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四川綿陽樊華大橋路邊,一位白髮老人正拿着秤賣菜。經過此地的市民說,老人在這裏已有好多年,賣的都是自己種的小菜,每天都是深夜賣完菜纔回家。熱心市民見狀果斷出手,召集“羣衆”把菜全買了。

一到夜晚,這位白髮老人就蹲在昏黃的路燈下開始售賣小菜,小菜是老人自己種的,有牛皮菜,菠菜,白菜等。爲了賣菜,老人一路上費了不少功夫。老人家離城很遠,爲了保證蔬菜新鮮,老人每天早上準備,下午出門,步行25里路進城賣菜,進城需要三個半到四個小時,到賣菜地點已經是夜晚了。談到老人的沿途勞頓,老人笑說:“爲了生活麼,老伴病了,癱瘓了……”

老人家中有老伴,不幸的是,老人的妻子於2014年8月13日晚上突發腦出血癱瘓了。“老伴生病了,腦出血癱瘓了,(自己)就種點菜,賣點菜,賣了生活麼,給老伴看病,風溼又嚴重。”老伴癱瘓醫藥費就得十幾到二十萬元,老人賣菜的錢只是九牛一毛,即使生活是這樣,老人依然很樂觀。

“賣些牛皮菜啊,菠菜啊,白菜,我的菜從來不打農藥,都是自己種的。”老人不僅堅持“綠色”培養,還注重“保鮮”:“晚上好賴只耽擱半天,你如果前一天晚上把菜弄好,第二天再來賣菜就不好喫了,喫到都是‘面’的。”老人深夜依舊在路燈下賣菜,正好遇見樊華(似錦)小區的熱心居民,在居民的幫助下,老人的小菜很快就賣完了。

熱心市民劉先生笑着說,自己就住在樊華(似錦)小區,當天深夜剛從成都回來,看到路邊老人一個人在賣菜,感覺老人挺不容易的,就想着幫幫他。我自己一個人也有能力買完所有菜,但是我一個人也喫不完,所以就在社區羣裏發動“羣衆”來購買小菜,這樣老人就可以儘早回家了。

“有的時候回去得早,有的時候晚,老伴生病花錢多,很花些錢哦,不夠就借,向親戚借,兒子在重慶讓我和他們一塊住,我住不慣。兒子也有老婆,他們有讀書娃兒,不能拖累他們。”老人賣完菜又開始剝豌豆,他說,老伴自己可以照顧,不能成爲兒子的累贅。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