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有多人问起启功先生如何练字,所习何体,先生便笑称是“抄大字报”所练,较少谈及临帖事宜,甚至还说“很少临帖”。有不少人曾问过启功先生“宜学何体”的问题,启功先生几乎都回答“无定论”,但都强调“起码多练练楷书”。

有多人问起启功先生如何练字,所习何体,先生便笑称是“抄大字报”所练,较少谈及临帖事宜,甚至还说“很少临帖”。
但大料资料显示,启先生自幼苦读、苦临各家名帖,至老不辍。他读帖、研帖、临帖多管齐下,收获丰厚,所临王羲之、陆机、智永、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怀素、米芾、宋徽宗各帖,笔画不求全似,却神气活现,皆极具功力。
启功临柳公权
如何临帖更得精髓、更传神?启功先生非常强调读帖的重要性。启功说:书如其人,多了解书家的性格和生平,多了解一点具体作品的创作背景,甚至多了解一些古人所处的历史大环境,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字帖中的用笔特点以及气质神韵。比如说王羲之的《兰亭序》和颜真卿的《祭侄文稿》,如果你对字帖之外的东西一概不知的话,欣赏起来自然会平淡许多,甚至模棱两可。了解了之后,你就会明白为什么《兰亭序》会那么的飘逸遒劲,也就值得了《祭侄文稿》为何如此苍茫悲壮。
启功临米芾尺牍
启功临王羲之尺牍
启先生临帖,追求的是神似。他的《论书札记》有云:“或问临帖苦不似奈何?告之日:永不能似,且无人能似也。即有似处,亦只为略似、貌似、局部似,而非真似。苟临之即得真似,则法律必不以签押为依据矣。”
直至90高龄,启先生还将用过的宣纸乃至废报纸裁成20cm左右见方的纸样,用来习字,且主要是习楷书。有不少人曾问过启功先生“宜学何体”的问题,启功先生几乎都回答“无定论”,但都强调“起码多练练楷书”。
图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