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除了能讓人get到帝王的滔天權力外,還能從裏面得到哪些信息呢?

現代媒體傳播和娛樂方式的多種多樣,造成了大家對於歷史的理解可能很大程度上是來自於影視作品和各種網絡上的碎片知識信息,對於古代帝王權力的理解似乎也都是從這些渠道得來。

多年來,爲了推進劇情和凸顯帝王權力時常常會出現的那句“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除了能讓人get到帝王的滔天權力外,還能從裏面得到些什麼信息呢?

這句話到底出自於哪裏?

這句話源自於儒家的“三綱五常”思想。

漢武帝登基初期,竇太皇太后仍舊不願放手朝政,她信奉黃老之學,獨愛道家。景帝時期就強迫景帝用道家學說治國,而年輕的武帝想要集權,想要把朝政真正地把持在自己的手裏。這時有個人出現了,董仲舒從先聖孔孟的儒家學說中提煉轉化出一個理論——“三綱五常”。

“綱”是什麼意思?表率的意思。

“君爲臣綱”要表達的是,作爲君主,要做臣子的表率。臣子爲君王分憂,君王爲臣子着想,這是君臣之間的義。所以在“君臣綱”剛問世的時候,其實意味着的皇帝權力並沒有我們現在印象中的那麼強。

孔子曾經明確地說過“所謂大臣者,以道事君,不可則止”,儒家一脈在君臣關係上的認知,一開始是比較接近現代社會的老闆和員工的,如果君不遵循“道”的話,就可以跟這個君說拜拜。這種思維模式,其實是跟春秋戰國時國家並不統一有關的,當時各種學說如百花綻放,百家齊鳴,孔子、孟子都是當時的著名學者,都曾經在各國君王面前闡述自己的學說,可以說是工作機會相當多了,對於君臣關係有這樣的總結也不奇怪。

那麼“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這句話的原話到底是從哪裏傳出來的呢?據檢索,各種正史以及儒家典籍中並沒有這句話,這句話最早是出現在明清兩朝的小說話本里。

四大名著中明代小說《西遊記》中就曾經有過這樣的對話臺詞:

八戒道 :“師父,你是怎的起哩?專把別人棺材抬在自家家裏哭。不要煩惱!常言道:‘君教臣死,臣不死不忠;父教子亡,子不亡不孝。’他傷的是他的子民,與你何干!”

那麼,明朝到底出現了什麼樣的變化,讓整體的社會風潮變成了這個樣子呢?

爲什麼會產生這個概念

一個時代的文學作品,裏面的價值觀通常是與當時的價值觀統一的。讓我們回顧一下明朝的誕生。

明朝是由朱元璋領導的起義軍推翻了由蒙古人建立的元朝而成立的,而朱元璋這個人,跟歷史上大多數軍隊領導人都不一樣,他是一個真正的底層民衆。

小時候放牛,當和尚,當乞丐,爲了生存,在少數民族政權下討口飯喫,什麼低賤的事都做過了。他的命運似乎與那個時代裏煎熬着的大多數人的命運都一樣。直到他參加起義軍以後,才真正摸到了改變命運的門檻。

起義軍中多年的滾摸爬打,朱元璋形成了對這個世界權力法則的認知。軍隊裏講的是軍令如山,軍人的性命其實大部分是捏在軍隊長官手裏的。朱元璋當了皇帝后,將在軍中學到的東西,移植到了國家管理上來。他在位期間,廢掉了丞相和行中書省,設置了三司,分別掌管軍事、民政、司法。將權力分給六部,而六部是直接聽命於皇帝的。

之前做皇帝可能只需要跟丞相討論大一點的事情,而到了明朝改制之後,皇帝可能大事小情都得摻和一腳。雖然更累,但皇帝做得也更安心了,權力掌握在自己的手裏,自然不怕有人遮掩自己耳目。

在這樣的制度下,皇帝對於臣子的要求,已經不再只有能力和忠誠了。在這兩項硬指標之下,還需要有一個隱性的指標:服從。

而在這樣的朝堂風氣下,只有足夠服從的臣子纔可以真正在皇帝的手底下過上還不錯的生活。

朱元璋本人對於這種風氣並不覺得有問題,甚至還會在讀孟子“民爲重,社稷次之,君爲輕”這種思想時大怒,並將孟子第一次移出了文廟供奉。還將《孟子》一書中自己覺得不對的話全部刪除,市場上只有經過皇帝篩選的《孟子節文》流通。

控制人的人身自由不算什麼,控制人的思想纔是真正的將人掌握在手中。從此後,天下的讀書人再不準有儒家傳統的“民貴君輕”想法。君權至高無上,纔是這個時代的主流思想導向。

這種思想到底給社會帶來了什麼

明朝以後,君臣關係相比唐宋時期發生了極大的變化。

唐朝時的皇帝們,其實更偏向於給臣子更大的話語權,從唐朝時李世民與魏徵的“以人爲鏡可以明得失”的例子,可以看出,那時的君臣之間雖有地位差距,但從思想上來說是平等的,君臣之間可以平等交流,甚至臣子可以斥責君王。

到了宋朝時,趙匡胤雖然是武將出身,但是在君臣關係上,卻是自古以來少有的和諧。

宋朝的臣子多是科考出身,儒生講究氣節,臣子不畏皇權諫言更是可以引爲妙談的事蹟。另外,宋朝規定“刑不上士大夫”,士大夫可不受肉刑,並不是說,士大夫可以隨意犯罪,這是對學者們的人格和自尊的尊重。

宋朝的官員是史上少有的高收入官員羣體,這也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大部分官員貪污案件的發生。

而到了明朝,因爲開國皇帝對於君權的大力強調,臣子們的待遇一降再降。明朝臣子的俸祿是歷朝歷代以來最低的,朱元璋作爲一個真正的底層出來的皇帝,他對於金錢的概念自然是與那些世家大族出身的君主不同的,所以只給臣子們足以餬口溫飽的銀錢,但這也導致了貪污橫行。

真正的清官,如同海瑞這樣的,就算官至正四品,也僅僅只能夠全家喫飯,甚至有時候還要忍飢挨餓,衣服更是穿不起,到處是補丁。

不僅是在金錢上的慢待,在朝堂上,一個臣子再也沒有尊嚴之說。若在朝堂上,稍有觸怒龍顏,即刻拖下去交由錦衣衛執杖,打屁股。可能幾年下來,朝堂邊上站着的錦衣衛就能打遍朝中所有大人的屁股。在這樣的環境中,已經清高了一千多年的儒生們,從此斯文掃地,慢慢地忍耐、接受,並習以爲常。

朱元璋建立的這套中央集權體系,皇帝必須事必躬親,方能正常運轉,這除對帝王的體力有超出常人的要求外,還必須要兢兢業業,熱愛本職工作。但事實上,明朝除朱元璋等不多的幾位皇帝外,老朱家的後代一代不如一代,消極怠工甚至幾十年不上朝、不理朝政的皇帝屢見不鮮。

因爲後世皇帝的懈怠,權力便漸漸轉移到內閣。這套本來集中皇權權力的制度,反而大權旁落,被內閣抓到了手裏,與穩固皇權的初衷背道而馳。

清朝入主中原後,繼承了明朝的君臣體系,並將其進一步發揚光大——設置軍機處,軍機處所有臣子需要跪着聽皇帝指令和記錄皇帝的決定。軍機處的設立,使君臣關係從此變成了另一種形式的主僕關係。

自明代起,“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這種思想出現之後,人命變得更加輕賤,皇帝可以對臣子隨意生殺予奪。

洪武十八年,郭恆案爆發,整個貪污案件中,“自六部左右侍郎下皆死,贓七百萬,詞連直省諸官吏,系死者數萬人。”而當時朝中臣子總數不過兩萬餘人。

到了清朝,臣子需要自稱“奴才”,自認皇帝家奴。在封建社會里,奴才是沒有多少自己的人身主權的,在皇帝這裏,更是將自己的身家性命全副交給皇帝,形成真正的“家天下”。

怎樣理解古代帝王的生殺大權?皇帝的生殺大權,其重點不是在“殺”,而是在“生”。

封建制度中,人的命是由皇權決定的,命從一開始就是交在皇帝手中,這種情況下,人的生命的存續是在皇權的默認下才得以繼續的,而皇帝在殺人時,並不是在“殺”,而是在剝奪人“生”的權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