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中國打造這個系統 確保國際軍事比賽公平公正掃描到手機

打開微信,點擊右上角"+",

使用"掃一掃"即可將網頁發送給朋友或分享到朋友圈。

7月30日,參賽步戰車高速通過障礙。新華社記者 李剛 攝

新華社烏魯木齊8月6日電題:智能裁評系統實現比賽結果準確公平公正——“國際軍事比賽-2018”庫爾勒賽區見聞

劉濟美、劉毅、伍志剛

參賽辦賽裁評水平是“國際軍事比賽”能否在中國成功舉辦的重要保證之一。5日,在“蘇沃洛夫突擊”項目接力賽後1小時,項目裁判委員會就確認了最終的比賽成績。

“晴空”項目裁判委員會裁判謝爾久克·伊萬·伊萬諾維奇上校在“晴空”項目的多能賽階段結束後說,去年,我們在比賽結束後用了5個小時來確認比賽結果,而今年的比賽結果確認得非常快,中國用高科技打造了一個非常棒的智能裁評系統。

爲了確保“國際軍事比賽”公平公正,庫爾勒賽區研發了包含車輛過障感應系統、邊裁現場裁決系統、靶標控制評判系統等7個系統在內的一體化綜合裁評保障系統,實現了邊裁現場裁決、成績自動生成、信息實時顯示,確保了依規依紀執裁、細緻精準評判。

記者在“安全路線”項目裁評室看到,項目裁判長黃桃益宣佈比賽開始的同時,賽場上122名邊裁的手持終端同步聯動,通過邊裁現場裁決系統、紅外感應計時系統、定位測速傳感系統將參賽隊上千組比賽數據上傳至智能裁評系統,是否命中靶標、是否越過障礙、是否違規行駛等等,這些信息實時顯示在裁評室的大屏幕上。

記者還注意到,另外兩個外軍參賽隊的裁判也可以在自己席位前的監視系統裏實時觀看裁評信息,一旦出現罰時爭議,則可以通過輔助裁決回放系統對比賽畫面進行回放。

在“晴空”項目的技能賽階段現場,委內瑞拉參賽隊駕駛中國92A輪式裝甲運輸車經過設置有183根限位杆的“8字型路”障礙時,地段邊裁舉旗示意犯規。裁判組通過地段邊裁、固定高清攝像頭實時傳輸回來的視頻畫面,快速準確判定對委內瑞拉參賽隊進行罰時。

智能裁評系統裏的計時模塊,起點由人工觸發,終點則由紅外感應終止計時,各參賽隊的比賽用時可以精確到毫秒。罰時模塊則是由邊裁使用手持裁評終端,通過4G網絡將罰時上傳至服務器,後臺系統自動進行加罰時計算,在比賽結束同時各參賽隊成績也一目瞭然。

“證據鏈”是賽場公平的“判官”。“晴空”項目賽場佈置了48個監控攝像頭、30多部手持攝像機,可對比賽進行全流程、全過程監控錄像,達到了可視化、全覆蓋、無死角、無盲區採集“證據鏈”。

防空兵的抗擊過程都是以“秒”爲單位計算的,先進的裁評系統確保了評判結果的準確、公平和公正。在“晴空”項目比賽中,導彈和高射機槍對空中目標射擊效果,由先進的精密彈道測量系統、防空兵觀測系統提供技術支持。每個系統都是雙站聯動,紅外和可見光相結合、近距採集和遠距採集相結合、中波和長波相結合,使空中脫靶量測量精度達到了釐米級。

“晴空”項目裁判長洪江強介紹說:“正是靠着這雙高技術‘眼睛’,使裁評工作用系統說話、用數據說話,保證了比賽裁評數據的精準無誤。”

智能裁評系統也對裁評人員的專業化能力提出了要求——每一名裁評人員都熟悉比賽流程、熟知判罰規定,能熟練運用裁評手持終端和DV攝像機,做到所有判罰都有據可查、有規可依,確保比賽完全公開透明。在裁評人員選拔考覈中,淘汰率達到了15%。

“任何比賽都應有權威、嚴謹的規則,這樣才能吸引各方參與,才具有生命力。”“蘇沃洛夫突擊”項目裁判長徐有澤說,“除了依靠科技手段之外,參賽各方還對裁評細則進行了細緻梳理和充分磋商,形成一致意見。各比賽項目分別設立裁判委員會,在比賽現場進行裁決,委員會成員享有同等表決權。”

陸軍庫爾勒某合同訓練基地司令員蔣富春表示,智能裁評系統在“國際軍事比賽-2018”過程中得到了檢驗,也在基地實戰化訓練中得以應用。它不僅爲指導全軍大型綜合性訓練場地建設發展提供了經驗,也爲部隊從嚴治訓,加強糾治軍事訓練中訓風考風問題,提供了科技手段的支撐與保障。

來源:新華社

【 此內容爲優化閱讀,進入原網站查看全文。 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繫。8610-87869823

】 產品建議與投訴請聯繫:[email protected]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