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是人體內的高速通道,無論是營養還是垃圾物質,都要通過這個管道才能運送到各個器官或者排出體外;如果血管壁失去彈性,變得又脆又硬,使管腔變得狹窄,就可能發生受供器官或肢體的缺血以至壞死,誘發血管內凝血,堵塞,血栓形成……

可見,想要預防心腦血管疾病,保持血管健康是基礎。然而,隨着心腦血管疾病的年輕化,有些二三十歲的年輕人,血管年齡已經四五十歲,當血管年齡比實際年齡大5歲以上,就有可能患上血管疾病。

那麼,如何防止血管變得脆弱呢?或許,我們應該先從糾正不良生活習慣入手。

7種日常行爲,正在爲血管“添堵”!

(1)飲食油膩

“無辣不歡”、“無肉不歡”,暴飲暴食,大魚大肉,逐漸替代了以前“青菜蘿蔔”的飲食習慣,現代人長期大量攝入肥甘油膩食物,會大幅度提升血液內膽固醇、三酯甘油等脂質濃度;

這些黏稠物質不但會沉積在血管壁上堵塞血管,還會增加血液黏稠度,長此以往,大血管的管腔越來越窄,甚至可能造成毛細血管堵塞,引發血栓形成、血管閉塞等疾病。

(2)多鹽多糖

長期喫鹽過量,易引起血壓升高,降低血管彈性,增加動脈硬化風險;長期喫糖過量,可使參與糖代謝的胰島素分泌過多,加重胰島細胞的負擔,長此以往,導致胰島素抵抗和慢性炎症,使血管壁內皮受損,血管變皺,促使血栓形成。

(3)食品不衛生

就目前食品安全問題,網上流傳着一句自嘲:我們的目標是,喫遍元素週期表。雖然這是調侃,但在能自我掌控的日常飲食習慣中,少喫變質或腐敗食物,長期攝入不衛生食物,可引起血管炎症,導致血管堵塞。

(4)吸菸/二手菸

衆所周知,菸草中含有大量尼古丁,可導致人體腎上腺素分泌增多,還可能會刺激血管收縮和痙攣,增大血流阻力,從而導致血管壁彈力纖維和膠原纖維退變,血管變脆變硬。

(5)長期熬夜

加班、熬夜、睡眠不足,是如今很多中青年的常態。長期熬夜,只會使人體出現內分泌紊亂現象,導致激素水平失調,引起血管收縮異常,血壓升高。

另外,不規律的作息習慣,還會使人體產生代謝障礙,大量毒素沉積,自身修復能力減退,血管受損。

(6)缺乏運動

人人都知道“管住嘴,邁開腿”可以保持健康狀態,但做起來真的很難。

長期伏案工作,久坐不動,心臟的泵血機能會逐漸弱化,使血液流速減慢,氧氣運輸能力下降,讓多餘的脂肪、膽固醇、糖分等沉積在體內,減弱血管彈力;

同時,人體產生的大量有毒物質也不能快速排出體外,加速血管硬化和血管壁增厚,從而引發血管疾病。

(7)不良情緒

房奴、車奴、孩奴…現代人生活壓力大,當壓力大到喘不過氣,憤怒、焦慮、抑鬱等不良情緒就會隨之而來,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情緒,卻能激活神經內分泌和血小板活性,引起血管內皮的損傷,使血管容易變硬,從而增加血栓風險。

此外,如果突然受到某種精神刺激,導致情緒波動過大,可引爆血管,容易引發急性心血管事件發生。

延伸閱讀:三款“保鮮劑”,保護血管,防治血管疾病!

1)“排鹽”食物

想要保護血管,除“限鹽”,還要“排鹽”,可適當多喫黃豆、黑豆、綠豆、紅豆、土豆、紅薯、香蕉等含鉀量高的食物,以及綠葉菜、杏仁、燕麥、糙米等含鎂量高的食物,有助排出體內過多的鈉離子,減少鹽太多對血管造成的傷害。

2)全谷雜糧

日常飲食中,最好選擇沒有經過精細加工的全谷雜糧,如糙米、蕎麥、燕麥等,雖然這些食物含有一定量的碳水化合物,但同時富含膳食纖維、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並且含有大量的抗氧化物質,有助於控制餐後血糖和膽固醇,從而保護血管。

3)“酸味”水果

維生素C能保護血管,有助於防止細胞衰老,增加身體抵抗力,多項研究表明,身體中高水平的維生素C有助於預防冠心病、中風;可適當多喫富含維生素C的葡萄、獼猴桃、山楂、檸檬、橘子等口感酸的水果。

點擊下面的標題,閱讀更多養生知識:

3歲小女孩得乳腺癌!醫生教你一分鐘學會乳房自檢!

心肌缺血有六種症狀,早發現早治療,可避免更大傷害!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