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儒家學說爲何在戰國時代行不通,卻被漢朝尊重,從儒家入世,孟子利益觀,天下共治等角度分析

春秋戰國時代的百家爭鳴,是中國古代歷史上一個思想解放的黃金時段,正是那一個歷史時期各個學派對於思想啓蒙的推動作用,才讓人們從奴隸制社會當中解放了出來,可以說,中國古代歷史的發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推進作用。

雖然在封建社會建立之後,很多學派的學說已經沒落,但是我們卻無法否定百家爭鳴對於思想歷史的影響,尤其是儒家學說。在漢武帝的時候“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儒家學說成了中國古代封建歷史社會的正統學說,成爲了華夏文明兩千多年來一直信奉的思想經典。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儒家學說被推崇到封建正統是在漢武帝時期,而在春秋戰國時期,儒家學說並不能廣泛地推行,甚至我們可以說戰國時代的儒家學說是行不通的,那麼這又是爲什麼呢?一個非常經典的學術理論,爲什麼在戰國時代無法推行呢?

我們今天就來重點的關注一下這個問題,並且來看一下,那些試圖實行儒家學說的國家都受到了哪些影響?

戰國時期,儒家是王道的代表

儒家思想對君王和平民有不同要求

首先在看這個問題之前,我們需要知道,儒家學說在戰國時期,主要代表形式就是王道。王道對於君臣以及平民有着不同的要求,對於君王要求是德才兼備,並且要用仁義來治理天下,君主不能夠只貪取自己的利益,而將臣子和平民百姓們的利益放在後面;也不能讓一個國家完全沉浸在對利益的追求當中,它應該完全的以民爲根本,以百姓的發展爲這個國家的核心,這是君主在得這一方面的體現。

其次,君主要通過一種政治清明的手段,來達到讓百姓們安居樂業的目的,這是君主在這一方面的體現;對於臣子,儒家講究要服從自己的君主,但是同時它也要有自己的思想。作爲一個臣民,他要聽從於君主的安排,但是卻不能夠做自己君主的附屬,也就是說不能夠去阿諛奉承,其所要絕對忠誠的是自己的國家,所要尊奉的是一種以國家的繁榮發展爲核心的理念,而遵從君主只是遵從國家的一個具體的體現而已。

平民要積極入世,爲君主分憂

而對於平民百姓,它的要求積極入世,也就是說通過自己的才學和對社會的認識來爲自己的國家做出貢獻,來爲君主分擔治理國家的負擔,爲這個國家的共同發展作出自己的努力。所以我們可以看出在那個時候,儒家所要求的君主臣子和百姓都有着自己的責任,但是就是這樣的一種理論會延生出兩個方面的不利影響,而這兩方面的影響就是儒家學說無法在戰國時代推行的第一個重要原因。

從這第一個方面上,我們可以看出君王與臣子、平民最大的不同,是它的要求更多的體現在自我要求上,也就是說,儒家這樣的學說雖然認爲君主要達到一定的要求、臣民們要達到一定的標準、平民百姓們又要達到一定的標準,但是這種要求的實現形式是要通過自身的約束和管理來完成的。

君主的德行決於君主本身,沒有外部約束

君主的德才兼備,並不是外人可以規定和約束的,而是君主自身要達到的一個目標,他的德行和治理天下的方式,在絕大程度上都取決於君主本身,沒有外部壓力的強加約束,而對臣民和平民百姓也是如此。

無論是臣子要服從於國家也好,還是平民百姓們要積極入世也好,這都是站在道德方面對它們提出的要求,沒有人能夠強制他們去執行或者是服從,也就是說在這種主張之下沒有法令的強加約束。

對於絕大部分普通人來說,儒家入世是偏理性化

人們其實處在一個比較自由的階段,簡單點來講就是自身思想覺悟高的人,可能會服從儒家學說的影響,可能會積極入世,可能會以仁義來治理天下,可能會服從國家的利益,但是在整個天下像是堯舜禹那樣,有着大的德行的人畢竟處於少數。

絕大部分其實都是普通人,既然是普通人,在道德方面和在才華上面就不會有過高的覺悟,他們可能僅只能停留在不干涉其他人的生活,不做讓其他人利益受損的事情上,但是卻不能夠無私奉獻到仁義道德方面,不能夠讓個人的利益去服從於國家的利益,所以這種基本上取決於自身管理和約束的行爲,在那樣一個亂世當中其實是有一些偏理想化的。

因爲在戰國時代,其實生存成本是非常高的,國與國之間的矛盾衝突十分的頻繁,百姓們流離失所,想要安定自身都是非常難的。在這種情況之下,還要要求他們爲一個國家無私奉獻,將自身的生存放在國家的發展之後,相信絕大部分人是做不到的,所以這就讓儒家的學說與實際情況是有偏差的。

儒家孟子利益觀在王道上體現,要求君主不能“言利”

第二個方面是在儒家學說的王道體現方面,要求君主和國家是不能夠從利益出發來看待問題的。這一點的具體體現,我們在孟子利益觀就能看到。孟子就認爲一個國家的君主是不能夠言利的,因爲在國家的統治形式當中,君主的行爲很容易被臣子和平民百姓們效仿,如果君主是一個看重利益的人,那麼它的臣民就會是看重利益的人,久而久之,整個國家都會在圖謀自身的利益,則就不會有人爲國家的發展而無私奉獻了。

也就是說,如果君主圖謀利益的話,那麼國家的發展就會偏離正確的軌道。可是這樣的說法,在戰國時代同樣是站不住腳跟的,因爲在那樣一個天下大亂的時代裏,每一個國家所謀求的都是切實的利益,如何在那樣的亂世當中生存下去?如何獲得最大化的利益?是每一個君主必須要考慮的事情。

戰國時代,君主必須考慮利益

君主需要在戰爭當中獲得實際利益,需要在朝堂之上爲國家謀取利益,所以其實利益與戰國時代各大諸侯國的發展都是脫不開關係的,爲什麼各個國家之間會發生戰爭?爲什麼各個諸侯國之間的矛盾衝突不斷?從根本上來說就是利益惹的禍,所以在那樣一個時代裏,不提利益是絕對做不到的。

其實孟子的說法從理論上來講是沒有問題的,因爲我們上述也說了,國家與國家之間之所以會發生衝突,是因爲它們在爲自己的發展謀取利益;如果它們同時都不再去糾結利益的高低,那麼矛盾和衝突必定會減少,但是這同樣也是一個理想化的模型,因爲在天下局勢的安定於諸侯爭霸這樣一個環境當中了,在這樣一個環境之下,如果一個國家首先不謀取利益,那麼這個國家很容易成爲其它國家競相分割的對象,簡單來講就是刀俎下的魚肉。

其實,中國古代歷史的發展就是通過分裂戰爭來進行統一的,這是一個歷史化的潮流,也是爲什麼會發生王朝更替和分裂統一循環往復的原因,而在分裂的實際情況之下,利益的趨勢是統一的動力,所以讓君主不言利是絕對沒有辦法做到。

儒家思想是建立西周統治基礎之上

實際上無論孟子也好,還是其它的儒學弟子也好,他們的這種思想都是建立在尊重西周統治的基礎之上的,就比如說孔子的克己復禮,就是要恢復西周的統治,把西周的禮樂制度重新搬到實際的社會發展當中。

而西周的基本政治制度就是分封制度,在分封制度之下,各大諸侯國並立,共同發展。在這種情況之下,其實不存在諸侯之間的各種利益爭奪,所以儒家學說提倡回到西周時期那種天下共主的局面上,在那種情況之下,各大諸侯國是可以相安無事的,因此,孟子纔會反對君主言及利益。

可是在戰國時代那已經成爲了過往,想要恢復西周的統治無異於是一種讓歷史倒退的想法,這種想法是與歷史的發展潮流相悖的,必定不可能在那個時代行通。

魏國和燕國曾推行儒家政策,導致國家衰落

戰國時代的魏國和燕國其實都在一定程度上是推行的儒家政策,因爲它們從一定的方面來講都實行過王道的發展形式,可是這兩個國家同樣都是不斷衰敗的國家,它們在王道的影響之下停滯不前甚至不斷的後退,相反是實行了與王道相反的法治的秦國發展的更加順暢。

因爲法治是將所有的人歸結在了一個框架之下,無論是君主、臣子還是平民百姓,它們都有着必須要遵守的法律法規,在那種情況下,自由地去自我管理的約束形式,被有法令所約束的形式所代替;有了強制性的約束,每一個人都必須在相應的規定之下去承擔一定的責任,並且在責任之下獲得一定的權力。

這樣的統治形式,在那樣的亂世裏是最好的形式,因爲它可以切實地爲國家的發展謀取實際的利益,而不是像儒家學說在戰國時代所推行的那樣,依靠人的自我管理來實現國家的發展,依靠君主的仁義道德來實現國家的繁榮富強。

儒家學說爲何適合漢朝

漢朝滿足孟子學說的先決條件

儒家學說之所以能夠在漢朝推行,那是因爲漢朝已經成爲了一個統一的王朝,在那種王朝之中,不存在諸侯國與諸侯國之間的爭鬥,它其實符合孟子的一個基礎,就是不涉及利益,因爲它的利益是共同的。

因此,它實際上滿足孟子學說的先決條件,再者,漢武帝之所以會推行儒家學術,那是因爲儒家學說當中,把君主其實放在一個比較重要的位置上,雖然儒家學說當中臣子和平民百姓的地位同樣重要,但是君主卻是統治階層不可缺少的,也是權力當中最爲核心的,這其實非常順應皇帝的心意。

因爲皇帝想要的就是一種對下屬的絕對控制,無論是在行爲上還是在思想上;而儒家學說就能夠很好地在思想上面,讓臣民們歸順於君主的統治,所以儒家學說之所以能夠推崇與社會性質的改變其實也是有着一定的因素的。

綜述

儒家學說之所以在戰國時代不能夠推行,第一,是因爲在戰國時代還沒有完全的成型,它對於君主的那種重要性的體現還不是非常的明顯;同時,戰國時代又不是一個天下共主的時代,不存在像周天子那樣的絕對權威,所以它的實際應用價值是比較小的。

第二,戰國時期儒家學說所推崇的主張比較的理想化,並不適合天下大亂的戰國時代,它崇尚的是一種百姓安居樂業的發展形式,是一種通過仁義道德來教化百姓的思想統治形式,可是在生存都是問題的戰國時代裏,思想的昇華和思想的統一就成了一個比較難以提及的問題。

只有在漢朝這樣的大一統王朝面前,只有在統一的局勢之下,這種王道性質的統治方式才能夠大面積的推行。

當然,我們並不能夠因此而就否定儒家學說在戰國時代的地位,我們只是說它在政治方面的一些主張並不適合那個時代的發展,但是它在對於人的要求上,對於君主和臣子的要求上面還是見解非常獨到的,它其實是把國家利益提升到了一個更高的層次,對於國家的統治也是有着一定的積極作用。

筆者認爲,我們可以看出一個學說,並不是在任何一個時代都適用於社會的發展的,一個主張對於扮演着不同角色的人來講,也是有着不同的作用的,同時,每一個學說也有它的弊端,儒家學說那麼的經典,佔據着古代歷史思想發展進程當中最爲重要的地位,但是它依舊是不完美的,它依舊是不能夠在每一個階段都推行的。

我們如果想要思想發展的更加輝煌,想要社會發展的更加的全面,那麼必須要找到一個適合的學說,同時要找到這個學說當中最爲適合社會發展的地方,將它加以變革和運用而不是生搬硬套,像是戰國時代的魏國和燕國其實就是生搬硬套的一些思想精華,所以導致那些思想精華的作用不能夠完全的體現。

因此,學術的經典並不代表着它可以直接運用,每一個經典的主流學說都是需要結合實際的發展情況進行改善的,只有適合的纔是最好的,同時也只有順應歷史時代潮流發展的纔是應該被運用的。因此,無論是在人的發展當中也好,還是在社會的發展當中也好,我們都需要去尋找那個最爲適合自身條件的學說和思維。

參考文獻:《史記》、《資治通鑑》、《論語》、《戰國策》、《孟子》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