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日來,萬山區黃道鄉丹陽村田間地頭十分熱鬧,村民們開始了新一輪冬種。

在丹陽村的大棚蔬菜基地裏,工人們正忙着平地、翻犁、起壟、澆水,忙得熱火朝天。

採訪中筆者瞭解到,去年,黃道鄉丹陽村集中流轉土地,建起了標準化蔬菜大棚,統一規劃種植高效經濟作物,並充分將技術、土地和勞動力閒置利用起來,讓羣衆四季都有活幹、有收入。今年,村裏因地制宜,選定了西蘭花作爲冬種作物。

“這個大棚剛好在種西蘭花,主要爲明年春天做打算,填補一下明年春天沒蔬菜的空白。”萬山黃道鄉科技副鄉長九豐農業技術員李雲渠說。

產業的發展讓村民從土地流轉、務工、分紅等方式中獲得了固定收益,大家參與的積極性也愈發高漲起來。

“西蘭花到收成的時候,每畝地產值能達1萬餘元,能帶動更多老百姓增收致富。” 李雲渠告訴筆者。

近年來,萬山區黃道鄉依託當地資源優勢和九豐農業技術支持,積極培育和壯大特色優勢產業,現已建成高標準九豐大棚蔬菜基地5個,總佔地800畝。同時,黃道鄉加大產業規劃佈局,發展食用菌、油茶、精品水果等產業,實現了扶貧產業全覆蓋,全鄉10個村930餘戶3160餘人已領取分紅資金近120萬元,有效確保了羣衆四季有產出,季季能增收。(廖雨宏)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