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夜航

新榜全國公衆號總排名最高第7

新榜全國公衆號總排名11月第12

編者按:在許多人的印象中,乳腺癌往往發生在成年女性中,3歲小女孩似乎與 " 乳腺癌 " 完全沾不上邊。12月3日,記者從江蘇省人民醫院獲悉,一名來自山東的3歲小女孩被確診爲乳腺癌,經省人民醫院專家團隊的及時診治,效果良好,已於3日痊癒出院。

全文共2137字,閱讀大約需要5分30秒

△手術開始前,護士鼓勵小患者

換衣服時發現 " 小紅點 "

四處奔波只爲確診

日前,在江蘇省人民醫院病房裏,記者見到了來自山東的3歲小女孩妍妍(化名)。來自山東的妍妍媽媽回憶:

今年 3 月,在一次給女兒換衣服洗澡的時候,她發現女兒的背心上沾着一點點紅色的東西,摸上去粘粘的,但因爲紅色分泌物只有一點點,她也沒有太往心裏去。但隨之接下來的幾周內,這樣的 " 小紅點 " 頻繁出現,而更令她緊張的是,女兒妍妍的左胸裏面似乎長了什麼東西,用手摸上去小小軟軟的,還能輕微移動。這下媽媽慌了神,趕忙帶着妍妍到醫院做檢查。

" 醫生當時只覺得像是性早熟,建議我們家長別給孩子再加營養了 ",但據妍妍媽媽回憶,自己平時幾乎從來沒有給妍妍用過什麼補品。

病情一天沒有確診,妍妍媽媽就不能安得下心來,寢食難安的她開始了四處求醫的漫漫路程,直到她拖着疲憊的身形出現在江蘇省人民醫院門診大廳,並找到了唐金海教授。

唐金海教授拿着幾家醫院分別出具的檢查報告時,心情感到非常沉重。" 這麼小的孩子,難道這個包塊就是腫瘤嗎?" 作爲資深乳腺外科專家的唐金海教授陷入了沉思之中。

△術前醫生探望小患者

半世紀以來全球第三例

診斷結果震驚所有人

記者獲悉,妍妍來院後即接受了全面檢查。檢查結果很快出來了,妍妍左乳內的包塊較上次檢查有明顯增大,並且在左側腋下也發現了一個約綠豆大小的淋巴結,情況不妙!

唐金海教授團隊迅速爲妍妍進行了進一步檢查,通過基因檢測等方法進行精準病理診斷,妍妍患上了一種罕見的乳腺腫瘤——分泌性乳腺癌,這類病例3歲患者在全世界僅見到兩例報道。極爲罕見,3歲的妍妍是目前年齡最小的患者。

病理學部張智弘教授表示,這種類型乳腺癌的發病原因尚沒有定論,可能與基因易位有密切的關係。這種基因易位可導致功能性氨酸激酶的產生,進而導致細胞的轉化,可能是分泌性癌的原發性遺傳性病變。

△唐金海教授與病理學部張智泓教授商討

多學科團隊反覆討論

國際專家遠程助陣

記者瞭解到,由於這類乳腺癌非常罕見,沒有先例可以參考,且考慮到妍妍乳腺腺體尚未發育,現在的治療方案對她將來的身心發育都將產生影響,唐金海教授團隊立即聯合病理學部主任張智弘教授、神經內分泌腫瘤專家湯琪雲教授等,還第一時間通過遠程診療平臺聯繫到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附屬的醫院專家開展在線國際多學科病例討論與視頻會議。

在綜合多學科團隊及國內外專家意見的基礎上,唐金海教授擬定了保留乳腺的手術治療方案,以保證妍妍的乳腺正常發育,並在成長中擁有健康的心理。手術由唐金海教授親自主刀。術中,爲了儘量不“牽涉”乳腺腺體,手術醫生和病理科醫生“聯合作戰”,成功做到在完全切除腫瘤的基礎上保留下乳腺腺體。

△手術中團隊密切配合

醫院將長期隨訪

關注患兒成長

3 歲的小朋友,平時連打針、掛水都會嚇哭,做手術會不會害怕?

江蘇省人民醫院社工團隊全程參與了妍妍的治療,除術前心理輔導、術前陪伴、術後隨訪與心裏支持外,社工人員還擬定了階段性的工作計劃,並將長期隨訪、關注小妍妍。

△社工團隊術前輔導孩子心理

手術前,記者在病房裏見到妍妍時,她穿着醫院特地爲她準備的小病號服,學着醫生、護士的樣子,有模有樣地在給她的玩具娃娃聽診、掛水。對於“手術”這個詞,她並不瞭解,醫生跟她說,會帶她去變個魔術,變完魔術,她就可以不用住院了。

整個治療最關鍵的就是手術。手術檯上,唐金海教授團隊仔細擴大切除腫塊,病理標本一塊塊地取出,最終,妍妍的腫瘤被成功切除的同時保住了乳腺。

緊接着,腋窩前哨淋巴結尋找開始了。唐金海教授介紹,前哨淋巴結就如同站崗的“哨兵”,常是原發腫瘤發生淋巴結轉移的第一站,只有在手術中尋找到前哨淋巴結進行切除並送活檢,才能更好地決定下一步方案:如果結果陽性則要進行擴大範圍的腋窩淋巴結清掃;陰性就可以結束手術,無需更大創傷。由於妍妍年齡小、切口小,幾乎連一個小手指都放不下,因此前哨淋巴結的尋找難度很高。

“找到了!”唐教授在腋窩中找到3枚染成藍色的前哨淋巴結,小心切下並送快速病理診斷。“結果陰性!”淋巴結還沒有轉移,可以避免腋窩清掃。由於妍妍年齡太小,儘可能挑選了“小一號”的器械,手術的過程細如繡花,每步操作都小心翼翼。

談癌不必 " 色變 "

早診早治很重要

唐金海教授指出,這位 3 歲小女孩患上乳腺癌很偶然,但也能說明癌症正呈現年輕化趨勢。

他同時又表示,雖然近年來乳腺癌發病率有所升高,但是乳腺癌的死亡率已開始出現下降趨勢,這與新理論新技術的應用、早期診斷、早期治療、規範化及個體化治療的開展密切相關。

唐教授提醒,目前已進入精準化醫療時代,要重視癌症的預防,一旦發現任何端倪就要及時就診,明確癌症的診斷後要積極治療,制定個體化的精準方案,提高癌症患者的生活質量和預後。

小編提醒大家,

密切關注身體健康!

重點推薦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