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筆者將以歷史發展的時間爲軸線,從立威于軍旅、受封於佛教、享祀於武廟、揚名於儒界四個階段闡述關羽是如何從人變成“神”的。在這種社會背景下,人們需要精神世界的偶像來激勵人心,加上文人墨客都在讚頌勇敢無畏保家衛國的忠義精神,諸多因素促使人們把目光投向了並不遙遠的漢末三國時代,士兵們將三國時期的武將當成自己的榜樣,而關羽作爲當時頗有名氣的將軍也就順理成章的成爲其中之一。

桃園結義薄雲天,偃月青龍刀刃寒。 一騎絕塵走千里,五關斬將震坤乾。從小說到戲曲,從影視到電子遊戲,關二爺的形象可謂是深入人心。從古至今,歷朝歷代,上至七旬老叟,下至黃髮垂髫,對於關二爺的事蹟多多少少都能講出一二。而且關公的影響力不僅僅侷限在國內,還包括了我們周邊曾被漢文化影響過的諸多國家。

在日本,多個城市都建有關帝廟,“松下電器”的創始人松下幸之助說:“像關羽這樣的爲人,我們能仿效幾分呢?中國人將關羽奉爲神明,這種崇拜是真誠的。”像泰國、老撾、緬甸、新加坡、馬來西亞、菲律賓等國,也都建有富麗堂皇的關帝廟。

三國時期天下動亂,正所謂時勢造英雄,紛爭亂世正是名將輩出,智者如雲的大時代。留名至今的武將謀臣也是不計其數,那麼爲何只有關公被後世建廟立祠,走上神位?首先簡介一下關羽的生平,“關羽字雲長,本字長生,河東解人也。亡命奔涿郡。先主於鄉里合徒衆,而羽與張飛爲之禦侮。先主爲平原相,以羽、飛爲別部司馬,分統部曲。先主與二人寢則同牀,恩若兄弟。而稠人廣坐,侍立終日,隨先主周旋,不避艱險。”這是《三國志·關羽傳》中開篇對關羽的介紹。

東漢末年黃巾之亂,劉備在鄉下招兵買馬,組織部隊。關羽張飛前來投奔,三人同食同寢,如兄弟一般。後又在戰鬥中屢建奇功。後劉備兵敗,關羽被曹操所擒,曹操惜才,想要用高官厚祿勸降關羽,關羽不爲所動,回到劉備麾下,又在多次在魏蜀之戰中大破曹軍,後因自負輕敵,敗走麥城,死後追封“壯繆侯”一代名將自此隕落。

本文,筆者將以歷史發展的時間爲軸線,從立威于軍旅、受封於佛教、享祀於武廟、揚名於儒界四個階段闡述關羽是如何從人變成“神”的。立威于軍旅

兩晉南北朝時期,關羽的名號開始逐漸的流行於行伍之間。南北朝時期,中原大地剛剛經歷了五胡亂華,早已千瘡百孔的國家再一次陷入分裂和動亂。

北方少數民族驍勇善戰,而中華漢民族政權早已不再如秦皇漢武時期的強悍,面對胡人的百般欺凌,漢族百姓只能選擇逆來順受。

在這種社會背景下,人們需要精神世界的偶像來激勵人心,加上文人墨客都在讚頌勇敢無畏保家衛國的忠義精神,諸多因素促使人們把目光投向了並不遙遠的漢末三國時代,士兵們將三國時期的武將當成自己的榜樣,而關羽作爲當時頗有名氣的將軍也就順理成章的成爲其中之一。雖然此時關羽的名號已經廣傳於世,但也僅僅停留在武將的層面,人們更多熟知的是他的勇武,還沒有達到神化的境地。

受封於佛教

到了隋唐時期,胡漢融合,國家一統,百業俱興,中國進入了封建社會的文化巔峯期。雖然期間有過短暫的分裂,但也算是國家內部鬥爭,再加上年代久遠,關二爺萬夫不當的形象逐漸淡化,反而他的宗教形象開始形成。漢傳佛教天台宗的創始人智顗大師在當陽玉泉山修建廟舍,而且得到了隋王朝的大力支持,規模非常的宏大。然而修建聖地的過程並非一帆風順,

傳說智顗大師要工人把山中一條清溪改成一個大水池,智顗大師一邊打坐修行一邊監工。突然一日,風雲變色,陰風怒號,山中瀰漫着邪魅的氣息。就在這時,清溪中出現了一條巨蟒,嚇煞衆人。

工程無法繼續,在民間更有傳言說,智顗大師在此大興土木,惹怒了山神。智顗大師遂虔誠禱告,並立下誓願:“餘所作只爲生死衆業,不貪個人餘福!”心誠則靈,就在智顗大師的祈法儀式結束後,晴空萬里,烏雲盡散。這時兩位山神從夕陽的餘暉中向智顗大師走來,一位髯長二尺,面若重棗,脣若塗脂,身披綠甲,威風凜凜。

另一位緊隨其後,秀髮冠帽,亦是正氣凜然。二者正是埋葬於此的關羽關平父子。父子二人幫助大師修建佛舍,並請求皈依佛門。智顗大師爲其誠心所感化,爲二人受戒,並將此事報給晉王楊廣,楊廣由衷感佩,封關羽爲“護法伽藍神”。傳說終歸是傳說,真相無人知曉。但可以肯定的是,關羽自此開始成爲了佛教中的神。但此時也關羽的形象還並沒有得到國家層面的認可。

享祀於武廟

關羽首次受到官方的祭祀還是以配角的身份。唐開元年間,國家加強軍事發展,着重培養軍事人才,始建姜太公廟。後姜太公又被唐肅宗追封爲武成王,與文宣王孔子享受同等級的祭祀。

然而此時武成王廟裏仍然沒有關羽落腳之地,直到公元782年,唐德宗將關羽選爲姜太公弟子,稱號是“蜀前漢壽亭侯”。但遺憾的是,此時關羽也僅僅是在武成王廟落了戶,不同於姜太公和武廟十哲,關羽等六十四將並沒有祭品。更不幸的是,到了北宋初年,太祖趙匡胤拜謁武成王廟時,以兵敗被敵國生擒之罪名將關羽從武廟除名了。

這是因爲當時人的歷史觀是“尊曹而卑劉”,《三國志》是以曹魏爲正統的史學觀來記述的,而我們今天所熟知的《三國演義》在那個時候還沒有出現。北宋大文豪蘇轍的《三國論》就有提及:“世之言者曰:孫不如曹,而劉不如孫。劉備唯智短而勇不足,故有所不若於二人者,而不知因其所不足以求勝,則亦已惑矣。”由此可見,在北宋,劉蜀政權是不被看好的,而關羽也順理成章的被宋太祖鄙棄。

而隨着北宋與西夏和契丹的作戰中,連連失利,軍士們對能征善戰之猛士的崇敬之情有增無減,加上宋朝和蜀漢又頗具相似之處,於是在民間興起了對蜀漢政權的同情之風。

有北宋筆記小說:“至說三國事,聞劉玄德敗,顰蹙,有出涕者;聞曹操敗,即喜,唱快。”而這種現象也自下而上的影響到北宋的統治階級,由先前的“卑劉”轉變成“尊劉”,到了宋徽宗時期,將關羽進爵爲“忠惠公”,宋徽宗篤信道教,又給關羽加封了一個“崇寧真君”的稱號,之後依次授予“武安王”、“義勇武安王”的封號,同時被風光的請回了武成王廟。

揚名於儒界

儒家思想在宋代發展到了一個高峯,而儒家推崇的價值觀就是忠誠、仁義、信用。孔子云:“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孟子曰:“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在儒家文化裏,仁義禮智信是爲人處世的根本,這與關羽身上的忠義和勇武完美契合。宋代儒者推崇《春秋》,而關羽又好讀《左傳》,《三國志·關羽傳》就有記載:“羽好《左氏傳》,諷誦略皆上口”。

儒家思想本就是歷代皇帝治國安民的法寶,而關羽在民間的聲望又頗高,關羽自然而然的得到了儒者們的青睞,爲關羽進入儒教也打下了基礎。到了元代,由於統治者來自蒙古草原,對漢文化不瞭解,更沒有興趣,因此關羽在統治階級的地位相比於前朝淡漠了許多,但也是因爲蒙古統治者不通漢文化,多數皇帝不懂漢文,所以並沒有像後來清代一樣的文字獄。民間的文化發展有了寬鬆的條件,爲元雜劇的生根發芽提供了土壤。

因爲在關羽在漢族學士中影響力頗大,所以在元雜劇中關羽的戲份是最多的。明朝洪武二十七年,關羽終於在南京雞鳴山有了自己的廟舍,而原本供奉姜太公的武成王廟則被洪武皇帝從國家祀典中剔除。在明代,程朱理學相當程度上影響了人們的價值結構,關羽作爲儒家精神的代表,自然受到儒士門的大力讚頌,從此開始了對關於對關羽的全民崇拜。

明亡清興,王朝的更迭也絲毫沒有影響到這種全民崇拜,來自白山黑水的滿洲族入關之前主要的生產方式就是原始的漁獵。環境的惡劣和生活的艱苦造就了一個驍勇善戰的民族。但是同蒙元一樣,文化的的落後使得滿清統治者只能大力汲取中原漢文化,早在努爾哈赤時期,就將《三國演義》作爲行軍作戰的指導方針。

入關後的歷代皇帝,更是自幼學習儒家文化,而自身本就是尚武的民族,因此對關羽的崇敬之情也是可想而知的。然而八旗子弟男女老幼加到一起也不過才幾十萬人口,要統治一個人數口數十倍於自己的國家,自然是要籠絡漢族士人的。順治元年,滿清剛剛入主中原就重修關帝廟。順治九年,加封關羽爲“忠義神武關聖大帝”,到了光緒年間,關羽的封號竟然達到了二十六個字。

關公的形象本身就高度契合人們的價值取向,再加上歷朝歷代統治階級的大肆鼓吹,使得關二爺不論是在廟堂還是在江湖都享有盛譽,各行各業的人都將他視爲“祖師爺”和“守護神”。隨着中國人的足跡遍佈全球,對關二爺的崇拜也被帶到了人類世界的每個角落,從一名武將一步步成爲一位國際偶像。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