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咱们打个比方说,假如你家孩子七岁了,你想让孩子练武术,你是练形意拳的,那么,你会让他站三体式吗。重点是,这个人几乎骂的描述,真正练得好的,有天分的孩子都是练长拳的,只有压不开腿,踢不高的人,才会练形意拳。

关于体系和系统,我2008年被选调黑龙江省跆拳道锦标赛裁判,跟专业队教练闲聊谈到一次,实际上以前学习搏击,学理论的时候学过,后来写了一篇文章,发表于2008年三月号《精武》杂志,那一期,可以算我的专刊,但是文章储备不够,没做成真正的专刊!

很久以来,我在网络的武术圈子里,基本上都在批判站桩,筋骨,功力,等等的东西!其实,站桩也好,筋骨也好,功力也好,它们都是无辜的,之所以在十几年中持续批判,实际上是那些思维僵化,因循守旧的人!他们的言论,往往是把人导向单一线性思维,比如说,站桩有了,一切都有了,身体发生质变……等等吧!

这个道理就如同说,练散打,现代搏击需要好的体能,练体能最好的方法是跑步,但是,没有一个练现代搏击的人会说,跑步吧,跑步好了,一切都有了……可是,传武会告诉你,站桩有了,一切都有了!

咱们打个比方说,假如你家孩子七岁了,你想让孩子练武术,你是练形意拳的,那么,你会让他站三体式吗?

车毅斋前辈,当年开始整理系统,进行培训的时候,也是有未成年的孩子跟着学的,那个时候,车毅斋前辈教的是弹腿哦!

为什么呢?前十几年,武术万维网时代,曾经如同昙花一般,出现过一个人,把形意拳论坛的人一顿损,然后消失!这个人首先报号,说自己是李洛能家乡的,小时候村长因为自己是李洛能家乡,所以邀请了李洛能比较嫡系的传人来村子里传授武术,所以那个时候,那个村子里孩子都练武!

重点是,这个人几乎骂的描述,真正练得好的,有天分的孩子都是练长拳的,只有压不开腿,踢不高的人,才会练形意拳!所以村子里练形意拳的都是大家心目中的笨蛋!

反正这个人把练形意拳的损了一遍,就消失了,那个时候,还没有实名认证!

什么叫系统?体系?说简单了,就是像炒菜一样,先做什么,后做什么!比如说,七岁的孩子跟你学,先练什么?后练什么?七岁到十三岁,应该怎么练?九岁到十五岁应该怎么练?年满十八周岁了,要练,你教什么?

咱们就比方说反应速度,这个素质,你成年人练,也就那么回事!可是如果人七岁开始训练,有针对性的训练,他就适合优先发展反应速度!

假如我们对七岁的孩子进行大强度的力量训练,功力训练,那结果呢?网络上有个孩子,模仿李小龙,那腿,踢得杠杠的!如今这孩子应该是十几岁以上的大孩子啦,他身高据说还是1.30米!那么,你希望自己孩子十几岁了,还是1.30的身高吗?

我们很多人,局限在自己的见识里,实际上人认识世界最大的障碍不是未知,而是已知的知识!所谓贫穷限制了你的想象!无论是一些功力深厚的大师,还是当年万维网贬损形意拳的人,都是如此!武术博大精深,就不存在必须怎么练怎么练的问题!王芗斋当年站桩,是因为他是病人,他年纪小,孙禄堂门下有人专修三年三体式,是因为笨!大宗师都是因材施教,这里,就是建立在对于体系,系统的感性认识基础上的!

所以,武术训练,没有一定之规!

比如说,在八二年以前,本地一江之隔的昂昂溪区,就有形意拳师,到了江面封冻的时候,到我的家乡来教拳!教的是形意拳,但是,开始就是从少林,太极,八卦等拳法中拆出几个招数,一边教实战,打实战,一边强化体能,跑步,蹲腿等等!如此半年,开春,江面解冻,开始选择性收徒,入门了,教三体式,五行拳!之前的文章里讲了,我有个师弟付海龙,当时我在散打馆训练,我练了四年后,他来学习!他的父亲,付叔,就是当年跟昂昂溪形意拳师学拳,学四五个月,跟人打架,被人堵门,他打倒三个,打跑四个,其中一个在床上躺了一周没有知觉!因为这个事,他没有被收录入门!

我跟谭师,杨师学拳,差不多十四年,每年春节正月初四聚会,一起过年!2015年,是初五聚会,也是最后一次聚会,唯独这一次没有在家里,而是在饭店吃饭!我说了自己的理想,是离开家,出去发展,培养能打擂台的传统武术徒弟,谭师很惊讶,你要培养实战高手呀,传统武术必须这么做,才能培养能打的徒弟……,这套方式,是真能培养出高手的,只是,按这套方式练,应该不出三五天,师父徒弟一起进局子!

社会变了,过去能用的方式,今天不能用!

但是,方式要变,这个模式依然可行!就是先打实战后练功!早年王芗斋前辈做过一次深县集训,选拔六个徒弟,在深县训练,就是先打三个月实战,包括训练体能,然后加强站桩!那一期集训,参加的本身都是高手,不足以说明问题,但是,四十年后,姚宗勋前辈刚落实政策,就招收一批学生,也是按深县集训,先打实战后练功,成功奠定了意拳几乎在北京近似一统天下的局面!

所以,我的教学,基本上是十五天鞭子劲,三个月实战打法,然后六个月的功力训练!我的功力训练,又分二个月桩法,二个月内劲,二个月野性训练!十个月训练,如果坚持下来,功夫堪称一流高手!

风云生原创 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