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主要是在生活中,妈妈们似乎习惯了为孩子包办一切,因为担心爸爸做不好而不让他参与,无意识的小举动渐渐的将一个有潜力的“超级奶爸”变成了“隐形爸爸”。只是因为妈妈经历了怀孕生产哺乳的过程,母性会表现得更早更充分,爸爸和孩子的感情更多是在出生后培养。

其实,爸爸妈妈都是很爱孩子的。

只是因为妈妈经历了怀孕生产哺乳的过程,母性会表现得更早更充分,爸爸和孩子的感情更多是在出生后培养。

另外,爱的方式也不同。妈妈的爱是偏向感性的,注重安全健康,这让许妈经常都是为了孩子操碎心。而爸爸的爱以理性居多,他们喜欢冒险刺激又不拘一格的方式表达爱,认为这样更能让孩子体会到世界的趣味。

心理学家格尔迪说:"父亲是一种独特的存在,对培养孩子有一种特别的力量。"

我们都知道父亲对于孩子的成长发育很重要,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可为什么生活中很多的孩子和爸爸感情却没那么亲近呢?

这主要是在生活中,妈妈们似乎习惯了为孩子包办一切,因为担心爸爸做不好而不让他参与,无意识的小举动渐渐的将一个有潜力的“超级奶爸”变成了“隐形爸爸”。

让我们看看一些不正确示范,妈妈们思考是否存在:

孩子出生前,看对方各种好,简直大力神手,样样精通,崇拜到不行。

孩子出生后,各种指责抱怨,神对手变成猪队友,样样糟心。

1、爸爸照顾孩子,换个尿不湿,妈妈看着就说:“你看你,尿布系的那么紧,会把孩子捂得长湿疹的。”

2、爸爸抱着孩子,妈妈紧张兮兮的说:“你胡子别扎着孩子,你轻点抱,慢点,别摔着了。”边说着边把孩子接过来。

3、爸爸带孩子出门了,回来后妈妈发现衣服穿薄了,怒道:“你看你,一点都不操心,出门都不知道给孩子加个衣服,冻着他了怎么办?你到底会不会关心孩子啊?”

时间长了,次数多了,爸爸也来火了,反驳道:“我不做,你说我对孩子一点都不关心,我做了,你又说我做的不好,你到底想怎么着?”

最后,可能爸爸身上的“超级奶爸”潜质就渐渐消失不见,甚至不再参与孩子的成长中。

在禧月荟,我们注重妈妈们产后服务的同时,也在意超级奶爸养成法。

孩子是爱的结晶,需要父母共同的关爱。都说爸爸对身份转化的意识总是要缓慢些,而我们认为月子期是锻炼新手爸爸进入角色的最佳时期。从正确抱姿—更换纸尿裤—哄睡—沐浴—抚触按摩教学,我们鼓励并用行动支持每一次让新生命与奶爸亲密接触的时光。

“我以前经常被老婆吐槽笨手笨脚,没想到在禧月荟的表现竟让老婆大人对我刮目相看!经过二十多天的学习,我拿到了超级奶爸证书,换尿裤、给宝宝洗澡按摩、甚至哄睡全不在话下。我可把自己乐坏了,回家以后可以多分担,老婆才不那么辛苦~————@哈森奶爸点评

妈妈就放心大胆的将娃交给爸爸带吧,他越带越喜欢带,而孩子也会越喜欢与爸爸一起玩,毕竟有很多体验妈妈是给不了的。

美国耶鲁大学连续进行了一项12年的研究结果表明:从小由爸爸带大的孩子智商高、聪明、精力旺盛、善交际、学习成绩好。

所以呀,如果在月子中心能将奶爸的潜力充分挖掘出来后,帮助他们成为“超级奶爸”。这对妈妈跟孩子来说都有着极大的好处。妈妈减轻了育儿负担,轻松当辣妈;宝宝获得了来自爸爸独特的爱,拥有更多新奇有趣的经历,一家子其乐融融,何不美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