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2015年,阿里雲成功研發了“飛天”雲計算操作系統,並全球首家對外開放單集羣高達5000臺的計算服務,構築了競爭的關鍵優勢。前幾天,市場研究和諮詢機構Gartner發佈2018年IT服務市場報告,在公共雲基礎設施領域,阿里雲以19.6%的市場份額位居亞太市場第一,並穩居全球前三,這已經是阿里雲連續兩年蟬聯亞太市場第一了,份額比2017年增加了4.7個百分點。

前幾天,市場研究和諮詢機構Gartner發佈2018年IT服務市場報告,在公共雲基礎設施領域,阿里雲以19.6%的市場份額位居亞太市場第一,並穩居全球前三,這已經是阿里雲連續兩年蟬聯亞太市場第一了,份額比2017年增加了4.7個百分點。

阿里雲市場份額位居亞太第一,在雲上靈活應變和本地化是關鍵

另外,國際巨頭亞馬遜和微軟都排在了阿里雲之後,而且,亞馬遜和谷歌在亞太市場分別只有11%和8%的市場份額,阿里雲在亞太市場的份額超過了亞馬遜和谷歌份額之和。

對於阿里雲,相信大家都有一定的瞭解,從成立到現在走過了十年的時間,經歷了從有到無在到行業領先,可以說是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十年前,自主研發雲計算操作系統

阿里雲市場份額位居亞太第一,在雲上靈活應變和本地化是關鍵

傳統印象中,阿里巴巴是電商公司,但其實,阿里巴巴已經是不折不扣的科技公司,這得益與他們在技術創新上的遠見。

2010年深圳IT領袖峯會上,BAT大佬就雲計算的前景進行了一番公開評論,大家對於雲計算都不看好甚至存在質疑的時候。只有馬雲力挺雲計算,隨後成立阿里雲並且在雲計算上不斷的增加研發資金投入和招攬人才,這是阿里雲能夠快速成長的關鍵。

靈活應變、本地化戰略是關鍵

阿里雲市場份額位居亞太第一,在雲上靈活應變和本地化是關鍵

從成立以來,阿里雲就選擇了一條比較困難的路——自主研發,不過好在阿里雲的研發能力很強。在2015年,阿里雲成功研發了“飛天”雲計算操作系統,並全球首家對外開放單集羣高達5000臺的計算服務,構築了競爭的關鍵優勢。

而且,阿里雲在雲上的靈活應變、本地化戰略也是一大亮點,與其他廠商一套統一的產品和技術打市場的方式不同,阿里雲在亞太地區的本地化上,是做得最徹底和成功的雲廠商。

比如說,爲了更快建立本地化的信任感,阿里雲會對各個區域市場做到產品和服務的本地化,包括適應不同的語言、用戶使用習慣、賬號體系等,這個計劃被稱爲“星球計劃”。

憑藉着差異化競爭的優勢,阿里雲覆蓋中國香港、新加坡、澳大利亞、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印度和日本市場等19個地域,56個可用區。其中,還是全球唯一一家在印尼和馬來西亞開設數據中心,並提供雲計算和數據分析等產品的雲廠商。

下一個十年開啓全球新徵程

阿里雲市場份額位居亞太第一,在雲上靈活應變和本地化是關鍵

前段時間,阿里雲舉行了以“十年再出發”爲主題的北京峯會,帶來了戰略加速“四級火箭”,即達摩院加持的雲、數據智能的雲、最佳實踐的雲和被集成的雲。這意味着阿里雲仍然在繼續加碼雲計算,並朝着智能的方向邁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