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历史的得失作为鉴诫来提升自己,今天,依旧会为大家奉上精彩的历史故事——旷世史学巨著《资治通鉴》。

导语:汉武帝临死前下的一道命令,大臣不解,困扰千年,结果在清朝应验,这究竟是为何?他下的是什么命令?

汉武帝在历史上极具盛名,其在位时创下了很多政绩至今影响深远。据说汉武帝病危之际,对子孙跟老臣们下了一道奇怪命令,众人听完十分迷惑困扰,可是时过境迁,他的这道怪命令最终还是应验在大清朝身上。


中国有一个词汇叫“秦皇汉武”指的就是秦始皇嬴政跟汉武帝刘彻,能让两人相提并论可见刘彻的威名很受人敬仰。首先嬴政统一六国创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制皇朝,成为第一位皇帝。跟着在北方筑长城抵御匈奴,在南方挖灵渠驻兵50万跟南蛮群族斗争。

而汉武帝建立了西汉王朝,并发展得非常繁荣昌盛,把中华大地推向一个前所未有的巅峰时期。刘彻还通过“文治武攻”,发展内政,远征外敌,一举征服了多个周边国家后,最终把汉朝版图扩张成当时世界最强大的帝国。


汉朝时代的匈奴异常猖獗,老是聚众骑马骚扰边境汉民。汉武帝闻之,亲自远征漠北地区,把匈奴部族打得满地找牙,元气大伤,故此大汉王朝的威名再次远扬中外。

后来他还以过人魄力,排除万难去开通了荒凉的西域,使得东方文化更够通过西域道路跟西方文化交流,并且实现更繁荣的陆上贸易。那么当初的丝绸之路,也是汉武帝打通的,他远征平定匈奴跟其他部落之后,又带兵深入亚细亚等地区,最终开创了最早的丝绸之路。


然而在治理汉朝政务方面,刘彻对中央集权制度更加强化运用得当。命令汉室工匠铸造五铢钱,发放流通,施行各种限制奸商垄断政策,避免经济系统崩坏,而主要的生活必需品,均由官府负责经营,比如当时的盐、铁、米、酒等,民间商人都不得涉及,故此物价较为平稳。

然而公元前87年,汉元帝久经操劳,逐身体不支病倒,移驾五柞宫由汉室御医诊治,服药多时不见好转,只在最后“回光返照”时留下一道奇怪命令就撒手人寰了。其驾崩之时已是高龄七十岁,算是古代的高寿者。


汉武帝临死之时,忍着病痛下旨封年幼的刘弗陵为太子(汉昭帝),接着对现场的一众老臣、皇族成员颁布一条杀戮令,叫人去把自己的宠妃钩戈夫人赵氏处死。然而赵氏不偏不倚正是太子刘弗陵的亲生母亲,此时刘弗陵思绪复杂万千,刚感受到自己成为太子的喜悦,转而就迎来亲娘要被杀死的悲痛。

该命令,就连当时在座的所有官员都十分不解,担心莫非是圣上病糊涂了乱发的命令,或者是太迷信想让钩戈夫人给自己陪葬。然而汉武帝当时显得异常清醒,还能对答如流,为此有人猜测他是因为一句俗语:“子弱母壮,必生祸乱”,所以汉武帝为了江山社稷跟太子着想,宁愿处死心爱的妃子赵氏。


文献史记有记录:“往古国家之所乱也,乃主少母壮也,女主独居骄蹇,淫乱自恣,莫能禁,女不闻吕后邪?”。

以前朝的吕后举例,足可见识强势女人主政后的祸害,毕竟西汉以来,出过很多外房亲戚谋反的时间,当年刘邦的皇后吕雉,阴险歹毒,仗权乱政,先是陷害除掉韩信,接着弄死戚夫人跟其亲儿,刘邦驾崩后,吕雉就开始主政汉朝,把刘家皇族子孙排挤打压,之后扶植娘家的吕氏亲戚,导致这些外戚到处持强凌弱,横行霸道,幸亏汉室江山最终还是回到刘家人手中。

而身为西汉第七代皇帝的汉武帝十分清楚阴毒女人执政的祸害,担心自己死后,幼小的太子无力参政,从而让宠妃赵氏趁虚而入,才忍痛下令将赵氏处死在云阳宫。


刘彻不相信女人,就只能相信男人,他最后没了选择,只好临终托孤给贤臣霍光,让他辅佐太子治理汉朝江山。故此,汉武帝此条命令说白了,就是告诫后人不要让女子掌握国家大权,否则祸害无穷,虽然这只是古代皇帝刘彻的个人想法,但这个“告诫”还是应验在了清朝身上。


时间飞跃到1861年,这时咸丰帝也要死了,他忍着最后一口气,册封年幼的爱新觉罗·载淳(同治皇帝)为太子,可不曾考虑同治的生母正是慈禧。当咸丰驾鹤仙去之后,于是当年汉武帝所担忧的一幕就发生了,爱新觉罗·载淳因为太小,生活不能治理,故此政事大权就逐渐落在慈禧身上,虽然还有八大辅助大臣,但一个个都“斗”不过太后慈禧。

另外慈禧此人贪求权势,心眼贼小,总是不甘落后于人。她串联咸丰的弟弟恭亲王,以皇族辈分的优势设计陷害八大辅臣,不久这一批被先帝临终托孤的老臣陆续被抓,下场悲剧。


铲除掉八大臣之后,慈禧掌控的权力更是如日中天,跟着毫不留情的把剩余反对的官员除掉,当中包括有郑亲王、怡亲王这些皇族中威望较高者,还有忠于先帝的大臣肃顺。

另有一大批对慈禧有异议的官臣被撤职。当一系列清洗活动结束后,慈禧就把清朝大权独揽了过来,从此统治了大清王朝四十七年之久。该过程中,慈禧还不止一次以下犯上,贬低正室皇太后,把东太后的陵墓占为己有,并且在自己临死前,还叫人下毒带走了傀儡皇帝光绪。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通过对历史的了解,可以了解国家兴亡的原因,看史书,很多史学家都推荐《资治通鉴》。


不过很多人都说文言文看起来比较吃力,让人头疼。虽然许多人都知道《资治通鉴》,却从未看过,究其原因,多为难懂难理解。

为此台湾学者黄锦鋐主持翻译,连同台湾27位教授用3年的时间翻译成白话文,译文也紧贴原著,文字简介典雅,适合学生老师以及对历史感兴趣之人。



书中有近千幅图片,有人物、器物、名画以及地图等,便于读者理解,真正做到图文结合。

作为一部帝王之书、权谋之书、生存之书,读者可谓是获益良多,既能了解历史,也能学习书中的管理能力、从政经略以及安身立命之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