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們都喜歡聽故事,而且特別喜歡聽媽媽給他們講故事,早在胎兒期就有媽媽開始給寶寶講故事,寶寶快2歲時就開始能聽懂故事了。別以爲寶寶小,就不會聽故事。其實,在寶寶出生的時候,就可以開始給寶寶講故事了。這時的寶寶雖然聽不懂,但有媽媽親切的聲音陪伴在旁,寶寶會覺得更加有安全感,更容易入睡。其實每天的生活中都會出現幾段小時間非常適合給寶寶講故事,而且通常這時孩寶寶都已經自動地乖乖躺在牀上,靜靜地聽。

以下的時機,都非常適合用來唸故事書:

1、用奶瓶喝牛奶的時間;

2、用奶瓶喝水的時間;

3、睡覺之前(包括午睡);

4、累了躺在牀上無所事事時;

5、寶寶早上剛醒來,還乖乖躺在牀上時。

0-3歲行爲習慣養成繪本,這是一套來自法國的行爲習慣養成繪本,由研究兒童早期閱讀25年的教育專家讓娜·阿什比專爲0-3歲幼兒創作。通過一正一反的對比情景,告訴孩子“這麼做更好”,讓孩子在親子共讀的氛圍中,培養良好的行爲習慣,同時也讓家長通過這套書輕鬆教育孩子。讓孩子擁有良好的行爲習慣,在待人處事中有良好的表現,會讓孩子受益終身。

這些時機每天都會在生活中出現,所以非常適合,而且通常這時寶寶都已經自動地乖乖躺在牀上了,能靜靜地聽媽媽精心爲寶寶準備的有趣小故事。

給寶寶講故事的好處

好處1:促進寶寶智力開發

短短的講故事時間,不僅能讓寶寶安靜入睡,而且有助於提高寶寶的理解力,對寶寶的智力發展有明顯促進作用。

通常,年幼的寶寶識字有限,精美的插圖難以全面地傳達故事內容,而寶寶的學習能力、理解能力都需要後天的培養。因此,媽媽的用心講解就成了寶寶擴大書本知識面最有效的途徑。有時寶寶的領悟能力會讓爸媽大喫一驚哦。所以媽媽能較早地重視孩子的閱讀需求、求知慾望,將對寶寶今後的智力開發有很大的促進作用。

好處2:加強親子溝通

睡前講故事的時間也是親子溝通的最佳時間,睡前講故事能加深媽媽與寶寶之間的交流與溝通,從而使寶寶產生一種安全感,這對寶寶感情的發展非常重要。對於稍大一些的孩子,媽媽在講故事的同時,還要仔細觀察寶寶的反應,敏銳地捕捉寶寶的興奮點,培養寶寶對閱讀的興趣。另一方面,也可以通過故事中的形象啓發和誘導寶寶,幫助寶寶改正缺點,達到正面教育的目的。

誰都會有壞情緒:超有趣的兒童自我認知與管理繪本 ,本書入選德國國際青少年圖書館“白烏鴉書目”的情緒繪本系列。害羞、生氣、急躁、膽小、嫉妒、愛哭、懶惰、固執、缺乏同理心,孩子常見的9種負面情緒,給孩子和家長更適合的情緒處方。

如何給寶寶講故事

根據寶寶年齡選擇故事。只有符合寶寶年齡特點、適合其理解程度的故事,寶寶纔會感興趣。一般來說,1-3歲的寶寶理解力有限,喜歡以動物爲主人公的童話,內容應貼近寶寶生活,可選擇一些講述生活常識、規範寶寶行爲的故事,篇幅短小,情節簡單,詞彙儘量口語化。隨着孩子理解和思維能力的提高,故事內容可漸趨多元化,如思想品德、革命歷史傳統、自然科學常識等,情節要有起伏,詞彙可使用淺顯易懂的書面語。

如何給寶寶講故事有以下技巧:

1、針對寶寶個性選擇故事。如果發現寶寶個性上的不足,可有針對性地選擇一些適當的故事,潛移默化地引導寶寶個性向良好的方向發展。比如:對膽小懦弱的孩子,要多講些英雄勇士的故事;對粗暴霸道的孩子,要多講些謙遜禮讓的故事;對愛慕虛榮的孩子,要多講些頌揚內在美的故事。

2、抓住教育時機選擇故事。孩子犯了錯誤,有時直接批評會給他造成心理壓力,或產生逆反心理,強化錯誤行爲。這時如果藉助具有教育功能的故事,就能有效地避免負面影響,讓孩子在輕鬆的氛圍中不知不覺地接受教育。

3、媽媽在給孩子講故事前要做些準備,如:瞭解內容,熟悉情節,以免講述時結結巴巴,衝談孩子對故事的總體印象,引不起興趣。

4、有實物的故事或有插圖的兒童讀物,可以一邊指導孩子觀察實物或插圖,一邊講述。

5、講故事時要注意發音正確,吐字清楚,速度適中,語調要抑揚頓挫,有一定的節奏。

我愛幼兒園3~6歲兒童早教繪本卡通圖書畫,對於需要做好入園心理準備的家長和孩子們來說,這本書很有幫助,它涉及了幼兒園生活的各個細節:開學日、初次入園印象、孩子們的哭鬧、幼兒園的日常生活流程、園內活動、師資人員、小朋友的紛爭等等。它能解決很多孩子們入園時的困惑,以放鬆的心情來面對這個重大的轉變,非常好!

6、努力做到繪聲繪色,故事中人物的動作、思想感情,要通過手勢、聲調和麪部表情表達出來;講述人物對話時,要根據故事中人物特有的年齡、身份、性格來變換語氣。

7、觀察孩子聽故事時的反應,發現注意力不集中,要分析原因。如果因爲講述時間過長,就趕緊結束;一時無法結束,可用疑問句暫停,激發孩子下次再聽的興趣。如果有其他原因分散了注意力,可得用音調的高低變化,或稍加停頓,給孩子一個聽覺上的刺激,從而引起他新的注意。

作者:神奇媽力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