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民国的历史上,总有那么一些传奇的人物,对民国历史了解的人,都知道有这么一位奇人,他被称之为现代吕不韦,因为他亲手将孙中山和蒋介石扶上了高位,他和吕不韦一样,出生于巨商大贾世家,少年时期的他行侠仗义,不惜以重金资助革命,孙中山称他为革命圣人,蒋介石称他是革命导师,他就是张静江。为何孙中山和蒋介石会给予张静江如此高的评价呢?可以说张静江的前半生都是围绕着他们两人在转的,可以说,没有张静江,辛亥革命的的发展就没有那么迅速,中华民国也无法那么快的组建起来,蒋介石也不会在国民党内迅速的崛起并独揽大权。

张静江,浙江湖州南浔镇人,出生于丝商巨贾之家,他家里的家产超过了1000万多两白银,在他21岁那年,家里给张静江捐了一个官,之后张静江跟随钦差大臣出使法国巴黎,在巴黎期间,张静江结识了孙中山,两人相见恨晚,很快便结为挚友,自此之后张静江一直为孙中山的革命事业筹资助款。

孙中山在早期从事革命的活动中非常艰难,最主要的问题就是筹措经费很困难,自从遇到了张静江之后,这个问题很快的就得到了解决,张静江有着非常出色的经商才能,同时又很具有投资眼光,再加上家里雄厚的资金支持,很快就赚钱无数,当他遇到孙中山之后,曾向孙中山提及,如果先生有需要用钱的地方,尽管和他提,并且还和孙中山约定了电报联络暗号A、B、C、D、E,分别代表1到5万法郎。

之后,张静江不断为革命筹措经费,使孙中山一步一步的渡过难关,为了筹措革命经费,张静江在商场上创造了许多个第一:第一个创办证券交易所;第一个创办西湖博览会···,二次革命之后,大批革命党人遭到袁世凯追杀,这个时候又是张静江站了出来,他表示会倾尽所有,能救一个是一个,虽然当时他也身处险境之中,但是凭借着侠肝义胆,用商人的身份掩护了大批革命党人士逃往日本。

孙中山在北京病重住院之时,张静江得知后,抱病前往北京探视孙中山,孙中山不禁黯然泪下:“你病成这个样子,为何还专程来看我?”张静江双手握着孙中山的手,哽咽着说不出话。张静江一直守护在孙中山身边,直到孙中山离开人世,作为现场证人之一,张静江首先在遗嘱上签字,这也足见孙中山对张静江的尊重程度。

张静江跟孙中山的关系可以称之为挚友,他跟蒋介石的关系可以称之为亦师亦友,蒋介石一生中有不少拜把子的兄弟,但在这些兄弟中要说他最尊重和最不敢得罪的,就当属张静江了,也可以说张静江就是蒋介石的伯乐。张静江是在上海治病的时候认识蒋介石的,一番交谈下来,他认为蒋介石是一个有志向的革命青年,他感觉此人以后必成大器,因此和他结拜成为了兄弟,并在以后的革命中力挺蒋介石。

蒋介石在上海的时候穷困潦倒,因此开始和张静江学习经商,可惜蒋介石没有那个经商的头脑,做什么赔什么,之后一直向张静江借钱,单是欠条就有数十张,这些欠条至今还存放在档案馆里面。

1922年,陈炯明叛变革命,炮轰总统府,当时孙中山被转移到了中山舰上,这个时候张静江让蒋介石也登上了中山舰,从而让蒋介石和孙中山有了接触的机会,蒋介石在孙中山的身边待了40多天,从而取得了孙中山的信任,这才有了后面蒋介石担任黄埔军校校长一职。再后来,蒋介石不断的夺取最高权力,每每蒋介石有困难时,张静江都会站在他这一边,帮助他渡过难关。

后来,蒋介石独揽大权,张静江和蒋介石的矛盾越来越深,张静江最后出走美国,后半生吃斋连佛打发时日,1950年,张静江病逝于纽约。蒋介石听到消息之后,亲自在台北安排了追悼会,蒋介石在追悼会上泣不成声,亲自佩戴黑纱主祭,写下”痛失导师“四字。

张静江虽然是个商人,但是他和吕不韦不一样,吕不韦扶植嬴子楚是一项投资,为的是能够得到最大的回报,张静江资助孙中山和蒋介石也是投资,但是他想要得到的回报是中国的未来,侠之大者是对张静江最好的称谓。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