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条沟村位于红山区的最南端,地处偏远,扶贫难度大。今年,在村两委班子与驻村工作队共同努力下,全村的42户111名贫困人口有望在年底全部实现脱贫。

在村民吴桂英家的大棚里,我们看到西红柿秧苗长势正好。吴桂英和老伴因病致贫,日子一直过得很窘迫。如今村里实施“三到村、三到户”项目,让他们种起了西红柿,到今年春节就能卖上好价钱。文钟镇柳条沟村村民吴桂英说:“腊月前能收入,收入了把之前借的钱都还了,还能剩个一万多块钱。”

吴桂英介绍,她每年只要付八千多块钱的租金,种大棚剩下的收入就归她所有。西红柿一年能收两季,去掉租金还能剩下两三万块钱。

文钟镇柳条沟村村民吴桂英说:“比过去种地强,种地要是不下雨,啥也收成不了,大棚不下雨咱都能浇,咋着也能收成点,旱涝保收了。”

文钟镇柳条沟村是一个典型的雨养农业村,村民收入的多少取决于这一年雨下了多少。为了让村民的收入更有保障,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班子共同研究,在村里建起了6栋温室大棚,除了种植所得收益外,大棚的租金还平均分给村里的111名贫困人口。让40多户像吴桂英这样的贫困家庭都有了脱贫的指望。

为了准确把握每个贫困户的实际情况,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班子将每个贫困户家里的具体情况都列明清单。

柳条沟村驻村工作队队员张宏亮介绍:“比如说王存合他家里是低保,是B类低保,那么他的致贫原因也特别清晰,这样的话有利于我们下一步具体的实行帮扶措施,能因户施策。”

张宏亮介绍,为了做好扶贫工作,驻村工作队还自创了“四三二”工作法。“四”就是扶贫队伍、扶贫项目、扶贫思路和扶贫信息,“三”是指档案建设、入户对人和信息联动,“二”则是指两个目标,即能不能脱贫、能不能巩固。“四三二”工作法梳理了柳条沟村的扶贫情况,让村两委和驻村工作队的队员们对扶贫工作的思路更加清晰明确了。

截止目前,柳条沟村改造危房7户,开展免费体检35户57人、慢性病服务33户33人,送药上门14436.9元,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实现全覆盖。通过教育扶贫、民政扶贫、种养殖扶贫等方式实现稳定脱贫22户60人、清退贫困户376户1141人。

据文钟镇柳条沟村党总支书记段国东介绍:“现在我们村的脱贫工作通过产业扶贫和健康扶贫还有各项的补贴,预计脱贫42户111人,到年底全部脱贫,等到2020年,我们继续按照上级要求,脱贫不脱政策。”( 吴桐 )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