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听闻行程是召庙,也没有主动去了解,尤其同行的女生蛮以为参观个寺庙都穿得美美的。佛经上说佛祖的涅槃像是头北脚南枕右手面西侧卧,而真寂之寺里的卧佛是世界上仅此一尊的头南脚北枕右手面东侧卧的雕像。

说实话,对于我这个藏地迷而言,蒙古的喇嘛庙却依旧是陌生的。
本听闻行程是召庙,也没有主动去了解,尤其同行的女生蛮以为参观个寺庙都穿得美美的。尤其走入召庙的范围,见到并不同于藏传佛教却是中原佛教的观音像时,我也有种觉得只是逛逛的错觉。

绕过观音像,见到硕大的吉祥宝鼎,见到宝鼎四脚舞动的风马,那一刻心突然很静很静,仿佛把我拉回到了我更加熟悉的藏地。额头轻触经幡,听见诵经的梵音,突然很期待见到召庙的真容。

行走在内蒙的土地上,少了些草原马背上的狂野奔放,第一次,感觉到淡然平静的氛围。不远处的山顶略像雏鸡又仿若仙桃的石头矗立,带着整个召庙的神奇。
原来召庙不仅仅是一座庙,更是各种各样和佛家有关的元素夹杂一起的一处所在。

至于圣泉,似乎是每一处圣地必不可少的元素,带起的五彩经幡,带着怎样一丝甘甜。

走过圣泉,石碑上的真寂之寺,结果大殿却写着善福寺,让人些许摸不着头脑。
原来,后来在此修建善福寺,后发现大殿之后居然有着曾经史料记载的真寂之寺。真寂之寺在灵岩山下,为四窟二龛式,石窟内共有大小佛像112尊。主尊为释迦牟尼佛祖,佛祖全长为376厘米,枕右手面东侧卧在石床上,整体雕像脱离地面,也就是说明佛祖已经脱离世俗。佛经上说佛祖的涅槃像是头北脚南枕右手面西侧卧,而真寂之寺里的卧佛是世界上仅此一尊的头南脚北枕右手面东侧卧的雕像。而那112尊佛像中有其中三个是两个是官商一个是老者,已此形象来揭示佛家普度众生、立地成佛的说法。

石佛像中,其中一尊释迦牟尼佛像,所结手印应该说得上是独一无二了,甚至佛家高僧都无法解读。现如今有两种说法:一是佛家“不二法门”手印;一是与燃灯古佛,二佛并存的意思。究竟为何意,为何解,或许只有当初辽代建造者知晓了。(寺庙内唯一授权让我们留下影像的地方)

走出真寂之寺,灵岩山上隐约看得出一只展翅的大鹏,据说每天阳光在特定的角度照到大鹏,大鹏鸟左侧的石壁上就会显现出一尊仿若宗喀巴大师的影子。也许是缘分不够,也许是别的,我未得见。

接下来,召庙的阎王道就苦了因为只是逛逛庙穿得美美的女生们了。
也许走惯了户外,在阎王道,我反倒像是跳脱六道轮回的异类,轻松异常。但这样打滑难以攀爬的路,对于普通游客,尤其女生来说,真宛若炼狱一般困难异常。

走过了阎王道,到山顶,绕着桃石转上三圈祈福。
接着你可以试着去钻再生洞,意预重新转世洗净铅华一般。

走完阎王道转过圣桃石,我并没有去钻再生洞。
不为别的,只为坐在挂满经幡的树下,心若止水。
有人说,在藏区又或者在山里,我才是真正的布爷。
有人说,在藏区又或者在山里,我才是更好的自己。
也许都对吧,所以我不想去钻再生洞,在这样能让我宁静的所在,我不需要幻灭重生。

如果遇见有声音
经幡是否真寂
如果思念有声音
时光是否听得见
在草原传来
不负如来的佛音
也许世界的尽头
海枯无浪
也许末日的那天
碧空无痕
风却依旧带着眷恋
轻抚过那些过往
忘与不忘
燃起的藏香
都已留下印痕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