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而我们需要的往往是一种迂回的战术,就像警匪片中的谈判专家,他不会同意绑匪的直接要求,但他会选择一部分无关紧要的要求来缓和对方。但专家往往会选择一个折衷方案与劫匪达成一致。

喜欢看警匪片的人应该会留意到,很多剧集里都会有这样类似的剧情。

谈判专家与劫匪谈判的时候,总是会与劫匪讨价还价。

他们往往不会答应劫匪直接提出来的要求。劫匪的目的肯定就只有一个,安全脱身。可是警方需要在保证人质安全的情况下,将他们抓获。但专家往往会选择一个折衷方案与劫匪达成一致。

我们一般会认为,这是在危机情况之下的一种缓兵之计。但如果我们从心理学的角度进行分析,这种策略实际上,可以应用到我们生活之中遇到的很多沟通困境。

冲突是如何产生的?

生活里,我们为什么会与他人发生争执?

这通常是因为,我们意识到自己的需求与他人的需求产生冲突了。

星期天,老公希望在家好好休息一天,而老婆希望丈夫可以带小孩一起去游乐园玩。

“我已经很累了,就不能让我休息一天吗?”

“难得一个周末,就不能带小宝出去玩一天吗?”

“你就不能顾虑一下我的感受吗?”

“那你怎么不顾虑一下我的感受?”

明明是一件生活中的小事,可是却变成了好像是不可调和的“矛盾”。为什么?因为我们在目前讨论的问题上,变成了敌人。我想要达成我的目的,你想要达成你的目的,目标不同的两个人,怎么可能变成盟友?

这就好像警匪片中的警察和劫匪,一个想逃跑,一个想要把他们抓住。

如果无法在大事上达成一致,那么先选择一件可以达成一致的小事。

那么要如何化解矛盾,变成为我们在沟通上很困难的一件事情。

因为矛盾总伴随着情绪,而情绪使得沟通变成战争,最后,我们都想成为唯一的那个胜利者。

而结局往往是两败俱伤,不仅没有在问题上达成一致,反而还给彼此的关系造成了损伤。

这的确是一种很常见的沟通困境,但走出这种困境,采用我们惯用的伎俩,往往只会让自己深陷泥潭。而我们需要的往往是一种迂回的战术,就像警匪片中的谈判专家,他不会同意绑匪的直接要求,但他会选择一部分无关紧要的要求来缓和对方。这只是一种被动的缓兵之计吗?不,这实际上是一种主动的攻城之计。

与“敌人”结成同盟,才能更好的达成我们的目的

当我们的需求与他人产生矛盾时,侵略性的提出应该以满足自己的需求为先的主张,往往会率先立下一个战帖。

当我们无法与他人在核心问题达成一致时,我们可以寻找一个可以与对方达成一致的小问题。为什么?因为这样不会让我们与他人产生对立,反而能够结成同盟。

“也许我们可以周四再讨论这个问题?我目前手头的工作还很多。”

“不行,我们现在就要做好决定!”

如果内心依然坚持着自己要当一个胜利者,那么很有可能会要求对方当下马上给出一个确切的答复,从而一再的表现出拒绝的态度。

“可以啊。反正现在才周一,我们过两天再讨论一下吧。”

而如果放下自己内心的胜负欲,我们就能够看到,这个要求实际上,与我们的目标也并不违背。只是给了双方更多的空间去处理手头的事务,并且会让人认为,我们是站在同一个阵营的。就像谈判的过程中答应绑匪的一些小要求,也是为了在绑匪的心里建立起这样的一个认知:我们其实是同一个阵营的。这样绑匪能够降低自己的心理防线,从而能够在这场谈判中找到更好的突破口。

当我们在小问题上达成了一致,我们便建立了初步的盟友关系。在生活里,我们通常不会遇到警匪片之中那么不可调和的矛盾,事实上,对于亲人或者朋友,我们的大目标通常是一致的,只是小目标(选择的)方式不同。

而往往解决问题的关键并不是在于我们要去改变对方,而是我们要让彼此感受到我们是一个同盟者。一个家庭的核心目标就是幸福的生活,只是在一些分叉路上,我们会做出不一样的选择。如果我们硬拉着别人要按照自己选定的路线走,那么双方都会感到疲惫,甚至可能会分道扬镳。但如果我们选择了握着对方的手,一起制定路线,那么也许我们就能够成为彼此生命力真正的伙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