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及著名的驼峰航运,大家可能比较熟知的是“美国陆军空运队”,而关于中航却少有人提及,也因此中航那些极为优秀的飞行员被人们长期遗忘。在抗日战争中,中航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飞行员,陈文宽就是其中之一,他是一个极具传奇色彩享誉中外的驼峰英雄,他是驼峰航线上的第一个中国机长,数百次飞越驼峰,还担任过国民政府专职飞机驾驶员及蒋介石的专机驾驶员。

陈文宽,广东台山县人,青少年时期的他就在美国接受了航空训练,1933年,陈文宽响应中山先生“航空救国”的号召,毅然决然从美国回到了中国,自此开启了他传奇的一生。

由于其飞行技术实在过于优秀,因此他所承担的任务总是较为棘手,当年驼峰航线的勘察和开辟,陈文宽就是其中之一;勇闯喇叭昆仑天险开辟驼峰航线备用航线,陈文宽担任机长,当时美国飞行员也尝试过这条航线,但最后被吓退了回来;超载驾驶将美国一重要将领安全送达印度并创造世界纪录;在武汉撤退中,驾驶水上飞机成功将一大批政府要员载往重庆;在香港即将沦陷前,超载驾驶将国民政府高层官员和重要物资成功带出……

数百次飞越驼峰航线

在执飞驼峰航线的期间,陈文宽飞的是客运航班,他飞越驼峰航线的次数至少有300次,而且大多时候都是在飞机超载和人员不确定的情况下进行的,同时客运航班是不配备降落伞的,只要出一丁点差错,那么全机乘客的生命就没了,这样对飞行要求就显得更高了。而我们也都知道,驼峰航线的危险程度,不但要面对复杂多变的气候条件,更要面对时刻有可能飞来的日机袭击。在同期的美国飞行员当中,飞越驼峰航线50次就已经称得上是最了不起的英雄,可以回国休息,他的记录好过美国飞行员。

开辟驼峰航线备用航线

驼峰航线开辟之后,因为恶劣的飞行环境,再加上日机的不断拦截,使得飞机和飞行员损失惨重,这个时候的蒋介石未雨绸缪,想要再闯出一条新的航线来,而这条航线经过兰州、迪化,越过伊利,飞越天山、喇叭昆仑山,最后到达加尔各答,其中喇叭昆仑山的天险、变幻无常的天气条件、难于预测的气候都是最大的阻碍,要知道当时是没有任何飞行导航设施相配合的,可以说这完全只能凭借经验、凭借勇气、凭借娴熟的驾驶技巧,其中的惊险也许只有当事人最能体会。陈文宽的这一飞震动了海内外,因为美国也曾经飞过这一航线,但被反复无常的气候条件给吓了回来。这条航线虽然后来没有启用,但陈文宽和他的机组用生命和胆略闯出新通道。

超载飞行创造世界纪录

1942年5月的一天,陈文宽驾驶着C-47,从重庆飞往加尔各答,在飞行途中因为一些原因不得不在密支那机场降落,当时的日军已经快要打到密支那机场了,逃难的人围住了C-47,争先恐后的往里面钻,定员21人的飞机那天竟挤进了78人!陈文宽驾驶着严重超载的飞机一路上险象环生,终于在两个小时后到达加尔各答,这时陈文宽衣服已经全被汗水打湿,他瘫坐在座椅上,过了很久,才走下地面。杜立特在下飞机时还特地走到陈文宽旁边握了握他的手,并说:“You are a god damn good pilot!”(你真是个了不起的飞行员!)

第二天,陈文宽从报纸上读到了一条爆炸性的新闻:杜立特率领轰炸机袭击日本本土,轰炸了东京,而杜立特此次来中国就是为了借道去轰炸东京,陈文宽不禁惊出了一身冷汗,要是在密支那降落的时候,杜立特被日本人抓到了,那就不得了了。

陈文宽一直魂牵驼峰,2010年,97岁高龄的陈文宽老人从美国再一次来到昆明,由此他的故事才被众人所熟知,陈文宽老人来到了曾经战斗过的地方,回想起了曾经的烽火岁月,他热爱祖国的赤子之心一直未曾改变,他一生热爱飞机、飞行,眷恋祖国,他为国家和民族所作出的巨大贡献将永远被历史铭记。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