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河北省滄州市政工程公司在這一時期也敏銳地洞察到了行業新趨勢,自二十世紀末就開始了道路冷再生基層材料的研究與試驗,也成爲了首批引入維特根就地冷再生技術的企業之一。21世紀初,滄州市政應用 WR 2500 S 進行水泥就地冷再生施工的場景。

經過70多年的發展, 中國道路交通領域有了翻天覆地的發展。中國已經成爲交通大國,並正在堅定地向交通強國邁進。在此期間,維特根集團作爲全球築養路技術領域的領軍企業,紮根中國30餘載,與中國的道路建設者們攜手並肩,爲中國築路行業技術發展帶來了積極的影響。

有着60多年曆史的滄州市市政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正是道路建設者中的代表企業之一,從1957年成立時的市政施工隊發展爲擁有300多臺套施工機械的大型區域重點施工企業。滄州市政和維特根一起見證了中國築路行業的發展變遷。

近日小維就採訪了這家企業。感謝滄州市政提供了許多珍貴的老照片,可以讓維粉們一睹中國築路行業的今昔變化,以及瞭解行業內資深企業關於疫情對行業影響的看法。

追往昔 人力及簡陋機械奠基中國築路業

滾木、木耙、鐵鍬、拖拉機加簡易攪拌車,以人工爲主、簡陋機械爲輔,就是當時滄州市政築路的主要方式,這也是當時國內道路建設狀態的縮影。在這樣艱苦的條件下,老一輩築路人克服困難,儘管全力打拼,然而受限於落後的築路技術,效率低下,國家的道路建設發展緩慢。

1953-1983年期間滄州市政(滄州市市政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前身)修築道路的場景

引入機械化 築路加速度

直到80年代初改革開放,中國與世界開始接軌。1982年維特根首臺銑刨機 SF 500 C 引入中國,代表着當時世界先進水平的維特根銑刨技術,福格勒攤鋪技術開始在中國築養路行業推廣,並對築養路施工方式帶來深遠的影響。從1984年開始,滄州市政緊跟變革的大潮,也逐步引入機械設備,提升施工效率,從此進入了發展快車道。

1990年初使用機械設備進行道路施工的場景

2014年,滄州市市政工程公司採用福格勒攤鋪機、悍馬壓路機機械化施工場景

與時俱進 道路冷再生助推低碳環保

上世紀末,隨着已建公路里程不斷增加。交通路網的建設也從“以建爲主”進入了“建養並重”的階段,整個社會在經歷了“粗放型增長”後,更強調“集約型增長”。在道路建設領域如何實現節約經濟、綠色環保成爲了關注的焦點。

1998年,維特根率先將就地冷再生的最新技術成果應用到了中國,先以水泥作爲粘結劑進行就地冷再生作業,形成水泥穩定碎石結構層。這一新技術可以全部回收利用舊的鋪層材料,減少道路維修或改造時舊鋪層材料的挖起運輸、廢置和新材料的購置,降低成本且低碳環保。此後,維特根又研發出了泡沫瀝青噴灑系統,使得維特根的冷再生設備可以智能高效地應用於以多種粘結劑爲主導的瀝青道路冷再生技術。

21世紀初,滄州市政應用 WR 2500 S 進行水泥就地冷再生施工的場景

河北省滄州市政工程公司在這一時期也敏銳地洞察到了行業新趨勢,自二十世紀末就開始了道路冷再生基層材料的研究與試驗,也成爲了首批引入維特根就地冷再生技術的企業之一。自2005年首次購入維特根就地冷再生機 WR 2500 S 後,滄州市政爲此專門成立了道路冷再生分公司進行冷再生新工藝的研究和推廣。

河間東良路等多個WR 2500 S道路冷再生項目

由於維特根冷再生技術環保經濟,施工高效的特點,具有良好的應用前景。到2014年,滄州市政道路冷再生分公司已擁有以維特根大型設備爲主的機械化養護施工車隊,包括 2臺 W 2000 銑刨機,2臺 WR 2500 S 就地冷再生機,2 臺 KMA 220 廠拌冷再生設備等在內的多臺設備;對石灰土類基層就地冷再生、半剛性基層就地冷再生、瀝青面層就地冷再生以及泡沫瀝青柔性基層的就地與廠拌冷再生進行了大面積的實踐。每年每臺冷再生設備的作業量基本上都在 30-40 萬平方米。

WR 2500 S 泡沫瀝青就地冷再生施工

黑龍江梅河口等地 KMA 220 廠拌冷再生

作爲築養路領域技術領先的設備供應商,維特根中國始終致力於通過設備與技術的創新推動行業發展,幫助客戶提升施工品質和施工效率。而滄州市政和維特根作爲長期合作伙伴,也有着同樣的理念,又首批引入了維特根新一代 WR 250 冷再生機,以及維特根新一代 W 215 銑刨機、以及福格勒攤鋪機、悍馬壓路機等新機型,在提升施工效率和品質方面不遺餘力。

最新一代維特根輪式就地冷再生 WR 250進行道路維修施工

被問到爲何如此青睞維特根,滄州市市政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曹軍想直言道“維特根設備效率高,質量好,自動化程度高,而且售後服務好。更重要的是,採用維特根設備進行施工,我們的用戶都認可!”

由於施工贏得的良好口碑,滄州市政的大中修道路項目應用已經逐漸拓展到了東北、浙江、江西、陝西、山西等地的高速公路及國省幹線,地方道路。公司嚴格控制項目質量,承建的 “滄州市經二街道路工程”等多個項目榮獲國家級市政金盃示範工程獎,歷年來承建的大型工程有五十餘項被評爲省優工程,被河北省質量技術監督局確認爲“標準化良好行爲 AAAA 級企業”。

在企業規模方面,滄州市政已發展爲有員工1000餘人,其中各類專業技術人員700餘人,擁有大型設備300餘臺(套),年施工能力可達30億元的集團化運營公司。

滄州市政的機械化施工車隊

克服疫情短期影響 信心迎接長期向好

今年,受累於新冠肺炎疫情,對施工項目的開展造成了比較大的影響,一些應該上馬的工程也延遲了。隨着國內疫情的緩解,滄州市政從19年接轉的工程現在已經陸續復工了,在做好防疫的前提下也逐漸進入了正常的施工狀態。但新開工的工程現在還比較少,對於一些手續的辦理也因疫情的影響降低了效率。公司內部爲了提升工作效率,避免人員的聚集,創新了很多工作方式方法,如一切大範圍的會議能取消取消,必須的則採用網上視頻會議的方式進行。日常的辦公基本上全部實現了網上的傳輸與溝通,減少了人與人的直接接觸,嚴格落實了防疫的要求。

在談到疫情影響時,曹總表示:“疫情對道路建設肯定會有一定的影響,但疫後的反彈也會很明顯,整個國家儘管對於基建的投資總體放緩,但道路養護的市場只會越來越大。這不僅是越來越多已做工程進入養護階段的現實要求,也是社會高質量發展的要求。人們對於出行路況的要求隨着對美好生活要求的提升而越來越高,這種社會的帶動將產生巨大的能量。”作爲一家已經經歷60多年行業風雨發展歷程的企業,滄州市政對道路行業的未來依然充滿信心。

滄州市政60年的發展歷程是中國諸多築路企業發展的代表,更是時代背景下,中國交通發展的一個縮影。疫情對行業的影響只是暫時的,道路交通建設的巨大項目需求依然還在,僅僅是被短期延遲。交通強國是中華強國之路的堅強支撐,隨着疫情的緩解和復工的進行,中國道路建設的長期向好趨勢仍然勢不可擋。

未來,維特根集團還將致力於研發和推廣更加智能環保的設備和技術,與中國的道路建設者們一起攜手並肩,鋪築綠色高效經濟的交通強國之路。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