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喜歡秦始皇的霸氣,有人誇耀秦帝國的壯觀,但在這些輝煌的背後,有太多的鋪墊,從一個邊遠小國到一個霸氣帝國,秦國的發展離不開爲君主打下江山的將領謀士。那麼今天就讓我們走進韓城華池村,講講司馬錯的墓及司馬錯的故事。​

司馬錯墓位於華池村南,秦漢古墓羣南百米處,司馬後裔司馬向賢耕地中。二十世紀五十年代被夷平,墓碑被毀。碑基全部水泥沙石灌漿,碑樓高4米,寬1.54米,厚0.7米端帽仿古春梁形。碑石上部兩面均浮雕二龍戲珠圖案。碑正面雕秦國大將軍司馬錯之墓。上部二龍戲珠中間方格是“社稷名臣”四個大字。碑陰上部二龍戲珠方格是“萬古長青”四個字。均用大隸書刻。碑陰正文與其他用隸書刻。由韓城市著名隸篆書法家路燈先生書寫。碑樓正面有一副對聯,上聯爲:西征巴蜀揮刀斬斷三江水;下聯爲:東取垣軹縱馬奠定一統天;橫額:功業千秋。

司馬錯的一生正如碑樓上對聯所說的一樣令人敬仰,他輔佐秦國三位君主:秦惠文王、秦武王、秦昭襄王。他曾獻計給秦惠文王要求攻打蜀國,後秦國大勝併吞並了蜀國的兵力,秦國變得更加富庶和強大。後又平定蜀國叛亂,讓秦國的政局更加的穩定。秦昭襄王二十一年,司馬錯率軍攻打魏國的河內,秦軍打敗魏軍。秦昭襄王二十七年,司馬錯奉命調動隴西軍隊,從蜀地進攻楚國的黔中郡,秦軍擊敗楚軍,奪取楚國黔中郡。司馬錯伐蜀是秦統一中國之前的一個重大的軍事舉措,在秦史上是不可或缺的。商鞅變法爲秦統一中國奠定了社會、經濟、政治基礎,司馬錯伐蜀則爲秦統一中國打下戰略基礎,二者在某種程度上來講對於歷史都有着重要的意義。

位於華池村的司馬錯墓不僅受到當地人的敬仰,還有很多外地的文人前來祭奠。司馬錯對於秦國的奉獻不僅僅只是幾場戰爭的勝利,更是一個國家未來局勢穩定的後盾保障。司馬錯墓埋葬的不僅是司馬家族的一位長者,還是一個時代的精神榜樣。司馬錯的事蹟爲人們稱讚,一代將領的風采屹立在華池村南。​​​​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