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刚需族”,是指“有刚性需求的购房群体”,是楼市购买力最真实的群体,它包括首次置业人群、青年置业人群、婚房助理人群、异地创业人群和保障性住房,其中人数占比最大的是80后。

建行副行长庞秀生却曾指出,现在全国的城市,有数千万套居住房实际上没有用于居住,有的是开发商的存货,有的是个人持有,还有的是企业、事业机关单位都有不少闲置性房子,我们主要着力点是把这些房子动员出来。

杰出企业家曹德旺针对中国的消费能力还指出,在中国有一个庞大的消费市场,但是我们大多数人最大的消费支出可能就是买房子了,除了房子,可能大多数人平常真正消费需求和支出并没有多少。

事实就是这样,据中国人民银行最近发布的《2019年中国城镇居民家庭资产负债情况调查报告》显示,中国的家庭资产构成中有20%是金融资产,有80%是实物资产,而实物资产中绝大部分是来自于房地产。

当中,穷极一生、甚至不惜动用“六个钱包”的人又有多少?据统计数据显示,我国通过银行贷款买房的家庭大约有2亿户,中国每户家庭的平均人口为3.02人。换言之,目前中国有6亿“房奴”,除去老人小孩,再怎么说“房奴”数量也将近3亿。

我们看到的是大多数房产被掌握在少数人手中,看到是那些真正需求的人为一套房子赌上了自己的全部身家,“居者有其屋”这个所有“刚需族”的真正诉求要达成实在太难。

当然,房子还被赋予了更多意义,“有了房子才有了安身立命之所”成为许多年轻人的奋斗目标,它还具体到不同的人生阶段:

“丈母娘没催着你买房吗?”

“想在城市扎根,你能租房一辈子吗?”

“孩子马上就要上学了,你敢耽搁吗?”

何谓“刚性需求”?它指在商品供求关系中受价格影响较小的需求。从这点来看,钱本身才是“刚需”,而房价恰恰就是“硬伤”……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