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湯峯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電商銷售在疫情期間逆勢增長,尤其是防藍光鏡片,在全國最早實現了“防藍光新國標”生產,滿足了居家數碼生活下的藍光防護需求,銷量暴增,到目前爲止同比增長130%。有學者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一個重大影響是,中國企業可以憑藉龐大的內需市場,把全球供應商納入到自己主導的分工網絡中,建設以我爲主的需求或技術驅動的全球價值鏈。

(原標題:疫情“龍捲風”中的製造業: 全球最大鏡片生產基地生存實錄)

這次疫情對全球眼鏡行業上下游的衝擊較大,行業會加速洗牌,鏡片供應商開始趨於集中、強者更強。這對產業鏈上的龍頭企業來說,可能會在本輪疫情帶來的危機中迎來新的發展機遇。

江蘇鎮江下轄的丹陽市,是世界眼鏡鏡片最大的生產基地,因爲一場突發的新冠肺炎疫情,整個市場正面臨着前所未有的經營壓力。

自1986年以來,丹陽這個常住人口不到百萬的縣級市,逐漸發展爲世界最大鏡片生產基地、亞洲最大眼鏡產品集散地和中國眼鏡生產基地。據當地經濟主管部門提供的數據,有5萬多人從事眼鏡相關行業,年產鏡架近2億副,約佔全國總量的1/3;年產光學鏡片和玻璃鏡片近3億副,約佔國內總量的75%、世界總量的50%。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在近期的採訪中瞭解到,一方面,國內市場正在艱難恢復,因各地政策差異,諸多眼鏡生產企業暫時相應調低了2020年的銷售預期,收縮支出;另一方面,隨着疫情在國際上的蔓延,國外訂單量斷崖式下跌,並且有一些客戶取消訂單。據當地經濟主管部門的初步測算,預計2020年5-6月份的鏡片訂單隻有2019年同期的15%左右。

不過,行業龍頭企業的決策者們卻在奔波、溝通和改變。

“疫情讓我們與國內外、上下游的合作伙伴空前團結。”萬新光學總裁湯峯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這種共識爲企業在世界價值鏈上贏得了發展的機遇。

萬新光學成立於1973年,2019年實現12.3億元的銷售。當前,萬新是丹陽這個世界眼鏡之都的風向標、領頭羊,鏡片年產量突破1億片,佔全球出貨數量的1/12,居全球第一,更是全球樹脂鏡片最重要的生產基地,4500萬片/年的出口產品覆蓋7大洲40多個國家。

中國疫情防控當前已取得階段性成果。疫情發生以來,包括鎮江在內的蘇南地區經濟重鎮第一時間出臺政策,率先推動經濟復甦,當前規上工業復工率已達100%。

眼鏡產業,是江蘇省着重打造的13個先進製造業集羣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其行業特殊性決定了發展不在於利用規模優勢。在應對疫情的同時,眼鏡產業成爲把價值鏈攀升與培育世界級先進製造業集羣這兩大任務融合起來的代表性產業。

原材料庫存足,寬限零售店貨款

“全世界每兩個人戴的眼鏡中,就有一個人的鏡片產自丹陽。”在當地人口中,這已經是丹陽眼鏡的“行業佳話”。

目前看,眼鏡行業的壓力與國內疫情走勢同步。

國內市場上,2月份基本凍結,萬新在全國合作的3萬多家門店幾無銷售。3月,隨着各地復工復產,銷售逐步恢復,到3月底已經恢復接近80%。預計4-6月,國內會迎來一波消費高峯。

“自疫情以來,我們的電話視頻系統幾乎沒關機,任何時候只要有想法,大家立刻上線溝通,尋求應對之策。”湯峯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更多的時候,上下游的合作商們都寄託於產業鏈上龍頭企業的帶動作用,以減輕疫情帶來的衝擊。

“利用渠道和外貿優勢,我們向國內外客戶捐贈了大量的疫情防護物資,爲未來合作奠定了更深的信任和基礎。”湯峯說。

上游原材料能保證嗎?

湯峯介紹,在24小時機制的溝通下,產業鏈上游目前原材料與輔助材料等已經備好庫存,只是因各地、各國不同的應對措施,拉長了運輸週期,增加了運輸成本,但因爲應對早、措施多,對目前的生產影響有限。

產業鏈下游的壓力則更大、更爲明顯。

疫情早期,國內廣大眼鏡零售店前期受疫情影響較大,無法正常銷售,資金運轉不周。

對此,面對全國3萬多家合作零售門店的普遍遭遇,萬新董事會在第一時間決定,零售店到期應付貨款均延遲一個月收取,對於疫情嚴重、位置偏遠等特殊情況的門店,經總部審覈後可再延遲,以此與零售企業共渡難關。

諸多提前的應對措施,尤其是通過大數據等手段對市場分析後的產品結構性調整,萬新也抓到了“防藍光鏡片”的市場機遇。

湯峯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電商銷售在疫情期間逆勢增長,尤其是防藍光鏡片,在全國最早實現了“防藍光新國標”生產,滿足了居家數碼生活下的藍光防護需求,銷量暴增,到目前爲止同比增長130%。

與之對應調整和增長的還有青少年近視管理鏡片產品、戴口罩的防霧鏡片產品等,也幫助零售商搶佔新需求、減少了損失。

當前,隨着國內疫情的控制,零售商的生意恢復明顯。

加快創新,攀升全球價值鏈

在眼鏡鏡片的生產製造市場上,萬新是最早實現國際化的民營企業,疫情帶來的衝擊也考驗着企業的國際影響力。

當地開發區管委會經濟口部門以及行業協會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提供的資料顯示,歐洲是疫情重災區,大部分眼鏡零售店已經關閉,德國、奧地利等國家近一週以來的零售終端銷售幾乎爲零。儘管東歐相對於西歐的疫情要輕一些,但客戶也基本在家辦公。

受疫情影響,與萬新在德國合作的某銷售額排名前列的眼鏡連鎖店,3月份第一週銷售下降10%,第二週下降50%,第三週開始鏡片業務下降90%,損失100%鏡架業務。

據湯峯介紹,歐洲市場在萬新外銷數量佔比超過40%,已是凍結之勢。南美約20%,此前的訂單沒有受影響,但零售終端銷售大幅下降,新訂單處於停滯。此外,因沒有銷售,加拿大的客戶也暫時關閉了門店。

“一個最爲明顯的壓力是,對企業來說重要的海外車房定製鏡片訂單基本歸零。”湯峯表示,另一個受普遍影響的是跨國運輸大規模停擺。

事實上,萬新最早的應對之策加強了部分來自國外的原材料進口,庫存按原有常規出貨量可供應到2020年8月。

“一方面,及時向國外客戶分享中國疫情防護經驗,積極共對疫情;另一方面,面對國外防護物資緊缺狀況,也進行了捐贈,並利用企業在中國的優勢,幫助客戶在國內採購防護物資。”湯峯表示,這些措施取得了國外客戶的高度贊同,增加了對中國的信心。

而面對疫情嚴重地區需求的下降,萬新則積極開發受疫情影響較小區域的客戶。最新爭取到一個日本客戶,初步預計能帶來100萬美元的銷售額,而近期國內諸多新客戶已在主動對接洽談車房定製鏡片。

湯峯對記者表示,當前的重點就在於在疫情下“危”中尋“機”,在經濟下行趨勢的持續現狀下,企業更注重在研發的投入,引進高級人才,積極向世界價值鏈高端攀升。

3月下旬,江蘇省高層曾到丹陽調研眼鏡產業,並重點考察了萬新在全球具備競爭力的高端膜層新技術研發項目,鼓勵企業在面對疫情時加快創新步伐,提升競爭力,積極搶佔行業制高點。膜層工藝是鏡片組成中最重要的三要素之一,膜層技術的研發和創新決定了鏡片的質量、功能性和舒適度。

諸多眼鏡產業從業者認爲,這次疫情對全球眼鏡行業上下游的衝擊較大,行業會加速洗牌,鏡片供應商開始趨於集中、強者更強。這對產業鏈上的龍頭企業來說,可能會在本輪疫情帶來的危機中迎來新的發展機遇。

有學者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一個重大影響是,中國企業可以憑藉龐大的內需市場,把全球供應商納入到自己主導的分工網絡中,建設以我爲主的需求或技術驅動的全球價值鏈。

儘管眼鏡行業並不以規模取勝,但從江蘇這個製造大省的實踐看,眼鏡產業正是把價值鏈攀升與培育世界級先進製造業集羣這兩大任務融合起來的代表性製造業。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