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陶瓷史上,一講到官窯和哥窯的時候,總提到“官哥不分”,元代孔齊的筆記中更是用到了哥窯“絕類古官窯”的描寫。然而畢竟是兩種不同的瓷器,官哥“不分”的這個“不”應該怎麼來分呢?

首先我們要明確,兩岸故宮裏那些被認定爲傳世哥窯的瓷器,主要是郭葆昌等老先生當年做的分類,有一些可能根本就沒有多少根據,都是憑直觀簡單分類的,當時古陶瓷大家陳萬里先生就認爲這個分類有問題。在現有的傳世哥窯產品中,確實有許多器物的年代根本到不了宋,這也是事實,宋以後歷代都有仿製,從元末新燒的成羣隊者,到明清直至民國,仿燒哥窯代代相延。

文獻中涉及到官窯和哥窯時,一定會涉及胎和釉的描述、比如說“紫口鐵足”就是與胎釉有關。鐵足、百圾碎、淺白斷紋等,都是哥官的不分之處。但官哥不分、官哥難分,畢竟是可以分的,如哥窯的三足鬲爐,看似與官窯產品相似,但細看其足之出脊,哥窯產品有少量是出脊不到底,但多數是出脊到底,而官窯產品基本不見出脊到底的產品。這樣我們就可以將一部分哥窯瓷器分離出去。並且哥窯的上釉燒造溫度要比官窯高,釉更透明,顏色偏暗。

另外,由於哥窯產品,尤其是早期產品,其燒成時,使用墊餅燒造,而且早期是使用泥質墊餅,由於泥質墊餅與器物本身胎質材料不同,在燒成時,引起收縮率不一致,使得器物的圈足部分,非常容易變形。而官窯產品燒成時,有許多器物是用支釘支燒,顯然不會出現圈足變形的情況。即使是使用墊餅燒造的,也都是用瓷質墊餅,由於瓷質墊餅的材料與器物胎泥基本一致,燒成時能保持同步收縮,故基本不見圈足變形的。通過圈足,我們也可以先把變形的先分出來。上述被認爲是官窯的圈足變形,均傾向於是龍泉所產之哥窯產品。

在造型型上,官窯與哥窯也有細微的區別,經過多年的考古挖掘和發現,以及對哥窯和官窯瓷器的分析,哥窯的瓷器除了有圓器以外,還經常會出現八邊形、六邊形,也就是說有棱有角這種器物風格比較多見。而官窯相對來說基本上流行圓器,有棱有角的器物很少。哥窯紫口鐵足、器形多仿青銅器,造型古樸典雅,有尊、瓶、簋、爐、洗等。一線拍行藏品徵集,及私下交易諮詢壹叄壹,陸七柒貳柒柒陸捌王女士。以供器爲多,哥窯是宋五大名窯之一,專家學者對北宋哥窯認爲這種類型的瓷最早源於河南省,而南宋官窯在浙江、烏龜山。《宋元瓷器真僞鑑別與價值評估》一書中說:迄今未找到確切的窯址。哥窯瓷器和官窯有些相似。如:都開片,都是金絲鐵線,都是支釘和墊砂兩種燒法,以支釘爲主,都是紫口鐵足,都是古樸典雅。南宋產品都是浙江烏龜山一帶燒造。

但是還是有區別的。如:哥窯看起來有出汗感覺、哥窯器口比官窯厚。

官、哥兩窯在鑑別上是可以區別的。這要認真、細心是可以鑑別的。如:官窯看起來上揚,而哥窯不是這樣,哥窯厚重,官窯口薄等。這些都是區別的依據。這要反覆的認識實踐纔可以練出眼力,感性經驗是需要長期實踐的。研究哥窯,我們還必須明確以下幾點:

1、哥窯本身有一個發生、發展的過程,所以其窯場應不止一處,年代也有一個延續的時間。

2、把所謂的“傳世哥窯”瓷器做一個分類,該歸宋代哥窯的歸哥窯,仿哥的歸仿哥,元代仿哥歸元代仿哥,清代仿哥歸清代仿哥,而不是把不同時期的器物全部放在一個框裏,作爲一個個體來對待。

對官窯哥窯要抓住幾個主要的區別點。官窯的器形多數是由青銅器發展來的,哥窯不是單從釉上也可看出,但哥官窯兩窯的瓷器都出現紫口、鐵足,也都開片,都是灰胎,這是共性,但有幾個重要的不同點:

口:官薄、口釉淌、豎向水漬,口上揚;哥口厚、釉厚有橫向水漬。

釉:官釉亮;哥釉有出汗相,官沒有汗相。

開片:官豎線長、橫線短、線方向不定,橫線根粗稍細;哥豎線長、橫線短、豎線多左旋。

胎:官薄,但堅重;哥厚,沒有官堅密重。

哥窯金絲鐵線明顯,泡似小小魚籽、有蟹爪紋、俗稱百圾碎、胎厚薄都有,色粉青、月白、米黃都有。釉面有膚出汗的感觀。這是哥窯的最大特點。哥窯的器件口上大多數有水漬,水漬順着口沿走,存在着顯白色的水漬。(水漬:即口沿在高溫下釉熔化的流淌痕跡。)有細碎紋片、紫口鐵足,有皮膚出汗一樣表層的釉光,這是最明顯的,口沿外釉有凸感,支釘燒造,器件厚和重都超過汝窯,胎顯香灰色,多數鐵線由上而下顯現出向左旋的裂痕,痕跡小的線多橫行的是,短的小線,斷線不長。有支釘是隱現的印跡,有支釘的件不一定是鐵足。而墊圈的出鐵足的多、哥窯是裹足,但是裹圈足立圈(即:足壁)不裹圈底的也有。而汝窯大多數一直裹到足底,大線左旋和窯車旋轉方向及火走方向、胎、釉裂等因素有關,通過大小線、器件的器口也可區別官哥窯的器件。

官窯的口上水漬豎着淌,哥窯水漬橫向走,胎釉厚是官窯,特別是口上揚而薄,而哥窯胎厚釉厚,口厚不上揚,玉質滑潤是官窯的特別之處,釉相比哥窯比官薄,但哥釉顯出汗,官窯金線幾乎不穿豎線,金線短,根粗稍細像牛毛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