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李煜是在唐朝和宋朝中間,這個時代的人他也是南唐的最後一位君主,由於他不是嫡長子,所以他就沒有辦法做出去。娥皇彈琴,李煜填詞,成爲南唐宮廷中一景。

  1. 南唐後主李煜不是唐朝的後人。南唐不屬於唐朝,南唐屬於五代十國的十國之一。
  2. 南唐(937年-975年),屬於五代十國的十國之一,定都金陵,歷時39年,有烈祖李昪、中主李璟和後主李煜等三位帝王。
  3. 南唐一朝,最盛時幅員35州,大約地跨今江西全省及安徽、江蘇、福建和湖北、湖南等省的一部分。人口約500萬。南唐三世,經濟發達,文化繁榮,使得江淮地區在五代亂世中“比年豐稔,兵食有餘”,爲中國南方的經濟開發作出了重大貢獻。南唐也因此成爲中國歷史上重要的政權之一。

南唐後主李煜被囚之後寫下千古流傳的詩句

北宋滅了南唐,李煜被虜去汴京,終日消沉暗傷。作爲一個男人,李煜是不幸的,也是幸福的。娥皇女英,才子身旁佳人繞,多幾又何妨?李煜便是如此。兩位皇后,大周后和小周後。大周后名薔,小名娥皇,小周後名薇,小名女英,跟堯帝的兩個女兒、也就是舜帝的兩個妃子名字相同,娥皇音樂才華出衆,尤其擅長彈琵琶。其父大司徒周宗是南朝重臣,娥皇經常隨父親出入宮廷,對李煜耳聞已久,早已芳心自許。入宮演奏,發揮出色,指間隱隱約約勾出悱惻卻又羞澀的相思。李煜的父親中宗李璟很喜愛她,讓她嫁給了李煜。娥皇在十九歲與李煜成婚。李煜即位後,就立她爲皇后。娥皇彈琴,李煜填詞,成爲南唐宮廷中一景。《霓裳羽衣曲》原是從西涼傳入的法曲,唐明皇和楊玉環施盡才情,使之成爲規模盛大、氣勢宏偉的舞曲。而在安史之亂,銷聲匿跡。李煜獲得殘譜後,攜娥皇一起,不經意間修復了。兩人且舞且唱,同效于飛。這時,小周後介入了他的生命。娥皇在二十九歲時得了一場重病,小妹女英來看她,李煜卻在莫名而生的情愫中看到了她。花明月黯籠輕霧,今宵好向郎邊去!衩襪步香階,手提金縷鞋。畫堂南畔見,一向偎人顫。奴爲出來難,教君恣意憐。這是李煜的一首《菩薩蠻》,雋寫和小周後小心翼翼的“邂逅”,一個女子在輕霧中疾行,卻只聞細細輕聲,甘願赤着腳,提着鞋襪。想着要見到那人,連聲音都在戰慄。壓低嗓門:我出來好難,你要憐惜我。李煜如何能不憐惜? 李煜幸福在月下的花團錦簇中。然而幸福在悄然而至中也爲不幸留下了縫隙。娥皇抱病在牀,突然從帳裏看到妹妹在牀前,驚問:“妹妹什麼時候來的?”天真的女英沒有仔細考慮便回答:“來了幾天了。”娥皇馬上參透了一切,便翻身向內,不再說話,至死都沒再翻過身來。由皇帝淪爲囚徒,李煜來到汴京,女英隨之,走天涯。女英被宋太宗趙光義逼幸了。每次從宮中回來,女英都失聲痛哭,嘆着李煜連心愛的女子都沒有權利保護。默默無語,掩面而去,李煜繾綣着疲憊後無聲的痛,才氣無法安撫。覆巢之下,豈有完卵?趙光義終於下了毒手,賜給李煜牽機藥。李煜恐怕在蜷縮時望見了盧家簡單而又綿長的愛意,細數着直到此時還留戀的過往雲煙。不喫不喝,女英,還是,隨之歸去。留給我們最後的淺唱,《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一代才子帝王終究難逃悲慘命運

李煜的一生其實看起來非常的無能,但是在他的內心深處卻充滿着很大的智慧,他以前的一個部下說了一句話就透露出了李玉到底是怎樣的一個人。李煜是在唐朝和宋朝中間,這個時代的人他也是南唐的最後一位君主,由於他不是嫡長子,所以他就沒有辦法做出去。在他年輕的時候,雖然他也做過大將軍還被封王,但是他卻一直醉心於詩詞還有書法,對於一個皇家的子弟來說,即使沉浸在這些樂趣當中,也完全不用擔心自己生計的問題。李煜沒有雄心大志,沒有帝王之才,但他也熱愛着自己的國家。如果不是生逢亂世,他或許可以當一個守成之君或一個閒散王爺。亡國後,他依然堅守着信念,宋帝又怎會留一個不完全屈服的亡國之君存在。君王從不會考慮你的詞寫的多好,書讀的有多少,他們想要的只是穩固的統治,任何對其統治有危機的因子都會提前被扼殺。李煜亡國被囚後趙認爲煜有故國之思,不久便命秦王趙廷美賜他牽機藥,將其毒死。其時爲公元978年,宋開寶八年,距南唐國破三年整,享年僅四十一歲。

李煜亡國的原因應該具體分析,就南唐國來講,其不亡是不可能的。理論上,當時整個中國的形勢和歷史發展趨勢要求南唐滅亡,北宋統一;事實上,南唐國勢已敗,李煜即使有能力也無力迴天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