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人們,在城市待久了

各種各樣的生活壓力便隨之而來

內心偶有一種想要逃離的衝動

只爲一縷明媚的陽光

只爲一陣和煦的春風

你是否也夢想着

尋一處“世外桃源”

走走青石板的小路

在潺緩的河流上駕船搖曳

感受小橋流水的安逸

五一小長假就要來了

不妨來人煙稀少的古村落吧

讓自己留下來、住下來

進而慢下來、靜下來

最後,是身與心一起樂起來

高淳區漆橋古鎮

江蘇 · 南京

漆橋古村落位於南京市高淳區,古村上有一條長500米,近2000年曆史的老街巷。

漆橋老街建築裝飾與發達地區比較雖不那麼精美,但漫步其間,彷彿時代倒流,外地難覓的鐵匠鋪鐵錘聲今卻在街區叮噹迴盪,陳跡蒼桑,步步是景,讓人回味無窮。

深入里弄,不少老式住宅的面牆,仍保留了磚砌對稱氣流通風窗,原住民在這裏棲息生活,和老街、老宅、老巷融爲一體,成爲一道古色古香的風景。

水墨畫一般的古鎮,氤氳在霧氣騰騰的水邊,怎麼拍都是一幅曼妙畫卷。周寧縣浦源村

福建 · 寧德

浦源村,以鯉魚溪聞名於世。距周寧縣城西5公里,三山環抱,一水彎行,800多年前,鄭氏祖先從河南遷徙至此,發現了這一方風水寶地,遂沿山溪兩旁建村而居,取水爲飲。爲保溪水潔淨,防敵人投毒,先人們在溪中投放鯉魚,此後設立村規民約,立誓愛魚護魚,從此形成獨特的“鯉魚文化”傳統,至今800多年,從未改變。

浦源村“護魚、敬魚、愛魚”的鯉魚文化充分展示了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共同發展的美好意境。澄碧一泓的鯉魚溪、紅牆青瓦的明清水鄉建築、八卦佈局的古村落都充分體現了當地羣衆千百年來的智慧。水車鎮茶山村

廣東 · 梅州

茶山村源於明代初期,逐漸興盛,清末達到鼎盛期,村中現存34座傳統民居,其中紹德堂爲明代建築,有五百多年曆史,村中有三百多年曆史建築三座(萼輝樓、創毅公祠、伯榮樓),二百年以上歷史建築五座(暢雲樓、德崇樓、司馬第、培元樓、承慶樓),其餘大部分歷史建築均在百年以上。被譽爲“客家民居第一村”。

茶山村沉澱着濃厚的書香文化,人物出類拔萃。走出了嘉應州首富黃雲輝、旅印度尼西亞富商黃康華等經商之才,以及全國婦聯原副主席黃甘英等重要歷史人物。東園鎮埭美古村

福建 · 龍海

埭美古村位於九龍江南溪河畔、瀋海高速公路漳州港出口兩公里處,環抱於雞籠山、大帽山、峨山之中。古村四面繞水,古榕遍地。是龍海市現存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民居建築羣,素有“閩南第一村”的美譽。並分別被評定爲國家級第六批中國歷史文化名村和第三批中國傳統村落。

埭美古村是龍海市現存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民居建築羣,四周環水,“埭美水上古民居”主要有三個特點:第一個特點是歷史悠久,它是在明朝景泰年間,到現在已經有560年的歷史了;第二個特點是它規模比較大,總的有276座;第三個特點是其排列整齊劃一,新舊有序排列,硬山式燕尾脊建築風格,是我們閩南地區的建築風格代表之一,素有“閩南第一村”的美譽。西麗鎮麻磡村

廣東 · 深圳

麻磡古村是深圳10大客家古村落之一,位於深圳市南山區東北端,羊台山西南面的山腳下,東至王京坑村,西到白芒村,南達米長坑、西麗水庫,北接石巖街道,村子佔地面積近4000平方米。

麻磡村有近4000平方米的老瓦房羣,一直延續下來的古民居300多間,這些古民居普遍建於明末清初,已有近400年曆史。三門縣東屏古村

浙江 · 台州

江南古村落有很多,有些讓人驚喜,有些讓人失望,東屏古村絕對是給我們驚喜的一個。古村大多數是明清時期建成的道地,形成一個建築羣,保存或者修繕得非常完整,村落整齊而安靜。

“山深人不覺,共居圖畫裏”,不愧是被譽爲“中國畫裏的村莊”,千百年過去了,村莊依舊是那樣的悠閒與恬靜,保持着與世隔絕般的純樸,心瞬間就靜下來了。東屏很寂寞,深藏深山600年。

如果你內心

還留有一抹古村情懷

總在生活疲憊、工作煩躁的時候

縈繞在心頭,揮之不去

不如就趁着五一假期

去尋覓夢中的古村落吧

忘卻都市的忙碌和煩惱

重獲難得的安寧與從容

(圖文來源 | 網絡)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