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絲絨》50歲,首首經典挨個評點

1967年開始,每年一專的地下絲絨(The Velvet Underground)在第三年發佈了他們的同名專輯。《地下絲絨》(沒有妮可!不是大香蕉!)裏有10首歌,有些保留了地下絲絨的招牌風格,有些略微調整做出來讓人耳目一新的東西。一如既往的,我們不談商業反響,只談能否讓人覺得餘音繞樑。

文/編:一隻羊

10

That's the Story of My Life

(那就是我的人生故事)

《地下絲絨》50歲,首首經典挨個評點


輕鬆歡快節奏和曲調,器樂聲略蓋過人聲,典型的大香蕉式小清新。沒有什麼亮點,也不會讓人覺得“一見鍾情”。但是這就很像保羅·麥卡特尼的某些作品,簡單幹淨,樸實無華,收進專輯也沒什麼不好。

9

I'm Set Free

(我自由了)

《地下絲絨》50歲,首首經典挨個評點

“公子世無雙”形容地下絲絨也是略文藝但沒問題的,即使是這首同名專輯中最不起眼的歌也能成爲60年代不可或缺的搖滾史料。盧裏德在這首歌裏的聲音是反常的沉穩平靜。但是不管是多麼明媚的基調,攪合的黑暗情緒也必不可少:“我自由了,我可以沉醉於新的幻象了。”

8

Some Kinda Love

(這樣的愛)

《地下絲絨》50歲,首首經典挨個評點

溫和的鼓點配上輕鬆明快的吉他,《這樣的愛》有一種鄉村的感覺。這種歌,其實不太是盧裏德的菜。歌詞嘛,反映出了意淫和實操的巨大鴻溝,有着很典型的地下絲絨風格。

7

Jesus

(耶穌)

《地下絲絨》50歲,首首經典挨個評點

出生在猶太教家庭,沒有宗教信仰的盧裏德,居然如此虔誠地唱了一首向耶穌求助的歌?這纔是出人意料。可能對於盧裏德來說,寫唱這首歌的過程就是一個角色扮演的遊戲過程罷了,作爲一種對宗教和信徒的“致敬”而已。

6

The Murder Mystery

(謀殺案之謎)

《地下絲絨》50歲,首首經典挨個評點

要看新專輯有沒有突破,那就得從試驗性曲目上下手了。在地下絲絨的第二張專輯裏,就有過一首快17分長的基本上不能算作“搖滾樂”的歌。而這張專輯裏,這首《謀殺案之謎》也可以算作是高光之歌。

盧裏德和吉他手莫里森分別負責了幾段左聲道和右聲道,道格·尤爾(Doug Yule)和新鼓手莫林·塔克(Moe Tucker)則搞定了副歌部分。所以這一首歌的左聲道右聲道拆分出來就都是完整的歌。非常有創意。

此前的專輯裏,地下絲絨會用到尖銳的、刺耳的、讓人不快的詭異聲音,這張專輯的這首歌裏用到的則是一些簡單的鋼琴旋律和磁帶跑帶的聲音。

5

After Hours

(幾小時後)

《地下絲絨》50歲,首首經典挨個評點

這首歌算是一塊試金石,用來檢驗盧裏德能否知道他自己的能力和侷限。他比鼓手唱得好這一點毋庸置疑,但是他也知道,這首歌如果是他來唱,就會從一首充滿懷舊感的歌變成後現代的無趣作品。

所以,配着Django-esque吉他,塔克聲音中表現出的真誠甚至比盧裏德更勝一籌。特別是唱到“我知道會有一天,他會深情看着我的眼,對我說,嘿,你就是對我來說最特別的人”時聲音的停頓處理。她成就了這首歌,也成就了地下絲絨。

4

What Goes On

(什麼?)

《地下絲絨》50歲,首首經典挨個評點


晦澀難懂的歌詞和高亢激昂的riff,就是這首歌最大的特點了。吉他的節奏處理得很好,既不過於激烈也不平和枯燥。《什麼?》這首歌能讓人感覺到,盧裏德確實在把握輕重度這方面下足了功夫。相比前兩張專輯,細節處理調整是肉眼可見的花了心思。

3

I'm Beginning to See the Light

(我開始看到光了)

《地下絲絨》50歲,首首經典挨個評點

《我自由了》,這歌名就像是在昭告天下他想要大鬧一場了,不過在《我開始看見光了》這首歌裏,盧裏德的聲音纔算做真正的無所顧忌。高昂的吉他,輕快的鼓點,配上盧裏的隨性的哼唱點綴,愉悅的氛圍被恰到好處的烘托出來。

要是你不太明白,我想加一句,大家心裏的盧裏德,開心是因爲他不在乎所有人所有事所有看法。“確實會有點問題,但問題不在我。”他總是快樂甩鍋。

如果他用這種態度對打以前那些自詡是“拯救世界的音樂人”的音樂人的話,是不是有點小可愛?不管囂張與否,這首歌,無可阻擋!

2

Candy Says

(坎迪說)

《地下絲絨》50歲,首首經典挨個評點

和1967年專輯裏最受歡迎的《Sunday Morning(星期天早上)》差不多,《坎迪說》也算是地下絲絨的代表作了。雖然歌曲聽起來溫暖慵懶又溫柔,但其實透露了沃霍爾超級巨星和早期的變性人坎迪難以言說的悲傷。

幾十年前,性別認同障礙、LGBT這類的話題還站在主流文化的敏感神經上。可就在那個時候,盧裏德已經爲我們描述了這樣的畫面:你的性別既定,世界便要求你按照這樣性別的活法活着,你不想,所以你掙扎,你痛苦,你憎惡自己。

隱忍的聲線搭配着幾乎不隱忍察覺的吉他旋律,整首歌都纏繞着悲傷和壓抑。盧裏德堅持要讓道格·尤爾唱這首歌,也正是因爲他的堅持,讓道格甜美純真的音色和《坎迪說》完美融合,直指人心,永垂不朽。

1

Pale Blue Eyes

(淡藍色眼睛)

《地下絲絨》50歲,首首經典挨個評點


《坎迪說》已經是搖滾史上最爲傑出的作品之一了,所以能排在它之前的作品,可以說是有攝人心魄的力量。《淡藍色眼睛》就是這樣。略帶壓抑感的吉他配搖鈴做點綴,加上哈蒙德風琴的嗡鳴,盧裏德唱出了被已婚的女人拒絕後依然溫婉坦蕩的愛。當然也是有故事原型的——他真正意義上的初戀,淡褐色的眼睛讓盧裏德忍不住寫詩的謝利。

說回到這首歌上,幾乎每一句詞都讓人充滿悲傷的共鳴。其中一段“昨日美好難復來,因你以爲人妻,我便只可爲友。不該如此,不該”其實並不浪漫,反而充滿悲慼。你愛上了一個全世界都認爲你不該去愛的人,一個你完全無法左右的人,當情緒壓過理性,你卻只想錯下去。

這種狀況其實和當時的地下絲絨挺像,不被理解,不追趕時代潮流。不過,幸好,盧裏德讓“錯誤的愛”成爲了最美的珍藏。

老成員的離開,新成員的加入,貝斯手和鼓手的演唱,一個具有絕對前瞻性的樂隊。《地下絲絨》50歲,從未讓你失望。

《地下絲絨》50歲,首首經典挨個評點

《地下絲絨》50歲,首首經典挨個評點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