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年凌晨,八路軍到達五井鎮,日軍趁其立足未穩之時發起進攻,離五井鎮不遠的蓮花山據點被拔除,對八路軍來說大大不利。日僞軍集中在蓮花山上,部署好防禦,對五井鎮發起攻擊。

敵人在攻擊之時,依仗強大的火力從各個門分別擊破,這就給了錢鈞以機會,對日軍和僞軍進行政治攻勢,他組織戰士在圍牆上喊:“中國人不打中國人”“中國人不給鬼子當炮火”使得本就勢弱的僞軍更加沒有戰鬥力。錢鈞以前後夾擊的辦法同時進攻僞軍的前後,在僞軍軍官全都陣亡後,僞軍全都樹倒猢猻散,留下100多具屍體落荒而逃了。

其他日軍攻勢更猛,他們見八路軍無機可乘,便抓了幾個老鄉,逼迫他們將高粱秸堆到東門城下,想要借老鄉之手燒燬城門,日軍的無恥行爲激怒了戰士們,他們用水潑下,也澆熄了日軍的企圖。

日軍一次次衝鋒,均一次次失敗,時間逐漸流逝,主動權逐漸轉回了我軍手中,因爲這部分日軍已經被拖死在這塊戰場上,只要聯合其他部隊,就可以利用優勢兵力合殲這股日軍。錢鈞派人到平安峪讓3連前來支援,天明後,日軍久攻不下,援軍仍沒有消息,自知無望突破,只是垂死掙扎,在3連趕到後,對蓮花山上最後的日軍形成包圍,全殲了這股日軍。

這一戰,僞軍死亡100多人,日軍死亡40多人。戰鬥勝利的消息傳開,各地老鄉均送來各種各樣的慰問品,比如煎餅,染紅了的雞蛋等等。八路軍爲對其進行最後政治上的攻勢,將屍體全部清洗,裹上白布,屍體上還放滿了各種各樣的宣傳單,還往臨朐城送去了一封給日軍隊長的信。信上寫明屍體擺放地點。不久後日軍出動了數百人前來收屍,他們見到屍體後脫帽致哀,之後抬起屍體,匆匆離去,臨走前也留下一封信。“桂軍人道主義,本軍欽佩,留下屍體完整無損,特此謝意。”

此次戰鬥發生在抗戰初期,雖然規模不大,卻大大打擊了敵人的囂張氣焰,提升了我軍的士氣,此次戰鬥的指揮員錢鈞,建國後任浙江省軍區司令員、南京軍區副司令員等,後授開國中將,1990年病逝。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