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別,是歷代文人墨客們都熱衷描寫的主題。悽怨、哀涼、酸楚是自古以來送別詩的主要格調。但是,盛唐的送別詩卻一反常態呈現出豪邁浪漫的美學風貌,主要表現爲語言清新動人、意境雄厚道勁、思想昂揚向上特點與特徵。這些送別詩讓我們感受到詩人們廣闊的胸襟和積極向上的思想狀態。如唐朝著名邊塞詩人岑參的《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就是一典例,此詩描寫西域飛雪的壯麗景色,抒寫雪中送客之情,並不令人感到傷感。全詩色彩瑰麗浪漫,氣勢渾然磅礴,堪稱盛世大唐邊塞詩的壓卷之作。其中“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等詩句已成爲千古傳誦的名句。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岑參

北風捲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散入珠簾溼羅幕,狐裘不暖錦衾薄。

將軍角弓不得控,都護鐵衣冷難着。

瀚海闌干百丈冰,愁雲慘淡萬里凝。

中軍置酒飲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

紛紛暮雪下轅門,風掣紅旗凍不翻。

輪臺東門送君去,去時雪滿天山路。

山迴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

白草:西北的一種牧草,曬乾後變白。

轅門:軍營的大門,臨時用車轅架成,故稱。

瀚海:沙漠。

天寶十三載(754),岑參受命再度出塞,充任安西北庭節度使封常清的判官。那一日,岑參冒着風雪送其前任武判官回京,寫下此詩,詩中描繪了邊塞奇異瑰麗的雪景,如畫出了一幅絕美的風雪送別圖。

全詩可分爲三部分,前八句爲第一部分,描寫早晨起來看到的奇麗雪景和感受到的突如其來的奇寒。詩開篇由猛烈的風帶出飛雪,點出下雪的時間,同時也表現出詩人對胡天八月飛雪的驚奇。“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寫雪後美景,飛雪奇大,一夜之間,雪壓枝頭。“忽”字,既寫出了塞外氣候的變幻奇特,又表現了詩人見到奇麗雪景後的驚喜之情。此句以春花喻冬雪,比喻新穎奇特,頗有浪漫色彩,不但給人以色彩的美,而且把視覺和嗅覺並用,給人以馨重,爲千古詠雪名句。接着四句寫雪後嚴寒。視線從帳外逐漸轉入帳內,描寫了外部天氣突然變冷,賬內也是一派冰冷景象,突顯天氣的寒冷。

中間四句爲第二部分,描繪白天雪景的雄偉壯闊和餞別宴會的盛況。“瀚海闌干百丈冰,愁雲慘淡萬里凝”,這兩句勾勒出一片廣袤的塞外雪景,“愁”字是詩人爲“雲”添加的感情色彩,是詩人此時心情的映襯,反襯下文的歡樂場面。“中軍置酒飲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這兩句是詩人對賬內送別宴的場景描繪,頗具邊疆特色,筆墨不多,卻表現了送別的熱烈與隆重。

最後六句爲第三部分,寫詩人在傍晚送武判官出營門的情景。“紛紛暮雪下轅門,風掣紅旗凍不翻”詩人與武判官直到黃昏時才依依惜別,此時雪還在下,轅門的紅旗在寒風中被凍住,風吹不動,再言邊塞天寒地凍。這兩句一動一靜,一白一紅,相互映襯,畫面生動,色彩鮮明。“輪臺東門送君去,去時雪滿天山路”寫詩人送武判官一程又一程,直到輪臺東門,此時雪愈加緊了,詩人望着武判官遠去的背影久久不願離去。“山迴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山路盤旋曲折,已看不見友人離去的身影,雪地上只留下一串馬蹄的足跡。尾句用平淡質樸的語言描寫詩人對友人依依惜別的眷戀之情。

全詩以雪生髮,兼及詠雪與送別兩方面,內涵豐富,意境鮮明獨特,具有極強的藝術感染力,堪稱盛唐邊塞詩的絕唱。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