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傳》中,葉瀾依至始至終思慕果郡王允禮,原想着百駿園能夠經常看到他便知足了,卻不曾想一紙詔書的到來徹底改變了她的生活軌跡,她被迫入了深宮成爲雍正的妃子。於是,她心目中對於自由的渴望瞬間熄滅,也明白了自己此生,跟果郡王註定是有緣無份了。

深宮如牢籠,金碧輝煌的表象之下盡是爾虞我詐,對此,她深感絕望。而此時,她再次遇到了果郡王允禮。果郡王:許久未見,你已經是答應了。葉瀾依:誰也沒有問我願不願意,我就進了宮,又成了答應。果郡王:我聽說了你的事情,你似乎心灰意冷。葉瀾依:可是我又能怎樣呢?想去的地方不能去,讓我待着的地方令我噁心,讓人絕望。果郡王:你要先保護好自己,我印象當中的葉瀾依,笑容美好,性格堅毅,哪怕再苦她都會尋得一點甜蜜讓自己高興起來。葉瀾依:當年的恩情,我一直不能報答王爺,既然王爺要我好好活着,我一定聽王爺的話。

在這一段對話當中,可看出葉瀾依哪裏願意做什麼答應,她想要的,不過是像當初那樣,果郡王能在閒時來圓明園,與她見上一面,喚她一聲瀾依。僅此而已。但這一切隨着她被雍正召幸之時成爲了奢望。溫潤如玉待人謙和的果郡王是比較同情和擔憂葉瀾依的境遇的。他何嘗不知以葉瀾依直爽磊落的性格,在拜高踩低人心險惡的後宮生活對於她就是一種折磨,後宮斷斷是不適合她的所在。但是,他愛莫能助,能做的僅僅是溫言勸慰,不希望看到她如此自暴自棄。而正是他的這句話,便是一束光,讓葉瀾依頑強地在那個本已厭棄不已的環境裏存活下來,這也爲後來位份晉升協助甄嬛埋下了伏筆。但是,果郡王對於此時得寵的葉瀾依,除了擔憂與憐憫,內心深處其實還是私藏了一絲欣喜的。原因如下:

第一,此時的雍正大病初癒,而後宮與昔日相比已經是大變樣。位份高的嬪妃如端妃、齊妃、敬妃年老色衰均不再得寵;眉莊雖美貌端莊,但自“假孕”一事之後便冷漠疏離;而安陵容歌喉動人卻不識詩文,失了趣味;祺嬪美貌可人但卻見識短淺,無法與之交流。這讓雍正深感寂寞(實際上是精神上的空虛)。於是他難免會想起貌美如花的“才女”甄嬛。當初的甄嬛琴棋書畫樣樣皆通,跟雍正可謂是“交心”的知己,兩人琴瑟和鳴,好不愜意。甄嬛離宮後,雍正才意識到,甄嬛對他而言是何等重要,他雖不許他人提甄嬛,但自己卻忍不住想起她。這也是果郡王最爲憂心的。

第二,葉瀾依盛寵加身之時,正值果郡王與甄嬛處於熱戀之中。猶記得果郡王對甄嬛說過的一句話:嬛兒你相信我,等皇兄漸漸的淡忘了你,我便讓師太報你病逝,而後我們更名改姓,遠走高飛,長相廝守。不難看出,果郡王是多麼希望雍正儘快忘記甄嬛,這樣他就可以永遠跟甄嬛在一起了,而這也是他一直以來的心願。那麼如何才能讓雍正將甄嬛拋在腦後?歷朝皇帝在後宮,不就是“只識新人笑,不見舊人哭”嗎?毋庸置疑,新歡相伴是最好的法子。但是他也沒想到,等到的這個新歡不是別人,而是葉瀾依。所以當他再次遇見葉瀾依,心裏無比複雜,有擔憂,但,也有一絲小興奮。

葉瀾依是一個活得無比純粹的女子,她雖不如甄嬛玲瓏聰慧懂詩詞樂理得果郡王深愛,但卻可以說是愛得最無私的人。果郡王所愛之人,便是她所愛者,負他之人,便是她所憎恨者。而她用自己的生命護着甄嬛和她的孩子便是這句話的真實寫照。

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悅君兮君不知。當果郡王逝去,塵世萬物於她而言,再無留戀之處。大仇得報,她身着一身王爺喜愛的碧色衣裳,隨之逝去。窗外,溫暖夏日裏的合歡花正開得無比絢爛,一如當初葉瀾依看到果郡王時,發自內心的甜美笑容。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