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末年,清軍一次又一次的敗在洋人的堅船利炮下,一些較開明的大臣們認爲只要清軍應該裝備洋槍洋炮,這樣就能打敗洋人。結果裝備了新式武器的清軍還是被洋人吊起來打。於是,中國有了新式陸軍,一批批有志青年前往外國學習軍事。但是,組建起來的新式陸軍依然不能使中國的軍事力量強大起來,因爲缺乏基礎教育和訓練,舊中國軍隊官兵的素質相當低。以至於發生了只死傷數百人就導致一個政權倒臺的直皖戰爭。

民國時軍閥部隊槍法有多臭?外國公使:你們還不如拿刀砍呢

段祺瑞

張勳復辟時,段祺瑞組織討逆軍討伐辮子軍,甫一接觸,辮子軍便以潰不成軍。討逆軍順利進入北京城,幷包圍了張勳的公館。可能有人會說:討逆軍戰鬥力不錯呀。可是接下來的場面一定會令你大跌眼鏡。英國在華記者莫里遜親眼目睹了進攻張公館的戰鬥,數以百計的討逆軍圍住了張勳公館所在的那條街,隔着幾百步的距離,槍炮齊鳴,對着張公館一頓亂射。

民國時軍閥部隊槍法有多臭?外國公使:你們還不如拿刀砍呢

接受檢閱的北洋軍

討逆軍士兵對着張公館持續開火半天之久,據估計士兵們起碼消耗了十萬發子彈。但等英國記者在戰鬥結束後出來查看時,驚訝的發現張公館的牆上沒有一個槍孔。討伐軍的槍法之臭可見一般。由此可知,當年段祺瑞對袁世凱說如果中日兩國開戰他可以擋住四十八小時不是謙虛,而是吹大牛了。

民國時軍閥部隊槍法有多臭?外國公使:你們還不如拿刀砍呢

袁世凱與部下合影

據說,“多事”的莫里遜曾找到北洋政府,建議中國士兵以後不要用洋槍洋炮來作戰了,而是改用大刀長矛和弓箭,這樣既可以省下鉅額的軍費,又可以多砍死幾個人。這件事在今天聽起來,我們把他當做笑話,可是當時的“北洋之虎”段祺瑞肯定是笑不起來的。在上世紀二十年代初期,北洋軍的戰力雄冠中國,連北洋軍的戰鬥都如此低下,其他軍閥部隊的戰鬥力可想而知。所以,四川軍閥在成都郊區附近作戰時,部分市民前去觀戰,把打仗當成演戲的事情也可能是真實存在的了。

民國時軍閥部隊槍法有多臭?外國公使:你們還不如拿刀砍呢

北洋軍閥

在外國學習軍事的有志青年絕不是飯桶,他們中有很多人甚至受到了所在軍事學校的外國教官的高度評價。而北洋軍閥的首領們也俱是一時梟雄。這種怪相的出現應該是國民整體教育水平低下,民衆缺乏信仰,社會找不到轉型方向而迷茫的具體表現。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