陳氏五樓來,幾乎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福建福州自古以來就是一個文風昌盛的地方,早在春秋戰國時期,中國史籍就開始出現了“閩越 的稱呼,在福州提起陳氏五樓來,幾乎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陳氏五樓是清代進士陳寶琛的故居,最有名的身份還是乾隆皇帝的老師,他也是福建師大的創始人之一.

走進陳寶琛故居,首先映入眼簾的是素白的牆壁,這樣簡樸的裝修,十分符合當時陳寶琛文人儒雅的低調。

陳氏五樓位於福建福州螺洲店前村流水角江邊,始建於清光緒十一年,這是一座中西合璧的建築,既有東方建築典雅古樸的一面,也有西方建築的庭院風格。

綠意盎然的小院中,豎立着陳寶琛的塑像,上面的介紹描述了他輝煌的一生,在那個年代,陳寶琛是十分優秀的,陳寶琛十三歲中縣學秀才,十八歲中舉,陳家一門文風昌盛, 中進士二十一名,中舉人一百一十名。

陳氏五樓包括賜書樓、還讀樓、滄趣樓、北望樓和晞樓。前二樓是清道光年間刑部尚書陳若霖所建,後三樓是陳若霖曾孫陳寶琛所建。

陳氏五樓始建於清光緒間,是當年陳寶深遭貶回鄉期間開始興建,陳家之所以能出這麼多進士、舉人,跟他們的家訓是分不開的,陳若霖的家訓值得好好讀一讀,也值得我們後人深思和效仿。

陳寶琛對於溥儀的一生都有很深的影響,末代皇帝溥儀三歲的時候,就師從陳寶琛先生,對老先生有着深厚的感情,溥儀說話帶有明顯的福建腔,也和老先生有着很大的淵源。

民國十三年十月,溥儀被逐出故宮時,溥儀見到陳寶琛,放聲大哭說:"我無顏見祖宗啊!"陳寶琛忙勸慰道:"皇上切莫悲傷,自古以來哪有不滅亡的朝代呢?而我大清到了今日地步,並非是因爲失德而被篡位,皇上也不是亡國之君。皇上年紀尚輕,且博學多識,將來理應成爲民國之總統。那時,不是可以告慰列祖列宗了。

走在陳氏五樓的庭院之中,可以感受到佈局的緊湊,建築的精巧, 這裏的建築是福州著名的古典園林建築。

光緒三十三年的時候陳寶琛的主持下創立全閩師範學堂,也就是今天的福建師範大學,這也是陳寶琛老先生爲了中國的教育事業做出的貢獻,老先生文韜武略,有勇有謀,在中國的近代史上有着深遠的影響。

所有的故事都在歷史的塵煙中逐漸淡出人們的視野,而依然保存完好的陳氏五樓卻清晰的記載着那些過往,陳氏家族依然在時代的更迭中謹記先祖教誨,修心養德,人才輩出。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