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但这个战略计划实施后,尤其是唐、回纥和亲后,回纥确实开始在西域和吐蕃死磕,而南诏国也如愿脱离了吐蕃的控制,重新成了唐朝的盟友。尤其是玄宗即位后,开元盛世让唐朝的国力急速提高,在与吐蕃的边境战争中也开始扳回一城,高仙芝、封长青、哥舒翰多有胜绩,尤其是哥舒翰硬拔石堡城的战例,足以说明天宝初年,唐朝已在河西九曲之地居于强势。

唐朝和吐蕃这两个国家可以说是几乎同时兴起又同时灭亡,互相征战了二三百年,双方互有胜负。从唐太宗时的松州之战开始,直到玄宗天宝年间,唐蕃两国基本处于均势,吐蕃并没有取得绝对的战略优势地位。虽然吐蕃军神论钦陵确实很能打,平生未尝一败,在“大非川、承凤岭、虎山”等地痛击唐军,数十万唐军战殁,唐史记载:唐军“尸骸高与天齐”。

但对于唐朝这种体量巨大的国家来说,一城一地之败并不足以让其伤筋动骨。这一点从唐早期,西域安西四镇率废屡建便可见一端,唐朝并不是全无还手之力,武后朝唐将王孝杰、娄师德、黑齿常之都曾让吐蕃军队吃过很多苦头。

尤其是玄宗即位后,开元盛世让唐朝的国力急速提高,在与吐蕃的边境战争中也开始扳回一城,高仙芝、封长青、哥舒翰多有胜绩,尤其是哥舒翰硬拔石堡城的战例,足以说明天宝初年,唐朝已在河西九曲之地居于强势。

但安史之乱的爆发逆转了两国之间的态势,之后唐朝只有挨打的份了。
但唐庭朝野也没闲着,他们也在时时刻刻琢磨如何削弱吐蕃的战略强势地位。德宗朝大臣李泌,便给皇帝献上了一条“北和回纥,南通南诏,西结大食、天竺,如此,则吐蕃自困”的妙计。
难能可贵的是,居于中原的李泌,居然能够准确地判断黑衣大食的实力,并清楚认识到大食和吐蕃的国家矛盾,他对德宗说道:“大食在西域为最强,自葱岭尽西海,地几半天下,与天竺皆慕中国,代与吐蕃为仇,臣故知其可招也。”
当然,我们现在已经没法知道,这个战略联盟究竟是如何洽谈和协调的。但这个战略计划实施后,尤其是唐、回纥和亲后,回纥确实开始在西域和吐蕃死磕,而南诏国也如愿脱离了吐蕃的控制,重新成了唐朝的盟友。
从此后,虽然唐蕃交手,吐蕃依旧处于进攻者的优势地位,但向关中拓展的态势,不论是强度还是烈度都开始逐渐削弱。公允地说,虽然吐蕃东挡大唐、西拒大食、北抗回纥、南迫南诏确实很豪迈,但双拳难敌四手,再好的身板也架不住一群饿狼上来撕咬,可以说吐蕃是被唐朝、黑衣大食、回纥、南诏拖垮的。当然了,上述四个国家都和吐蕃有国家结构性的矛盾,因此,李泌的合纵连横之计,才是不折不扣、堂堂正正几乎无解的阳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