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生於應天府(今南京),明朝建立後被封爲燕王。朱棣發動靖難之役並取得最終勝利,從其侄兒朱允炆手裏成功奪得帝位。後世稱其爲明成祖。

明成祖朱棣 畫像

在他統治期間明朝經濟繁榮、國力強盛,文治武功都有了很大提升,史稱永樂盛世。

文治方面,從南京遷都北京,興建北京城,奠定了明清時期以至於當代北京城的首都地位。任用解縉主持編纂《永樂大典》,全書22,877卷,11095冊,約3.7億字,彙集了古今圖書七八千種,是中國古代最大的百科全書,也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百科全書。

武功方面,明成祖朱棣一生五次親征蒙古,極大打擊了蒙元在北方的殘餘勢力。鄭和七下西洋的偉大壯舉,其中有六次是在永樂時期。當時的鄭和艦隊,可以說是世界上最先進、最龐大的海軍艦隊。後世很多學者認爲,永樂時期的青花瓷採用的青花料“蘇麻離青”,就是鄭和下西洋帶回來的。

鄭和七下西洋路線圖

永樂時期的瓷器在瓷器藝術的長河裏也是一朵極爲燦爛的浪花,其繼承了洪武時期的瓷器藝術成就並在多方面開拓創新,併爲宣德時期的瓷器製作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後世學者將“永樂宣德時期的青花瓷器”簡稱爲“永宣青花”,其青花瓷的成就登峯造極,達到整個明代乃至於明清時期的藝術巔峯。

衆所周知,臺北故宮藏有大量的歷朝歷代藝術瑰寶,其中許多精品是世界第一流的水準。臺北故宮的明代永樂時期青花瓷收藏也是重器連連、蔚爲可觀。本文就此作簡要賞析:

明 永樂 青花人物紋扁壺

花享譽世界六百年,歷朝歷代的青花瓷幾乎無出其右者,歸因於其超凡脫俗的藝術魅力。永樂青花集造型美、繪畫美、髮色美於一身,胎釉精良。尤其是永樂時期的龍紋,至剛至強、霸氣十足,與蘇麻離青濃烈酣暢的髮色相得益彰,代表着極高的藝術成就。

明 永樂 青花穿蓮龍紋天球瓶

明 永樂 青花龍紋天球瓶

明 永樂 青花雲龍紋扁壺

明 永樂 青花波濤龍紋爵杯

鳳紋的魅力也是可圈可點的:

明 永樂 青花鳳凰紋三系茶壺

當然花卉紋非常受歡迎:

明 永樂 青花蓮花紋帶蓋梅瓶

明 永樂 青花山茶花紋如意耳扁壺

明 永樂 青花花卉紋執壺

明 永樂 青花番蓮紋天球瓶

明 永樂 青花花卉紋扁壺

明 永樂 青花四季花卉紋扁壺

明 永樂 青花圖案花紋葫蘆形綬帶耳扁壺

明 永樂-宣德 青花四季花卉紋蓋罐

明 永樂 青花花卉紋洗

明 永樂 青花四季花卉紋墩子碗

明 永樂 青花花卉紋龍耳花澆

明 永樂 青花花卉紋龍耳花澆及金屬膽

波斯文的器物非常罕見,加上常見於西亞地區的扁壺、執壺、抱月瓶造型,永樂時期很推崇西亞地區的審美。這些造型種類前所未見,是亞洲文化相互借鑑、交融的見證。

明 永樂 青花波斯文花卉紋淺碗

青花瓷是瓷器藝術歷史長河中長盛不衰的品種,是中華民族的藝術瑰寶。明代景德鎮御窯青花瓷更是其中的佼佼者,可以說,獨領風騷六百年。臺北故宮珍藏的明代永樂時期青花瓷永遠是中華兒女引以爲豪的國之重寶,而每一件器物,都在放射出永恆的光芒,都在無聲地傳頌着璀璨耀眼的中華文化……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