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因爲秦國和趙國之間的發展水平有着一定的差距,趙惠文王並沒有把握爲了一塊和氏璧就與秦國戰場上面對面,所以他急需一個能夠進行邦交斡旋的人,爲他解決這個問題,畢竟他也不能真的就將和氏璧拱手奉上,這不僅是打了自己的臉,也讓趙國在整個中原地區的邦交當中失去了顏面,趙國的國家聲望和地位受到影響,所以,這件事情處理起來還是比較棘手的,這個時候藺相如就登場了。這場戰爭兩個國家打了三年多,最終以趙國大敗結束,到那時候趙國還是需要向秦國獻上和氏璧和太子以求和平,所以說,藺相如在這兩件事情當中能夠成功與秦昭襄王本身的個人性格有着很大的關聯。

戰國風雲,諸侯並立,戰爭四起,各諸侯國或爲爭霸圖強,或爲求存自保,紛紛使出渾身解數,或韜光養晦圖發展,或開展邦交斡旋,小國依附大國在夾縫中生存,在這一時期,儒家、墨家、道家、法家、陰陽家、縱橫家都粉墨登場。
在邦交斡旋事件中,完璧歸趙和澠池之會可以算得上,比較經典和著名的事件,提起這兩件事,人們大多數會想到藺相如的功績,這個人可以說爲趙國保全了顏面和利益,如果不是因爲他的存在,那麼趙國很有可能失去和氏璧這個名動天下的寶物,甚至有可能與秦國之間爆發一場戰爭。
在所謂的歷史記載當中,藺相如利用他的智慧成功地化解了這場危機,成功地拆穿了秦昭襄王的陰謀,由此來看,他在這件事情當中所體現出來的能力是非常高超的,他能夠以一人之身,深入秦國的都城與秦昭襄王面對面對質,也能看出此人比較有勇氣。
但隨着時間的推移,越來越多的人對於完璧歸趙或者是將相和的論述,產生了越來越深的懷疑,他們認爲藺相如其實並沒有在這件事情當中,付出實際的計策或者是功勞,相反,在這兩件事情中,看似不起眼的廉頗纔是影響事件最終走向的關鍵人物。
那麼,爲什麼藺相如的功績會受到越來越多的人的否定呢?他在完璧歸趙或者是澠池之會中,又扮演着什麼樣的角色呢?他對於這兩件事情的影響又是怎樣的呢?本篇文章重點分析一下這個問題。
看一看藺相如的所作所爲,到底能不能爲趙國謀取實際的利益?看一看到底是不是藺相如,成功解決了這個問題?其實想要理解這個問題並不困難,我們只要分析一下藺相如在這件事情當中的表現,同時來分析一下秦昭襄王的心路歷程,以及秦國和趙國之間的國家關係就可以看到問題的關鍵了。
首先,我們來看一下藺相如在這件事情當中的所作所爲;整個完璧歸趙或者澠池之會的流程都是差不多的,最初秦昭襄王提出用十五座城池向趙國換取和氏璧,但趙惠文王覺得秦國自從強盛起來之後,對山東六國的態度多有欺騙,所以並不相信他們真的會用城池來換和氏璧。
因爲秦國和趙國之間的發展水平有着一定的差距,趙惠文王並沒有把握爲了一塊和氏璧就與秦國戰場上面對面,所以他急需一個能夠進行邦交斡旋的人,爲他解決這個問題,畢竟他也不能真的就將和氏璧拱手奉上,這不僅是打了自己的臉,也讓趙國在整個中原地區的邦交當中失去了顏面,趙國的國家聲望和地位受到影響,所以,這件事情處理起來還是比較棘手的,這個時候藺相如就登場了。
可是,藺相如在看到他這樣子做法的時候,就直接斷定秦國並沒有真正地抱有誠意去交換,之後他也沒有采取什麼比較高明的計策去處理這個問題,反而是直接派人將和氏璧送回了趙國,然後在朝堂上對秦昭襄王以死相逼,昭襄王對於藺相如的這種做法,自然是十分惱怒的,可是秦昭襄王也明白如果單純因爲這件事情,就置藺相如於死地的話,對於他的聲望和秦國的聲明來講,也是不負責任的。
所以,在身邊的臣子給予秦昭襄王臺階的時候,他自然而然的就下去了,最終也沒能夠追究藺相如的責任,也給自己博了一個比較寬容的名聲;我們並不能說藺相如的做法是錯誤的,畢竟他保住了趙國的利益,我們只是說他的做法還不值得人們過高的讚揚。
因爲藺相如並沒有從根本上解決這件事,也並沒有採取特別高明的計策,如果不是秦昭襄王大度的話,藺相如最終的結果還很難說;試想一下,如果他遇到齊湣王、宋襄王這樣的人,最終的結局能不是身首異處嗎?所以他所謂的勇敢和計策,只不過是建立在沒有觸及到秦國切身利益的基礎之上的,並不值得大肆讚揚。
所以,到這裏就可以看到,藺相如慣用的手段只不過是一些口頭上的強硬,所謂的豁出命去這樣的方式,從根本上來看並沒有太大的閃光點,反而一個臣子通過這樣的方式來保全君主的顏面,從深處來講其實是讓君主丟臉的行爲。
因此我們總結一下,完璧歸趙和澠池之會這兩件事情就會發現,藺相如其實並沒有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實際上也並沒有做什麼具有實際價值的事情,完璧歸趙的時候是他首先欺騙了秦昭襄王,在秦國沒有表明態度時,就擅自違背了之前的約定,然後用自己的生命威逼秦昭襄王,澠池之會更是如此。
所以從根本上來看,這個人多少就是從爭論的方面有着一定的技巧而已,至於那些將藺相如也歸結於縱橫家的人,這樣的觀點實屬不敢苟同的,縱橫家雖然不能直接的像軍事將領一樣縱橫戰場之上,但是他們都有着自身的主流學說,甚至真的能夠以三寸不爛之舌抵擋百萬之師,像是蘇秦的合縱、張儀的連橫、范雎的遠交近攻,這些都在一定的時間段內決定着戰國時代的格局走向的,反觀藺相如,他並沒有這方面的功績。
其次,我們再來看一下秦昭襄王的心路歷程;秦昭襄王想要將和氏璧收入囊中,無非是和氏璧的觀賞價值以及物以稀爲貴的心思在作祟,畢竟對於這樣的好東西沒有幾個人不想要。但秦昭襄王是一個比較具有雄才大略的君主,他雖然喜歡和氏璧,卻也不會因爲個人的喜好而去損害國家的利益。
但是他的話已經說出去了,作爲一個君主,說出去的話就是潑出去的水,很難再往回收,在這個時候,秦昭襄王其實也需要一個臺階,需要一個臺階爲自身解決一下這個問題,所以說他本身就沒有想過要把藺相如怎麼樣。藺相如最終能夠脫險也與他所主持的事件本身的性質有着很大的關聯。
到這種時候,秦昭襄王就無法在忍耐下去了,哪怕是要跟趙國進行一場硬碰硬的戰爭,秦昭襄王也在所不惜;這場戰爭兩個國家打了三年多,最終以趙國大敗結束,到那時候趙國還是需要向秦國獻上和氏璧和太子以求和平,所以說,藺相如在這兩件事情當中能夠成功與秦昭襄王本身的個人性格有着很大的關聯。
對於秦昭襄王來講,可打可不打的,可以不打,但必須要打的,也絕對不會含糊;雖然和氏璧非常的珍貴,但終究是沒有傷到秦國的根本,而趙國私自吞併秦國的戰利品這件事情卻是給秦國的發展造成了阻礙,不僅是傷了秦昭襄王的面子,更是傷到了秦國的發展根基。
在這個時候,秦昭襄王就不會再給趙國臺階下了。而且話說回來,就算是藺相如獲得了完璧歸趙和澠池之會的勝利,但是在長平之戰之後,趙國還是得將和氏璧獻出去及割地求和。
最後,我們再來看一下秦國與趙國之間的關係,同時來解釋一下爲什麼很多人認爲廉頗纔是這兩件事情當中的關鍵?秦國在實施了商鞅變法後,迅速的強大起來,成爲了戰國時期最爲強盛的國家,對於其他國家的壓迫還是非常之深的。
所以,秦國之所以不願意爲和氏璧而與趙國發生爭鬥,其中一方面的原因就是忌憚趙國的軍事實力;試想一下,如果這樣的事情發生在秦國和宋國、衛國、中山國這樣的小國之間或許就不會有後話了。
而我們在《史記》中,也能夠尋找到對這種觀點的支持,藺相如帶着和氏璧出使秦國的時候,太史公用了這樣的一句話,說“趙亦盛設兵於秦,秦不敢動”。意思是爲了保障趙國的利益,趙王派遣廉頗帶領軍隊駐紮在秦趙兩國的邊境,這一點讓秦國不敢輕舉妄動。
所以當秦昭襄王意識到這樣的行爲很可能成爲,國家與國家之間的戰爭的時候,他就能夠很好地遏制住事態的發展,同時,趙國之所以有底氣敢與秦國在這件事情上僵持不下,所憑藉的也是國內強盛的軍事實力發展。
在趙國看來,哪怕是與秦國發生戰爭也有着對抗秦國的底氣,所以藺相如纔敢在秦國的朝堂上寸步不讓,纔敢冒着得罪秦昭襄王的風險欺騙於他;因此,廉頗所帶領的趙軍在這件事情上是有着潛移默化的影響的,雖然它並不表現在事情的表面,可是這纔是這兩件事情最終能夠得以解決的根本。
而且那個時候的秦國纔剛剛穩定下來,秦武王舉鼎而死之後,秦昭襄王是從燕國回來繼承王位的,國家纔剛剛結束的季君之亂必須大力度投入發展,選擇在這樣的時候與趙國硬碰硬是非常不明智的,所以昭襄王放棄和氏璧和放過藺相如,看的並不是藺相如的口才有多好,計謀有多高明,而是藺相如的背後有着趙國的軍隊加以支持。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得知,事實上,藺相如本人真的沒有爲完璧歸趙和澠池之會做出太大的功績,當然,我們也不能完全的否定藺相如這個人,他還是有着一定的才華和本領的,畢竟不是所有人,都能夠作爲使臣出使其他的國家;也並不是所有人,都有膽量與最爲強盛的國家的國君面對面,更不是所有人都能將生死置之度外。
但藺相如所獲得的評價遠遠超過了自身的水平,我們對完璧歸趙這件事,要有客觀理智的態度;促成這件事情向着好的方向發展的因素有很多,絕大程度上都是客觀因素的影響,比如趙國實力的強盛,比如秦國國內發展剛剛穩定,比如秦昭襄王的個人性格原因,又比如和氏璧本身的價值不足以撼動秦國的地位,也不足以涉及秦國的切身利益等等。
所以說,當我們在分析一個歷史事件時,不能單從表面上去了解它的表面發展,我們還需要去挖掘事情背後的因素;很多時候真正解決問題的原因並不在表面,就像站在藺相如背後的廉頗一樣,他雖然沒有參與表面的運作,但他卻是這件事情當中四兩撥千斤的人物。
如果沒有廉頗帶領着趙國軍隊的威勢,沒有廉頗在外的盛名,可能秦國也不會忌憚於趙國,趙國也沒有膽量與秦國硬碰硬,可能當秦國索要和氏璧的時,就恭恭敬敬的雙手奉上了。所以,在對完璧歸趙的事件加以深入瞭解之後,越來越多的人不再過分的推崇藺相如,而是看到了廉頗的貢獻,也看到了客觀因素的影響。
參考文獻:《呂氏春秋》、《左傳》、《史記》、《戰國策》、《漢書》、《資治通鑑》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