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注:本文作者劉暢,供職於華夏幸福產業研究院。

今年10月,馬雲受邀出席首屆世界VR產業大會並發表演講,馬老師談到了“把一個地區打造成VR創新創業中心和產業中心”的首創性,談到了VR對技術革命的影響及其與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能結合的應用趨勢,談到了風投退潮後科學家、技術人員和政府應有的堅持。反差明顯的是,馬老師幾乎沒有提及阿里巴巴與VR的關係,唯一一次提到“阿里巴巴”是因爲提到了一家公司。這家叫做MagicLeap的公司到底是何許人也?它引來爭議的炫酷視頻到底是必要的表現形式還是故弄玄虛呢?

何方神聖

對XR(拓展現實,VR/AR/MR總稱)感興趣的朋友,談起Magic Leap一定並不陌生,對持續研究XR產業的產新君而言,Magic Leap已經“昇華”爲一種“從來不需要想起,永遠也不會忘記”的存在。

但首先,還是很有必要向讀者朋友介紹一下這家公司。

MR(混合現實)將真實世界和虛擬世界混合在一起形成新的可視化環境,是VR(虛擬現實)和AR(增強現實)的未來進化形態。Magic Leap就是MR領域的一家創業公司,2011年創立於佛羅里達,其主要研發方向是將立體3D圖像無縫整合到真實場景,同時利用電子光波將“數字光場”投影到眼睛、傳輸到大腦,通過創造深度錯覺讓用戶在真實場景的基礎上直接看到虛擬場景並與之互動。

Magic Leap的創始人兼CEO Rony Abovitz是一位生物醫學工程師,他曾以16.5億美元成功售出他創辦的外科手術機器人公司MAKO。Magic Leap的董事會成員還包括2015年升任谷歌CEO的Sundar Pinchai、阿里巴巴董事會副主席蔡崇信、Weta Workshop(《指環王》電影特效製作室)聯合創始人Richard Taylor。此外,公司核心成員還包括遊戲設計師Graeme Devine、科技市場首席營銷官Brian Wallace、Beats公司前CFO Scott Henry等,員工總數超500人,大部分是技術研發人員。

輿論中心

2017年聖誕節前,Magic Leap在成立近7年之後終於發佈了其初代產品——AR眼鏡Magic Leap One,直到2018年8月8日,這款眼鏡才正式發售,引發業界熱評。接下來是10月舉行的首屆L.E.A.P.(Learn、Engage、Accelerate、Program)開發者大會,再次引起熱議。

Magic Leap One採用了“不得已而爲之”的分體設計,上市之初,“Magic Leap沒有magic”、“未兌現全息、電影現實、動態數字光場等承諾”等唱衰之聲與“運行效果清晰”、“網頁瀏覽器簡單實用”、“電商MR體驗優質”、“戶外呈現效果和諧”等好評之音交錯。但時至今日,Magic Leap One所得到的基本共識是,這家標籤爲MR的公司首先做出了一款AR眼鏡,表現雖然沒有它所宣稱的“使用了光場再現技術,將數字圖像與現實混合在一起,AR效果非常逼真”那麼好,但其實也沒有特別差,甚至可以說是“目前最好的AR設備”——Magic Leap One在產品技術上取得了一遍校準所有傳感器參數、表面跟蹤技術實現效果優質、光纖掃描技術確保設備體積更小、數字光場技術減弱眩暈感等成績。

在10月召開的首屆開發者大會中,一向諱莫如深的Magic Leap首次向外界全方位展示了自己的產品和理念——與合作伙伴共同發佈了多款體驗尚佳的遊戲和應用,還在醫療、零售、創作等領域推出了多個範例作品,更引人注目的是,借大會契機,Magic Leap展示了其終極願景——構建“由多重數字影像與真實世界系統組成的世界——Magicverse”,似乎又博回了一些好感。

融資奇蹟

Magic Leap的每一個舉動都會引來熱評,當然,更多的是質疑和戲謔。發佈初代產品、召開首次開發者大會,自不必說,就連公開一個專利,也可能招來差評。比如,2017年9月Magic Leap公開了一項於2015年申請的“虛擬現實眼鏡”專利,由於它本身定位爲MR公司,且過去一直宣稱將首先在AR眼鏡方面取得突破,公開VR眼鏡專利被解讀爲“在既定方向上的研究進展不大”,或是“迫於資本壓力需要對研究進展有所交代”。

究竟是什麼原因使Magic Leap自帶“熱搜”體質?除了身處一個本來就有熱度的行業,自然還與它的吸金能力分不開。

表1 Magic Leap 融資信息

資料來源:鯨準,華夏幸福產業研究院整理

在不到四年半的時間裏,Magic Leap明確的融資總額就已接近23.5億美元,還有兩次未披露數字的融資。根據Digi-Capital發佈的數據,2017年,以XR爲主業的科技公司共計獲得約30億美元的投資,且這一數字比2016年有顯著增長,僅2017年,Magic Leap就獲得了5.02億美元融資,達到了全球總融資的1/6,在2016年,佔全球融資比例甚至高於26.4%。

而通常情況下,我們看到XR企業的融資都是這樣的“畫風”——

−      VR內容工作室Here Be Dragons完成1000萬美元A輪融資;

−      VR音樂應用MelodyVR提供商EVR Holdings獲數百萬英鎊投資;

−      AR智能硬件玩具與遊戲研發商Geekplay完成300萬美元天使輪融資;

−      丹麥VR教育創企Labster A輪融資1千萬美元;

−      VR遊戲公司Fast Travel Games獲210萬美元A輪融資;

−      沉浸式全景攝像機研發商C360完成350萬美元A輪融資;

−      AR技術+學科教育解決方案提供商非凡部落獲500萬元天使輪融資;

−      AR光學模組供應商北京耐德佳獲數千萬Pre-A輪融資;

−      AR基礎設施服務平臺“視+AR”獲近億元A+輪融資;

−      AR教育+機器人公司慧昱科技完成3550萬元Pre-A輪融資。

獲B輪及以後融資者鮮見,獲千萬美元級融資者鮮見,對比之下,創造融資奇蹟的Magic Leap一直處於輿論中心,甚至一舉一動都受到詬病,就不足爲奇了。

接下來的一個問題是,Magic Leap值得20億美元的耐心澆灌和數十家頂級投資機構、商業巨頭的青睞嗎?

技術資產

首先來看一看Magic Leap在2017-2018年公開的幾項研究成果和專利申請。

−      2017年8月,發佈了兩項研究成果,一是用AI估算房間大小、形狀,有助於室內導航、場景重建的“RoomNet”;二是“創新機器視覺技術SLAM”技術的相關成果;

−      2017年8月,獲得“一種能夠結合透視圖像路徑與虛擬圖像路徑的緊湊光學透視式頭顯”專利授權,該技術有助於實現虛擬對象遮擋真實對象;

−      2017年9月,發表論文公開了正在開發可從更多角度吸收光並以最小質量損失進行重定向的新材料,該材料不僅有助於MR頭顯的研發,也可爲全息圖像、隱形斗篷等技術帶來突破;

−      2018年4月,提交了人臉識別、身份驗證和證件鑑定功能的專利申請,該技術能夠基於AR系統建立依靠人臉識別的急速身份驗證工具,可應用於快速安檢。

上述技術成果既涵蓋空間測量、即時定位與地圖構建的軟件技術,與Magicverse實現所需的核心技術——空間計算相匹配,同時也涵蓋研發MR頭顯的硬件技術與快速身份驗證的熱點應用。

藉助專業專利分析工具,可以發現Magic Leap技術資產的更多“祕密”。

產新君在專利分析庫中進行搜索,刪除失效、轉讓的專利,合併在不同國家、地區以及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的專利申請號,得到了Magic Leap在2011-2018年期間申請的1103項專利文件(包含審中、PCT-有效期內和有效期滿的專利),大部分是發明專利申請(相對較多)和發明專利授權(相對較少),其餘非常少量的是獲得授權的實用新型專利和外觀設計專利。

圖1 2011-2018年Magic Leap專利申請數

數據來源:incoPat專利數據庫,華夏幸福產業研究院整理

按照相同篩選準則,VR翹楚Oculus的專利申請篩出數量爲719件,從數量上看,Magic Leap的專利儲備並不遜色,甚至更勝一籌。

從構成看,Magic Leap的專利技術主要分佈於10個IPC(國際專利分類)小類,以“G部—物理”中的“G02光學、G03攝影術及全息攝影術(非光波)、G06計算推算及計數、 G09 顯示”爲重點,其中,歸屬於G02B光學元件/系統/儀器、G06T圖像數據處理、G06F電數字數據處理、H04N圖像通信四個小類的專利佔比合計超過75%。

表2 Magic Leap專利技術構成

資料來源:incoPat專利數據庫,華夏幸福產業研究院整理

按IPC小類分類聚類,Magic Leap專利可聚類爲偏振分束器、區域分辨率、頭戴、擴增現實、虛擬現實五大主題。

圖2 Magic Leap專利聚類矩陣

數據來源:incoPat專利數據庫,華夏幸福產業研究院整理

圖3 Magic Leap專利聚類地圖

資料來源:incoPat專利數據庫,華夏幸福產業研究院整理

在Magic Leap One的完整光學組件中,偏振分束器是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此外還包括波導入射光柵、LED光準直透鏡、LCOS微顯示器、補償板和三種顏色的LED;區域分辨率是指視場角內的顯示分辨率和圖像分辨率;在產新君此前的文章《產業觀察|從“時間被重新定義”漫談XR應用變遷》中提到過,“XR是VR/AR/MR概念的總稱”,XR即拓展現實,亦可稱爲以上聚類分析得到的主題之一——擴增現實,從聚類地圖可見,MagicLeap虛擬現實主題的相關專利與擴增現實也有較大的關聯。

從聚類分析可知,Magic Leap已儲備了大量大視場光場和光學技術、計算機視覺技術,它們是XR最核心的關鍵技術,尤其是Magic Leap已擁有的“某種光纖投影技術”可以模擬自然情況下光如何進入人眼,能夠幫助用戶自然聚焦近處和遠處物體,還可以消除虛擬顯示裏常見的紗窗效應。

此外,聚類中的頭戴則揭示了Magic Leap在輸出整機硬件方面的技術儲備,主要體現爲頭戴設備符合人體工學和在設計上更加緊湊。

進一步,我們還可從聚類餅圖中獲得五大主題下的25個細分主題。

圖4 Magic Leap專利聚類餅圖

資料來源:incoPat專利數據庫,華夏幸福產業研究院整理

同時,從3D沙盤分組可發現Magic Leap的高價值專利主要集中於頭戴式(硬件的設計思路和架構)、平面波導/波導/doe(光學)、虛擬世界/計算機網絡(數字內容、軟件及網絡)三大主題。

圖5 Magic Leap高價值專利分佈

數據來源:incoPat專利數據庫,華夏幸福產業研究院整理,其中分組1到分組8分別代表IPC小類中的G02B、G06T、G06F、H04N、A61B、G06K、G09G、G02F。

前述聚類分析已體現了頭戴、光學專利的高價值性,它們也是Magic Leap的主攻方向。計算機網絡的高價值專利方面,Magic Leap的一項“大型同步遠程數字存在技術”專利是較有代表性的高價值專利之一——“大空間、多人、遠程、同步”正是XR在空間延展方面的努力方向。

未完待續

Magic Leap刻意保持神祕又不乏媒體熱度,這一方面是因爲管理團隊深諳如何吊觀衆的胃口——Magic Leap的CEO非常喜歡用暗示性的預告去引起猜測,另一方面,更多的原因是Magic Leap所從事的確實是一項異常艱難的事業。主客觀因素疊加,使他們在低調做事與高調曝光之間,實現了一種微妙的平衡。

但這並不意味着Magic Leap就真的是衆人評價的那種“靠‘特效視頻’圈錢的高手”,相反,複雜的光場技術轉化成產品,需要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僅芯片技術就需要集成光場處理芯片、位置追蹤芯片、顯示驅動芯片等十餘種,因此,Magic Leap醞釀六年多才推出第一款產品是比較合理的。當然,Magic Leap也並不會因爲衆口鑠金而積毀銷骨。

儘管我們無法逐一去評估那些在審中專利的價值,但誰也不能否認,Magic Leap是MR這條已成人類共同願景賽道上的先行者,雖然未必是顛覆者,但它一定會是一家非常有前途的公司。

親自孵化團隊或是大手筆入股,巨頭們已經紛紛下場。2018年,Magic Leap在初代產品正式出貨前後的一系列舉動,顯示了它爲加固技術邊界而籌謀大局的決心。產新君在這其中,看到了“生態”二字——

−      1月18日,透露其專爲空間計算設計的操作系統將命名爲“LuminOS”(該系統在首屆開發者大會如約登場);

−      3月20日,上線AR眼鏡開發者門戶和SDK;

−      7月12日,宣佈與 AT&T合作推進用戶體驗 5G 集成;

−      9月12日,成立瑞士洛桑團隊專注於光學和光電子研究;

−      10月9日,宣佈允許競爭對手的硬件使用Magic Leap的內容,鼓勵開發者將爲其他平臺開發的內容帶入Magic Leap One;

−      10月10日,確認未來用戶不購買Magic Leap的設備也能體驗Magicverse;

−      10月23日,暗示2019年將發佈Magic Leap 2。

如果認同“MR會超越VR、AR成爲下一代計算平臺的核心”這一觀點,產新君相信,Magic Leap的故事纔剛剛開始……

參考文獻:

incoPat專利數據庫:奇躍公司、MAGIC LEAP INC.爲申請人的專利文件。

網易科技:起底Magic Leap:數字光場下的黑科技,做MR獨角獸。

極客公園:Magic Leap 第八年:遲到的產品、早來的開發者大會,和現實之上的未來虛幻世界。

映維網:Magic Leap  One被拆解,完整光學元件、工作原理曝光。

【文章爲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87870立場】

【本文由 華夏幸福產業研究院 授權 87870 發表。轉載此文章須經作者同意,並須註明來源及鏈接,否則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猜你喜歡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