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意越來越不好做,錢真是一年比一年難賺了!”這恐怕是歷經2018年經濟放緩和行業低迷後的人,對大環境突變的一個最真切的感受。

對於農資行業來說,國家政策(環保高壓、農藥新政和雙減政策)、市場行情(原藥漲價、產品同質化和農產品價格不穩定)、生產環境(極端氣候、土壤健康)等都影響着農資行情,而這種種亂象和難題,對小企業是災難,對大企業是煎熬。

嚴峻的現實

讓廠家焦慮和恐慌

讓經銷商們徘徊和觀望

讓零售商們躊躇和迷茫

種植戶更也不願意爲此買賬

網上有一個段子是這樣說的:2018年夏天,從城市到鄉村,全民颳起了一股消費降級的風潮,“廉價”商品的消費突然間給火了,大家開始喫着榨菜、喝着二鍋頭、上着拼多多。

雖然全民開始了所謂的“消費降級”,但是不代表着好貨會不受歡迎了。這背後的原動力是,消費者想用最少的錢買到更好的商品而這一原動力同樣適用於農資行業。

縱觀目前的農資市場,消費者的消費觀念也發生了較大的變化。尤其是在近幾年農業從業人員的結構變化農產品價格長期低迷的情況下,如何投資既能降低潛在風險又能獲得高收益,纔是農戶的終極追求。

然而,種植者追求的,也恰恰是農資人最難解的困局。

如今農資成本增加是新常態,生意一年比一年更難是新常態,市場微利也是新常態,但是,面對無法改變的外部環境,我們農資人該怎麼辦?就這樣混日子坐以待斃還是我們積極努力地尋求機遇、創造機會?

如果您是後者,那麼,在全國植保會開展的前一天(11月21日),互聯網農資零售聯盟平臺誠摯的歡迎您來參加“ARU · 2018第四屆互聯網農資零售聯盟賦能峯會。屆時,峯會上將聚集各路農資行業大咖,用最新的視角、獨到的見解爲你打開農資新零售的大門,而且有機會和他們進行面對面的交流,相信你一定滿載而歸,不會白來。

長摁識別二維碼,火速報名!

點擊“閱讀原文”可以報名哦!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