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那么问题来了,公务员、事业单位以及企业单位都缴纳社保,但是他们却要比一般职工的养老金要高很多,到底是什么原因。部分公务员与现在事业单位一样需要缴纳社保,而另一部分还是由国家财政支付养老金。

每年的社保问题都是社会关注的焦点,它的风吹草动直接关系到参保人的利益。现在很多人都想称为公务员、事业单位的职工,至少端着个铁饭碗,不管是待遇上还是生活上都有不错的好处。

在2014年前,在体制内工作是不需缴纳社保的。以前实行的是退休养老金双轨制,就是不同用工性质的人员采取不同的退休养老金制度,但随着双轨制的弊端越发明显,政府机关、事业单位的养老金,比一般职工要高得多。

直到2015年,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医疗和养老保险进入了市场化,就和一般职工缴纳的社保的制度保持一致。部分公务员与现在事业单位一样需要缴纳社保,而另一部分还是由国家财政支付养老金。其中养老保险需要个人负担8%,单位负担12%到20%。

那么问题来了,公务员、事业单位以及企业单位都缴纳社保,但是他们却要比一般职工的养老金要高很多,到底是什么原因?

因为跟缴费基数挂钩,事业单位和民营企业的缴纳社保的基数不一样。大多数民营企业都是以最低基数给员工缴纳社保,而事业单位则是按照个人实际工资作为缴费基数,那自然缴纳的就要比民营企业的职工多。

而且事业单位的养老金不仅仅有社保基金支付,地方财政会给予一部分补贴,或者单位有工资福利。一般职工退休后,只能领取一份钱,事业单位则能领取好多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