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之後,李安再度在新片《雙子殺手》中挑戰每秒120幀的高幀率電影格式。這從來不是容易的革命,已經習慣24幀電影美學的觀衆和導演來說,仍然在太過清晰的動作、過分放大的表演中無法怡然自處。

所以上映至今,該片爛番茄的新鮮度指數只有26.3%,Metacritic網站評分只有39分,豆瓣保持了穩定的7.1分,相較於16年的《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下降了1.3分。

回顧電影科技歷程,李安並不是第一個企圖挑戰電影每秒24幀標準的人,而這標準就像傳說中打不倒的魔王,近百年來已經有無數英雄前仆後繼地倒在他面前。你可否想過,爲什麼這個在觀感上設定了電影的技術數字偏偏是24?爲什麼對觀衆來說,這個數字這麼難擊倒?難道24是生命、宇宙、萬事萬物的唯一解答嗎?

去年7月電影《羅馬》在美國上映的時候,老牌網絡視頻點播公司Netflix在官網上提供了鉅細靡遺的電視設定指南,其中第一個被它強烈建議關掉的,正是最近一年成爲好萊塢全民公敵的影視科技——動態補償。

事實上就在《羅馬》上映前三個月,《星際效應》的導演克里斯托弗·諾蘭開始發難,要阻止電影市場繼續用動態補償技術破壞電影的原貌。動態補償到底得罪了誰,讓名導等都接連站出來叫陣?

躲在這場爭議背後的正是每秒24幀的電影魔王。

因爲每秒24格的電影和每秒25格(內地、香港和歐洲使用的PAL電視規格)或每秒30格(臺灣和北美使用的NTSC電視規格)的電視畫面格率不同,觀衆在電視機上看到的電影都是經過補幀的方法(重複特定畫格)來補成25或30的倍數。這種方法一直都有殘影的問題,而且隨着高畫質電視機的尺寸越來越大,殘影也變得越來越難以忽略。

1990年代中期終於有工程師提出了大膽的解法:如果重複畫格的方法行不通,那就讓電視機的處理器來自己計算出缺少的中間畫格。

其實最早推出類似功能的廠商比如Sony很快就發現動態補償科技讓動作變得非常流暢清晰,以至於各家爭相加入類似的功能,並通常在出廠時就開到最強,以便在賣場陳列時讓路過的買家爲之驚豔。

問題是這種讓電腦來大膽猜測下一個畫面的技術其實是在無中生有,所以仍會有一種不自然的人工感。而且早已經熟悉24幀電影的動態模糊感受的觀衆,在完全沒有殘影的電視畫面中反而會覺得不真實。

這也是很多人看後《雙子殺手》大飽詬病的一個原因,難道劇本和劇情真不夠引人入勝嗎!

於是就出現了一個新的詞彙被用來詆譭高幀率影片和那些開了動態補償而太過流暢清晰的電視畫面——肥皂劇效果。

“這世界上纔沒有所謂固定幀率拍攝這回事。”

100多年前,一本由放映師Richardson寫的《放映師手冊:電影放映的藍皮書》中,白紙黑字寫下這句會讓李安點頭如搗蒜的金句。

24幀其實有很長一段時間並非理所當然等於電影觀感。

100年前不論電影拍攝或是放映的速度都比我們想像的艱鉅和任性得多。

攝影機還沒有電動馬達的時代,攝影師是用非常不精確的手搖方式控制速度。電影院的放映師有時候會收到發行商的指示告訴他們要用什麼速度播放,但有時候也會收到電影院老闆的指示要加快速度放映以便多放幾場賺錢。

所以在喜劇盛行的默片時代加速放映其實很難被觀衆察覺。

除了賺錢的工具之外,在《一個國家的誕生》導演大衛·格里菲斯眼中,電影幀率則是藝術表現形式的一部分。他的《Home Sweet Home》中就附上了詳細的放映指示:

第一卷膠捲建議放映16分鐘(每秒16.6 格),第二卷約13到14分鐘(每秒17.8到19 格),其他卷則約13到14分鐘(每秒19到20.5格)。

1927年音聲同步的有聲電影的問世終結了這種百花齊放的速度亂象。

因爲我們的耳朵比我們的眼睛聰明很多,被加速播放的音軌幾乎百分之百會被觀衆聽出來,於是任意調整的放映速度終於被判了死刑。電影幀率被有聲電影逼着進入了書同文、音車同軌的年代。

所以見證了百年無可撼動的24幀魔王的《雙子殺手》誕生。

李安日前受訪才用「三個白人看一下」來形容24幀標準的隨意任性。沒有天降異象,也沒有祥雲瑞氣。三個白人看一下之後,24成了唯一解。每秒24幀顯然只是底片成本和影片品質在那時那刻的平衡點,從來沒有準備要用上百年之久,更不是一個與藝術有關的決定。

“我在《2001太空漫遊》劇組工作的時候第一次迷上這種沉浸式電影體驗。那時候我們的電影被投放在Cinerama那種90呎寬的弧形巨大銀幕上頭,那是今日的IMAX都比不上的壯觀場面。當年我是個容易感動的敏感孩子,而Kubrick本人就在我眼前創造初、那些純粹的視覺奇觀——後來被大家稱作終極之旅,因爲整部電影已經在追求純粹體驗的道路上徹底擺脫了世俗的所有電影常規。這一刻影響我無比深遠,我當場說:這太酷了!我將來想要拍這種電影,我想要探索這種電影語言。”

這段話出自《2001太空漫遊》、《第三類接觸》、《星艦迷航記》和《銀翼殺手》的好萊塢特效大師道格拉斯·特朗布爾。這次堪比大腿骨被猿人丟上太空的啓發經驗,促使他成爲日後全世界最積極推動高幀率電影的人。

另一個“抵死不從”的就是電視行業。

電視產業最激進的一步應該還是日本去年底開播的NHK BS8K,每天播出8K解析度、22.2多聲道節目,而且還以每秒60幀和120幀兩種格率播出,此外東京奧運期間更將全面使用該格式來轉播,提供無死角涵蓋整個球場、每個動作鉅細彌遺絕無殘影的賽事畫面。

而這兩種劃時代的技術加起來幾乎就是今日IMAX的前身。

每秒30格、曲形寬銀幕、高解析度70mm底片,幾乎你能想到的好萊塢規則都在1950年代被逐一打破。

雖然麥克·託德默留下的公司早已破產或是被併購,但他留下的技術仍隱身在今日的電影裏無所不在,唯一早早夭折的就是Todd-AO所採用的每秒30幀的格式。

在《奧克拉荷馬》和《環遊世界80天》兩次華麗但費力(必須用兩臺攝影機拍兩次以便在傳統戲院也能上映)的產品展示之後,就因爲成本太高、推動困難而高舉雙手向24幀的魔王投降。

相對來說,道格拉斯·特朗布爾的故事還是勵志一些。

什麼是真實?其實只要是攝影機記錄下來的,無論每秒幾格都還是模擬出來的真實,只是我們沉浸在這個24幀版本的模擬真實之中已經超過百年,早就把把它當成唯一的真實。

於是這一切越來越像《黑客帝國1》的電影劇情。

道格拉斯·特朗布爾在1970年代推出了每秒60幀、70mm的新格式名爲「ShowScan」。

迄今從來沒有成功使用在任何一部電影長片中。即便公司早已破產,他仍鍥而不捨地到處傳教。2014年他甚至親自執導了一部3D、4K、每秒120格的Demo短片《UFOTOG》,到處參加展會示範120幀的真實。

可能也受過特朗布爾傳教的李安導演也許就是其中一個版本的救世主Neo。

李安已經挺過艱難的兩部電影《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和《雙子殺手》,並且在各種批評聲浪中仍不死心地回答記者說下一部電影《 馬尼拉之戰》如果預算允許的話仍然會用每秒120幀拍攝。

雖然24幀的燈光、攝影、剪接、表演搬到120幀的新宇宙顯然都有水土不服的情形,但李安仍不打算放棄追尋120幀宇宙自己那一套的美學。

或許再過10年,越來越多的120幀電影普及甚至更高,就像電影顯示屏的144hz甚至200hz以上,這在幾年前看起來是不可能的事情但還是發生了。

所以即使詬病滿滿,但我相信李安導演獨具慧眼的目光,他笑世人看不穿。

“此時此刻電影的技術規格已經和電視幾乎相同了。兩種媒介的差異微乎其微,但因爲在平板電腦上看電影實在太過方便,年輕人正在快速地遠離電影這個媒介。不過如果我們能夠用電影的沉浸式體驗來展示它的真正力量,或許就可以讓電影留在戲院久一點,不要這麼快就在電視出現。”

高格率電影教父道格拉斯·特朗布爾這樣說。

所以你準備好從傳統24幀的夢中醒過來了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