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有位妈妈打电话过来,说我的孩子去年下半年上初中了,开学没几天老师就来告状,说孩子上课不认真,批评他了还不高兴,在课堂上跟老师顶嘴,叫我们家长们要好好的教育一下,我找孩子谈话,没想到孩子根本听不进去,冲着我大喊大叫,还说他觉得读书没意思,不想读书了,我感觉孩子现在变得精神很颓废,很没有上进心,心态也很不好,什么都很看不惯,现在我该怎么办呢?您有没有什么好的方法,能不能教教我?

我告诉这位妈妈,从现象上来看,您的孩子是因为进入青春期了,比较叛逆,所以才会出现这些问题,但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从根本上说,是因为您在小学阶段没有关注孩子的人格成长,没有及时对孩子进行人格教育,以致于孩子在人格方面出现问题了。

他觉得读书没意思,不想读书,上课不认真听课,这说明他在思想品德方面有问题;他听不得批评,会在课堂上跟老师顶嘴,会对妈妈的大喊大叫,这说明他在性格修养方面有问题;他精神颓废,没有上进心,这说明他在意志信念方面有问题。

人格教育在小学阶段就要及早开展,而且只能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来开展,过程非常缓慢,要长时间坚持对孩子进行教育才会有效果。假如在该进行人格教育的时候没有教育,等到孩子出现问题了,寄希望于通过某种教育方法能够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那是不现实的,连神仙都做不到。

在中国古代,人们是很重视人格教育的。《论语·学而》篇第6章有一段话: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在这段话当中,孔子很明确的告诉我们,要先对孩子进行人格教育,教孩子学会怎样做人做事,然后还有剩余的时间精力,再让他学点文化知识。

但是后来在鸦片战争当中,我们被西方人的洋枪洋炮打怕了,才意识到知识的重要,因为“知识就是力量”。于是我们开始全面向西方学习,在教育方面也全面照搬西方的教育理念,然而我们没有想到的是,西方的教育是两条腿走路的,学堂里面的老师在教知识,教堂里面的牧师在教做人。我们把西方的学校教育搬过来了,却不能把西方的教堂教育也搬过来,这样一来,我们的学校教育就只侧重于教学生知识,忽视了对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

在以前,老师是把教孩子学做人摆在第一位的,所以一旦孩子出现问题了,家长们就会去找老师,让老师来去帮助教育孩子。而现在老师只重视教孩子知识,不重视教孩子做人,一旦孩子出现问题了,老师们都会来找家长,让家长自己把孩子带回去教育。

如果做父母的明白这个道理,就会自己重视对孩子的人格教育,在小学阶段就会及早开展对孩子的人格教育,不会去指望学校和老师。可惜很多父母不明白这个道理,或者就算明白这个道理也不知道该怎么做,于是忽视了对孩子的人格教育,忽视了孩子的人格成长,于是在进入初中之后,有些甚至会延后至高中之后,孩子就开始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

有位父亲曾经发信息给我说:我的女儿一直在洛杉矶顶尖的中小学读书,一家三口住在富裕社区里面的豪宅,她妈妈也是一直都不工作在陪着她,在上高中之前她的女儿也一直都是属于学校最好的5%的学生,可是从高中一年级下半年开始,女儿就变得极为暴躁,与她妈妈的关系变得水火不容,也完全无心学习,成绩也一落千丈。这一年多时间是我一生当中最为黑暗的时刻,我真希望的一切都能够从头再来,让我补上孩子人格教育的这一课。

遗憾的是,世上没有后悔药,与其等孩子出现问题之后才来后悔,还不如及早在小学阶段对孩子开展人格教育,塑造孩子健全的人格,让孩子的身心两个方面都能够健康成长。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