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王 寧

十二月,寒風四起,北國凜冬。農作物種植戶已然進入休養生息階段,但對於河北省農業生產資料集團有限公司(下稱“河北農資”)副總經理趙利強來說則完全不一樣,此時適值一年一度的冬儲,是爲來年保春耕、穩供應的關鍵節點。爲此,他持續作戰,每天忙得腳不沾地。而這種備戰冬儲的工作熱情,在近些年也尤爲明顯。

“以往冬儲就像是迎接‘高考’,讓我們這些尿素貿易商愁容滿面、一言難盡。”  趙利強對《證券日報》記者坦言,“但近兩年,隨着尿素期貨上市,尿素產業發生了巨大變化。現在即便在冬儲階段儲存滿尿素等其他類化肥,也不用擔心來年開春可能出現的價格風險,因爲我們擁有了‘克敵制勝’的法寶。”

農諺有云,“ 莊稼一枝花,全靠肥當家”。國家發展改革委相關負責人曾就《國家化肥商業儲備管理辦法》答記者問時表示,化肥是糧食的“糧食”,對糧食增產貢獻率在40%以上。可見,其是確保糧食安全的重要抓手。而尿素則是化肥中的“化肥”,重要地位不言而喻。三年前,爲了保障尿素市場平穩發展,期貨市場結合產業實際情況,提供風險管理有效利器,尿素期貨應運而生。如今,對於期貨業如何更好服務尿素產業,業界也提出了包括倉單質押融資、加快尿素期權產品上市等新的期待。

尿素貿易商

賭出來的傳統“生意經”

以往,每逢收儲初期便會趕上尿素價格大漲,來年拋儲時,其價格往往又會回落到收儲價以下。因此,很多尿素貿易商只能被動完成冬儲工作,缺少有效的風險管理工具和途徑。

“那時候基本都是高價入庫。”趙利強回憶,而來年3月份尿素價格往往會回落,從而可能導致即使在享受補貼的情況下,後期也面臨虧損。因此,公司經常只儲備必要的數量,同時,等儲備期結束後儘快銷售。據悉,河北農資尿素年銷售規模在120萬噸左右,屬全國中等偏上水平。

無獨有偶,四川農資化肥有限責任公司(下稱“四川農資”)作爲西南地區爲數不多的大中型尿素貿易企業,尿素年銷售規模在180萬噸左右。公司副總經理張硯也對《證券日報》記者講述了兩段與河北農資類似的經歷。

“2018年四季度末,公司儲備了二萬噸至三萬噸尿素,但來年開春,尿素的市場價格已遠低於進價”,張硯稱那次冬儲給他留下了深刻印象,最終虧損達800萬元。另外,據他回憶,“2019年年中,比較看好尿素上漲行情,因此公司與西南地區生產商簽訂了幾千噸訂單,但貨物在運輸途中遭遇洪水,物流受阻而遲遲拿不到現貨,無法履行與下游企業簽訂的合同。最終導致不僅錯失盈利機會,疊加違約賠償,結果由預期盈利變爲虧損。”

除了河北農資、四川農資之外,《證券日報》記者在採訪中發現,與之類似的貿易風險案例還有很多。究其原因,則是由於尿素產業政策、原材料價格波動等擾動因素衆多,而市場缺乏科學有效的研判邏輯,加之缺少公允價格參考,致使相關貿易商“賭運氣”現象成風,其往往只能抱着僥倖心理去囤貨、銷貨。

如果僅從完成儲備要求角度來看,“賭運氣”所帶來的風險壓力還在尿素貿易商接受範圍內;但從全年經營角度來看,其帶來的生產經營風險可能是企業難以承受的。

衍生品成爲

尿素產業風險管理利器

多位產業人士看來,衆多擾動因素中,價格波動是直接影響尿素行業穩健發展的關鍵。基於此背景,尿素期貨應運而生,以幫助相關產業企業減少因原材價格波動而帶來的不確定性。

尿素期貨上市前,爲規避生產經營風險,產業企業只能通過延伸產業鏈、打造多樣化產品、實現營銷渠道廣泛化等傳統手段規避生產經營風險。但“尿素期貨上市後,產業企業由價格波動風險的承受者變爲價格波動風險的管理者,牢牢掌握了發展的主動權。”張硯告訴記者,尿素期貨對尿素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在保障經營和生產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對整個行業的定價模式、商業模式的轉變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

銀河期貨尿素分析師張孟超向記者講述了一則尿素貿易商“自我救贖”的故事。

“2019年端午節,河南省鄭州市一家中型尿素貿易商負責人劉強過得並不舒心。此前他因看漲尿素行情,在3月份果斷採購了5萬噸尿素現貨,但4月份準備銷貨時,市場風向開始轉變,尿素價格一路下跌。彼時正值傳統旺季結束,公司也沒有期貨工具可進行套保,最終導致每噸虧損近100元。”張孟超講述到,這家企業的經營模式在以往比較普遍,是傳統的“賭行情、猜市場”邏輯。

但今年8月份,他再次拜訪這家公司時,卻發現情況發生了極大改觀。“進入公司大廳,迎面映入眼簾的便是兩個大屏幕,一個顯示的是A股上證指數走勢,另一個顯示的則是尿素期貨價格走勢;走進負責人劉強辦公室,又看到四臺電腦屏幕上分別顯示着尿素期貨主力和連續合約、1月份合約、5月份合約、9月份合約的價格走勢。”

對此,劉強介紹,尿素期貨上市時間節點非常恰當,隨着成本大幅上漲,尿素現貨價格已經邁上一個新臺階,如果沒有期貨工具進行對沖,現貨或無法正常採購和銷售。現在公司可以選擇期現結合經營,這也是目前尿素貿易企業普遍採取的經營模式。公司也爲此專門招聘兩名尿素期貨操盤手,負責提供每日策略,做好套保業務。

冠通期貨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冠通期貨’)副總經理趙溪用一句話形象地概括了尿素企業對衍生品工具從漠視到高度重視的轉變過程——“公司開發尿素企業客戶,是從最初的‘討杯水喝’到現在的‘主動請我們喫飯’”。

趙溪介紹,“2019年,公司曾前往安徽省某化肥企業,首次見面時依然能感受到其對衍生品的漠視。當時,我們與其進行了幾輪座談和期貨講解,半天時間過去了,對方不曾倒杯水,對期貨也比較排斥。不過沒多久,經過一輪價格波動,該企業認識到衍生品的重要性,對我們的態度也發生了根本改變。”

2019年8月份,鄭商所掛牌上市尿素期貨。上市3年來,尿素期貨市場規模穩步增長,市場運行質量逐步提高。截至今年上半年,日均成交8.4萬手,日均持倉13.6萬手,法人客戶持倉佔比爲70%,期現貨價格相關性0.95。同時,行業規模排名前十的生產企業已有6家參與,排名前十的貿易企業已有9家參與,產業企業已經通過套期保值、基差貿易等模式規避價格風險,先後累計交割尿素51萬噸,爲尿素行業保供穩價工作作出積極貢獻。

冠通期貨研究諮詢部經理王靜表示,現階段,尿素期貨可謂是化解尿素承儲企業矛盾心理的一劑良藥,切實有效發揮“蓄水池”功能。企業利用期貨發現價格功能,能夠提高自身對於尿素價格走勢的研判能力,提前做好相應的項目方案。同時,藉助尿素期貨的風險對沖,企業在承儲過程中喫了“定心丸”,不再爲承儲尿素的跌價風險而發愁擔憂,可以更加放心大膽地做大規模,積極承擔自身的社會義務。

方正中期期貨尿素研究員田欣沅告訴記者,期貨的發現價格和管理風險功能已經被尿素企業靈活運用,產業企業已經從“一條腿”走路轉變爲期現“兩條腿”走路。同時,充裕的流動性爲套期保值操作提供基礎條件,使企業對擴大規模無後顧之憂。

護航尿素承儲企業運營

再添新砝碼

黨的 報告提出,“全方位夯實糧食安全根基”“確保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化肥作爲“糧食的糧食”,是事關國計民生的重要農資。近年來,由於影響市場的不確定性因素增多,尿素價格波動頻繁,承儲企業對儲備貨物的價格管理需求與日俱增。在此背景下,鄭商所主動對接國家戰略,針對《國家化肥商業儲備管理辦法》,推出“商儲無憂”試點項目,爲護航化肥承儲企業平穩發展再添新砝碼。

鄭商所相關人士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尿素期貨上市後,鄭商所深入瞭解行業“痛點”,根據國家化肥儲備特點,對參與國家化肥儲備並存在風險對沖需求的企業,提供套期保值過程中交易、交割、倉單環節的資金支持,穩步推出“商儲無憂”試點項目。

2021年1月份,鄭商所首年度“商儲無憂”項目正式啓動,5家試點企業按規定完成國家化肥商業儲備,有效對沖10萬噸尿素的貨物貶值風險。首年度“商儲無憂”項目效果良好,有效實現企業積極、貨物安全、政府放心。

有產業人士表示,“商儲無憂”項目是期貨市場主動對接國家化肥商業儲備的創新舉措,爲持續完善大宗商品儲備制度探索出一條新路徑:一是滿足避險需求,企業承儲無憂;二是確保貨物安全,儲備保供無憂;三是金融科技賦能,監管質效無憂。

中農集團作爲國家化肥商業儲備項目的最大承儲企業,承儲量約佔全國的三分之一。企業相關負責人表示,“商儲無憂”項目在相關費用方面給予了參與企業支持,切實解決了企業實際困難,極大便利企業通過市場化手段化解儲備尿素可能面臨的跌價風險。

中化化肥相關人士表示,公司通過在尿素期貨盤面賣出套保,有效地規避了市場的跌價風險,同時在結束承儲期後對應銷售現貨,有效保證了春季市場尿素的穩定供應。“此前公司在河南地區承擔春耕肥儲備任務5萬噸,要求對50%以上的現貨量需通過期貨市場進行套期保值,鎖定敞口風險。”

“出於對價格風險的擔憂,公司早在2015年起便不再參與化肥商業儲備申請,直至尿素期貨上市後,重新參與該項目,並通過期貨市場套期保值,規避價格波動風險。”前述中化化肥相關人士表示。

日前,2022年至2023年“商儲無憂”試點啓動,繼續從擴大覆蓋範圍、延長服務週期和提高支持力度着手。

據悉,新年度“商儲無憂”試點總預算高達1200萬元、試點規模60萬噸、立項項目12個,均較前一年度預算規模提高20%,倉單倉儲費用支持比例由75%上調至100%。同時,對試點企業在中標省份區域內所有尿素期貨交割庫點註冊的倉庫倉單給予認定和補貼,項目週期延長至2023年5月底,較2021年度項目延長45天,強化“商儲無憂”項目服務春耕肥、夏管肥儲備能力。

期貨市場仍需增強

多元化服務能力

尿素作爲最大的化肥品種,其經營網點遍佈國內各大糧食主產區,農業作爲尿素最大的需求端,從而主導構成了尿素產業整體區域化特徵。

長期以來,尿素行業發展受到多重因素影響,例如尿素行業市場形勢與上下游行業發展情況、行業政策和技術環境等因素密切相關,但具體到企業發展短板,面臨風險主要體現在價格波動上,價格波動直接影響整個行業發展態勢。就當前而言,有效化解價格風險僅靠尿素期貨單一工具似乎並不夠。

黨的 報告提出,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有產業人士表示,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需綜合使用多種手段和工具,而期貨市場應當提供更加豐富、更加多元化的服務內容。

“期貨市場的交割、倉單融資、倉單串換等業務,也需要儘快爲產業企業提供更多服務。”另有產業人士建議,例如倉單質押融資,相關企業可以圍繞交割庫內的倉單進行融資,這爲尿素品種賦予金融屬性,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實體企業融資難的問題。

同時,也有期貨人士認爲,目前產業企業參與衍生品交易的結構還不夠完善,就尿素產業而言,企業從以傳統的套期保值逐步過渡到基差交易、場外期權等綜合風險管理模式。但對中小企業來說,其參與期貨市場的難點在於如何建立完整的期貨團隊、完善的風險管理制度,以及科學的績效考覈體系等。

整體來看,提升產業企業風險管理理念、做好投資者教育工作,進一步豐富風險管理工具、完善衍生品交易制度,以及更好優化投資者結構等,或能有效提升尿素產業企業短板。同時,這些也是實體企業對期貨市場發展所提出的新要求。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