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书·卷八十一》有记载:“开皇二十年,倭王姓阿每,遣使诣阙。上令所司访其风俗。使者言倭王以天为兄,以日为弟,……无城郭。”“开皇”为隋文帝杨坚年号,“倭”即日本旧称。

这里说的是开皇二十年,日本姓阿每的皇帝派遣使臣去面见隋文帝杨坚,隋文帝则按照礼节派使臣去日本访问当地风俗。访问完后,使臣回来禀报说,日本皇帝把上天当做兄长,把太阳当做弟弟,并且没有修筑内外城墙。《康熙字典》记载:“内曰城,外曰郭。”

由此可见,到了公元600年的时候,虽然日本已经从百济那里求得佛经学习了文字,并且从北魏时期就开始和中国“相通”,但日本古都城却始终没有修筑城墙。究其缘由,主要是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地理原因,一是宗教信仰。

一:“大海之中依山岛而居”——日本

1.天然少外敌的古日本。

古代造船能力不发达,作为四面环海的日本自然而然不像中原上的中国一样,需要整日防范各种外敌侵扰。因此,对于他们来说,人力灾祸远远不如天灾可怕,与其花费大量人力物力建筑城墙,不如多留些时间精力去出海捕食增强体力,让自己在天灾来的时候能跑得更快。

日本自古火山、地震等各种自然灾害频发,《日本史概说》有言,“主要的山系有,沿列岛中心线走向的北弯、南弯的两个山系和与之平行的火山脉,以及在本州岛中部与其相交的富士火山山脉。……水位因地区和季节变化很大,因此,缺少舟楫之利,经常有洪水为患。”

这里能看出,日本因为特殊的地形原因,经常需要面对各种各样的自然灾害,即使建筑了城墙,以当时的建造技术,也会在频繁的地震下被震塌,从而压死更多人。

不仅如此,当洪水爆发时,人们都慌忙跑向最近的高地,而一旦建筑城墙,则无论居住在哪里都需要先跑到城门,这一跑一找的时间,人就已经淹死大半了。

2.不建城墙以散湿潮。

《日本史概说》有记载:“冬天的季风,从十一月到三月初最强,带有大量水蒸气。夏天的季节风从四月中旬吹到八月末九月初,风中也含有大量水蒸气。”

日本四面临海,水汽本来就丰厚,再加上基本从年头吹到年尾的季风带来的大量水汽,其潮湿程度可想而知,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再在四周建起又高又厚的土城墙,城内必然闷湿至极,让人无法接受。

因此,不建城墙,让自然海风带走过剩水汽是最好的选择。

二:“太阳升起之地”——日本

1.敬佛且尤信巫觋的古日本。

《隋书》记载:“敬佛法,于百济求得佛经,始有文字。知卜筮,尤信巫觋。”《说文》有言:“觋,斋肃事神明也。在男曰觋,在女曰巫。”从这里能看出,日本第一次接触到的文字就是从百济那里求来的佛经,不仅如此,当地人们还非常迷信,特别相信那些能举行祭祀仪式侍奉神明的巫人。

《隋书》曾记载,说在汉桓帝到汉灵帝之间,古日本国国内大乱,当时有个叫做卑弥呼的女子,能够以鬼魅手段迷惑众人,于是大家都拥立她来当王。

“鬼魅手段”是编纂《隋书》的人的说法,事实上,如果根据时间线寻找,在《新唐书》的记载中,这位“鬼道惑众”的女王其实是开化天皇的曾孙女“神功天皇。”而在日本历史中,天皇多与佛教神佛有关,如仲哀天皇被说是镇国香椎大神,应神天皇又被称为是八蕃菩萨。

佛教最讲究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作为自古敬佛信神的日本,自然不可能去专门建造一堵高高的城墙来阻挡四周自然。

2.崇尚自然。

《隋书》写道:“其国书曰:“日出处天子至书日没处天子无恙。”帝览之不悦。”这里是说当时的日本大王派了数十人来隋朝学习佛法,大王在僧人们带去的国书上写着,“太阳升起地方的天子写信给太阳落下地方的天子,向他问好。”

隋炀帝一看就不开心了。日本王居然说隋炀帝是“日落”天子,他听了自然不高兴。不过从这里就能看出日本对于太阳这一类自然事物的向往。

《新唐书》是第一本用“日本”这个名字的正史,据其文字记载,当时日本粗略的了解汉字后,对于“倭”这个字眼非常厌恶,因此立即根据“近日所出”的说法将自己国家的名字改为日本。从这件事也能看出日本人确实相信他们与太阳这些自然之物有某种神秘的联系。

三:为何日本古都城无“城墙”?

1.古代缺乏有效的海上进攻手段。

在没有合适的海上作战工具时,四面环海的日本基本上遇不到外来敌对势力的侵扰,因此,他们并不需要依靠建筑城墙来提高安全感。

《日本史概说》有言:“由于过去地壳变动十分剧烈,结果使日本的地形极为复杂。这种多山、狭窄的地形给日本的文化与历史带来了很大影响。历史上屡屡出现地方政权,大概也是由于这种地形零散的缘故。”

日本多山地的地形使得他无法像地处大平原地带的唐朝一样建立四方的都城,事实上,日本后来的都城平安京、平城京,正是仿照唐朝的长安城所建筑。

然而与唐都城不相同的是,日本出于地形原因大大增加了都城内的各向道路,且并未像唐都一样设置众多土墙,只在都城最外侧的北面象征性地筑了一面墙。

对于不需要过多考虑外敌威胁的古日本统治者,他们首先想到的是加大岛上各地之间的交融性,他们需要的是依据不同地形修建各种小路,而不是修建过多的城墙阻碍各地人们交流。

2.生存所需。

日本特殊的地形造成了他们必须要时刻做好逃难准备,无论是随时可能喷发的活火山,还是不打一声招呼就塌屋裂土的地震,亦或是随着季节变化而出现的各种洪流,对于古代的人们来说都是巨大且无法防范的灾难。

因此,为了方便快速逃跑,日本自然不会选择在周围建造城墙来将大家的逃跑路线全部堵死。

《晋书》中有关于日本地理的详细记载,说日本位于东南方的大海当中,据海岛成国,岛上土地多为地质坚硬的山地,且树林分布广泛,因为缺乏用来广泛种植农作物的田地,所以岛上人们纷纷出海捕猎,通过海物来填饱肚子。

据记载,为了“厌水禽”,日本的男性全部都要“黥面文身”。虽然后来他们通过与唐朝先进文明地接触了解到刻字纹身并不能威吓海物,但从“男子无大小”全都要“黥面文身”就能看出日本对于出海一事的依赖程度,以及当地匮乏的其他食物资源。

所以,作为一个靠海吃海的国度,如果在国都四周建上高高城墙,那不仅不方便统治者视察出海情况,更加不方便为了生存需要经常下海捕捞的百姓。

3. 对于自然事物的亲近与敬畏。

日本对于文字的初始印象来源于从百济那里得来的佛经。《宋史》中有记载,说在雍熙元年,日本的国僧大然和他的五六个徒弟穿越大海来到中原。当时人们问他们日本的情况如何,因为语言不通,他们只能用文字表示,国僧写道“国中有五经书及佛经、白居易集七十卷,并得自中国。”

这个时候已经到了宋太宗时期,但日本国中的主要书籍仍然是佛经,不仅如此,从隋至宋,日本派遣来的使臣都是僧人,且派遣的主要原因都是想向中国求取佛经,由此可见他们受佛教影响之深远。

在佛教的思想沐浴下,日本人将太阳、山、海等自然事物都进行了“神”化,认为许多的自然景象和自然事物都是天神,需要常怀敬畏之心对待。对于那些能主宰他们命运的神灵,统治者们亲近都来不及,又怎么可能用高墙来将其阻隔。

四:总结

日本古都没有城墙的主要原因是日本四面环海的特殊地理位置和他们历史悠久的宗教信仰。

天然的地理位置使得他们比起防范外敌来说,更需要的是时刻警惕频仍天灾,而无论是地震还是山洪,城墙都是阻挠他们逃生的障碍物,不利于百姓生存。

同时,潮湿的海风和含有大量水汽的季风一年四季都在这块海岛上徘徊,如果再在四周建上高高土墙,不仅水汽无法排出,等到了夏日,城中会更加酷暑难当,因此统治者即使在接受了唐朝的先进文化建造新型都城后,依旧没有在都城外侧建立城墙。

日本是在佛经传入后才认识到文字,可以说,佛教的思想体系对于日本影响深远,在自然灾害频发的情况下,深受佛教神学熏陶的日本人自然而然地对那些无法对抗的自然力量产生敬畏心理,并将其当做天神来崇拜。

在这种情况下,统治者没有选择建造又高又厚的城墙,因为这样既是对神明的不尊重,也阻碍了他与神明的紧密联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