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當時的餘杭知縣叫劉錫彤,也相信了葛品連被人因奸謀殺的傳聞,隨即對小白菜施以酷刑,使其屈打成招,承認是楊乃武給的她砒霜,於是共同謀殺了葛品連。值得一提的是,在驗屍的過程中,街坊四鄰所傳的楊乃武與小白菜的姦情對驗屍的結果產生了很大的影響,門丁沈彩泉就是因爲聽到了"因奸毒殺"的猜測,才斷定葛品連是砒霜中毒。

世界之大無奇不有,歷史上總有一些事情聽上去十分荒唐,但卻是實實在在發生的事情。今天筆者要講的這個歷史事件發生在清朝,起因只是一個賣豆腐的小販去世,最終卻導致100餘位官員被革職。這就是後來被稱爲晚清四大奇案之一的楊乃武與小白菜案,其中的曲折和古怪讓我們細細講來。

楊乃武出生在浙江省餘杭縣城的一個小康之家中,他有個姐姐葉楊氏,因爲丈夫早逝,就回到孃家與楊乃武相依爲命,這也是這件事中的一位重要人物。另一個主角小白菜原名叫畢生姑,後來也叫作畢秀姑,年紀比楊乃武要小十多歲,因長得漂亮又愛穿綠衣白裙,得名"小白菜"。

由於小白菜的母親帶着她再嫁到當時在縣衙當糧差的喻敬天家,小白菜和楊乃武就成了鄰居。長大之後的小白菜聽從母親的安排,嫁給了葛品連爲妻,夫妻二人就租住在楊乃武的一間新房中。葛品連時常忙於豆腐店的工作,很少回家,小白菜閒來無事就經常到楊乃武家閒聊。

這時楊乃武的夫人還在世,小白菜又是鄰居,常來常往倒也沒有遭人非議。不幸的是,同治十一年(1872)九月,楊乃武的夫人因難產去世了,而小白菜還和之前一樣與楊乃武來往,有時葛品連因故不能回家過夜,房中就只有小白菜和楊乃武兩個人。對此葛品連也心生懷疑,甚至還在窗外偷聽了幾個晚上,結果只聽到楊乃武在教小白菜識字,沒撞到什麼姦情。

葛品連心中疑慮還是不解,有一天就把這個事跟自己母親說了,結果葛品連的母親將這件事傳得街頭巷尾無人不知。最後逼得楊乃武爲了避嫌,故意漲了租金,將葛品連夫婦趕了出去,自己也又娶了一房媳婦,還中了鄉試。就在楊乃武去杭州辦理中舉手續的這個時間中,葛品連死了。

葛品連死的非常突然,死後屍體發青,其母就懷疑是中毒身亡,於是讓縣衙的仵作來驗屍。由於驗屍的過程中仵作和門丁因中毒原因發生了爭執,一個認爲是砒霜中毒,一個認爲是煙土致死,最後驗屍結果中只填寫了"中毒身亡"四個字。值得一提的是,在驗屍的過程中,街坊四鄰所傳的楊乃武與小白菜的姦情對驗屍的結果產生了很大的影響,門丁沈彩泉就是因爲聽到了"因奸毒殺"的猜測,才斷定葛品連是砒霜中毒。

當時的餘杭知縣叫劉錫彤,也相信了葛品連被人因奸謀殺的傳聞,隨即對小白菜施以酷刑,使其屈打成招,承認是楊乃武給的她砒霜,於是共同謀殺了葛品連。楊乃武得知此事後,就以當日其不在餘杭城中爲由進行抗辯,隨即餘杭知縣劉錫彤向杭州知府要求革去楊乃武舉人身份,以便對其動刑。而在呈報杭州知府的案卷中,並沒有記錄楊乃武不在餘杭城中的這一部分,楊乃武的舉人身份也順理成章的被拿掉了。 《中國大歷史》共10冊 ¥128 購買

之後的事情就簡單了許多,衙役對楊乃武用刑後,楊乃武也承認了是自己慫恿小白菜下毒毒害葛品連,甚至還編造出來購買砒霜的藥店。隨後餘杭知縣劉錫彤又找來證人做僞證,將楊乃武的罪行草率的敲定。而對於楊乃武和小白菜口供不一致的情況,知府也沒有按規定讓當事人進行對質,草草結了案。

當時的判決是楊乃武和小白菜都要凌遲處死,案件就這樣層層上報,各級官員雖有疑慮但也都沒有認真審覈。甚至當時的浙江巡撫因有疑慮,而進行過暗訪,最終都被知縣劉錫彤糊弄了過去。楊乃武的胞姐葉楊氏和其他家屬得知楊乃武的冤情後,數次到杭州各衙門伸冤,最終甚至赴京申冤。一時間這件小事弄得滿城皆知,而在之後的數次複審中,浙江巡撫楊昌浚等人爲了保住自己的面子,官官相護阻止楊乃武案翻案。

最後由於《申報》的報道以及楊乃武好友和家人的堅持,葛品連的屍骨被押解運往京城,重新開棺驗屍。經查葛品連確實是因病而死,並沒有發現砒霜的痕跡,楊乃武和小白菜的冤情也就此沉冤昭雪。雖然說起來很簡單,但此案前後歷時三年多,涉及當時衆多的官員。

當時江南的各級官員多半是參與鎮壓太平天國的湘軍將領,憑經驗和主觀判斷判案,加上都是一個派系的,官員之間也相互維護,使得很多冤案無法平反。朝中的慈禧太后也對湘軍這種尾大不掉的情況十分苦惱,正好藉着楊乃武案的影響,將100多位涉案官員革職、流放。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