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部聚焦特區家族企業變遷的情感鉅作《照相師》即將於12月12日登陸全國各大院線,12月4日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首映式。作爲“深圳製造”中第一部以普通人視角切入的史詩電影,該片“致敬改革開放四十年”,描繪了“從一無所有到創業全有”的衆多特區“小人物”的傳奇人生,爲四十年崢嶸歲月獻上一曲深情之歌。

電影《照相師》由深圳市華浩影視有限公司、深圳廣播電影電視集團、華夏電影發行有限責任公司、珠江電影集團有限公司、北京金逸嘉逸電影發行有限公司、大地時代文化傳播(北京)有限公司、浙江橫店影業有限公司聯合出品。華夏電影發行有限責任公司全國發行。國家電影局、廣東省委宣傳部、深圳市委宣傳部、廣東省電影局、惠州市委宣傳部給予了多方面的指導支持。

影片聚焦於改革開放大背景下的普通人,通過講述老照相師蔡祥仁一家三代在深圳老城經營照相館的故事,折射出改革開放四十年的風雲變幻。

時間跨度40年 刻畫三代人的成長

一家照相館,三代傳承,細微中見宏觀。第一代人的堅持,第二代人的變革與傳承,第三代人的創新。電影《照相師》聚焦時間跨度40年,通過深圳特區一個家族企業的變遷,將一家的人生故事放置在中國高速成長的歷史大背景下,展現了中國人民在時代發展浪潮中如何緊跟國家政策,迎來美好生活的景象。他們爲中國的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實現了“從一無所有到創業全有”的奮鬥成長。

影片不僅有上一代人的奮鬥艱辛,也有新一代青年的創業、創新故事。蔡家第三代蔡正雄通過對技術的鑽研,開發手機攝影軟件,成功地完成了關於拍照的進一步創新。蔡正雄身上的創新精神和創業熱情正契合了當下年輕人的價值觀和事業觀。全面深化改革開放、再創奇蹟的使命,已經落到了新一代年輕人的肩上。

電影《照相師》首映發佈會上,出席活動的領導分別對影片給予高度讚譽,國家電影局副巡視員陸亮表示,影片小視角大主題,立意宏大,思想深刻,在特殊的時刻推出這樣一部現實主義的電影是非常有意義的,也是中宣部確定的慶祝改革開放四十週年的重點影片之一。廣東省委宣傳部副部長蔣斌表示,這部電影是廣東電影界傾力打造的一部現實主義題材力作,也正是廣東人民改革開放精神的再現,《照相師》在畫卷中展現了一批批不忘初心、質樸堅韌、敢於創新的廣東時代弄潮兒的形象,令人回味、給人啓迪、催人奮進。深圳市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陳金海表示,電影《照相師》是一部充滿溫度的電影,典型人物所達到的高度就是文藝作品的高度,也是時代發展的高度。

臺前幕後衆多名角加盟

影片創作歷程艱辛,全程在深圳、惠州取景。拍攝過程中,除了要克服南方夏季暴雨颱風的“襲擊”,還要儘可能地還原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的場景,以求真實的記錄歷史和時代變化。影片大場面戲份頗多,羣衆演員參演數量大,片場管理和器材的調度方面極其考驗能力。有一場還原改革開放初期、大量工程兵南下深圳特區進行大建設的戲份時,爲了逼真體現軍人的精氣神,經劇組協調後,調動了當地武警部隊配合,營造出了氣勢恢宏的軍民齊心搞建設的氛圍。

《照相師》主創陣容強大,名家匯聚加盟,讓該片既有質感也有美感,故事性強,戲劇衝鮮明。影片文學指導是船山文化學會會長謝宏治、著名報告文學作家陳祖芬;劇本指導有中國戲劇泰斗譚霈生、著名編劇蘆葦、北京電影學院文學系教授張獻民、攝影指導林炳華、中國電影剪輯學會會長周新霞、聲音指導顧長寧、中國著名音樂製作人撈仔,及美術指導張楠,諸多大腕的加盟令影片的質量在藝術上和技術上得到了保證。

在片中與謝鋼飾演父子檔的是演員劉牧,他飾演的蔡安國這一角色不拘小節,年輕時吊兒郎當,最終浪子回頭,成爲了藝術家。生長在照相館的蔡安國,自幼與攝影打交道。在經歷了幾十年快速的技術變革和風格流轉後,蔡安國對攝影的理解進程和自身藝術造詣的提升也蘊含着精彩的電影故事。劉牧在片中的復古造型是一大看點。蔡家第三代蔡正雄由新生代演員康磊飾演,康磊化身蔡正雄,與這個聰明睿智、自信滿滿的角色完全融合。

影片女主角涓子飾演來到深圳闖蕩,歷經商海沉浮最終取得事業成功的湘妹子陳文娟,精準再現了新一代中國女強人在事業與家庭中徘徊抉擇的艱辛,身份之間的轉換讓角色的面貌逐漸變得豐滿,勢必能引起觀衆們的共鳴。

劇中飾演企業家趙衛民的演員秦楚明,以及飾演工程兵轉業做攝影記者劉北方一角的馬東延,無論是表演和對角色的定位都非常專業。除此之外,作爲蔡正雄創業團隊成員的飾演者上澤、張優和方子怡等一批新生代演員,均在劇中有不俗表現。

及時而難得的“全民記憶”

《照相師》是導演張唯執導的第7部電影,也是關於深圳題材的第四部電影。導演張唯以擅長刻畫時代鉅變中的基層與小人物見長。2014年,張唯執導的《打工老闆》榮獲了包括第38屆蒙特利爾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最佳男主角、第33屆伊朗曙光國際電影節最佳原創劇本、第3屆海峽兩岸三地十大華語電影等諸多重要獎項。此後表現自閉症兒童和家庭問題的《喜禾》、西藏盲童赴深追夢的《天籟夢想》也均在業內收穫諸多好評。《喜禾》獲得紐約SR社會性電影節最佳男女主角獎,《天籟夢想》斬獲了第13屆中國國際兒童電影節最佳兒童片大獎。張唯表示,《照相師》是寫給深圳、寫給改革開放40年的一首深情之歌。張唯相信,每個深圳的觀衆都將在片中找到自己的身影,傳承、變革與創新,片中一一呈現,影片必將帶給觀衆感懷與感動。

出席首映禮的嘉賓當中,不少是經歷了四十年改革開放全程的奮鬥者,他們觀影之後紛紛發表感言:“影片帶我們第⼀次回到了上個世紀改革開放前⼴東⼤逃港的悲慘歲月;第⼀次重溫了數萬基建⼯程兵指戰員就地復員建設深圳的壯麗史詩;第⼀次描述四百萬湖南人闖蕩深圳開始新生活的歷史場景;第⼀次在銀幕上全景式紀念中國改革開放四⼗週年,記載社會、家庭、夫妻、個⼈的創業風雲。”也有觀衆表示,影片情節曲折跌宕,深情委婉,可歌可泣,是一部非常及時而難得的“全民記憶”的時代詩篇。

邁向新時代之際,影⽚有着十分重要和深遠的意義,也必然有着廣闊的市場前景。其目標市場有廣泛閱歷的中⻘年、渴望瞭解中國崛起全歷程的90、00後,包括在校的師⽣、生活中的情侶,還有⽩領、企業家、創業⼈士、劇情⽚熱衷者、攝影愛好者等。“雖然辛苦,我還是會選擇那種滾燙的人生”,影片這句深情的廣告語正是四十年所有成長的人們內心共同的獨白。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