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烏龍防務評論

誰會是第二種艦載固定翼機呢?

現在,在人民海軍的兩艘航母——遼寧和山東艦上,只有殲-15一種固定翼艦載戰鬥機,此外都是直-18、直-9等艦載直升機。誰將成爲第二?

軍迷的目光幾年來都在沈飛的FC-31(俗稱殲-31)“鶻鷹”第五代隱形戰鬥機上,不過,從最新披露的新聞來看,有一種其貌不揚的戰機,要捷足先登(艦)了。

▲貴飛發佈的文章截圖

3月23日,航空工業貴飛在其官微發佈了一篇令人耐人尋味的文章。“3月20日,航空工業貴飛召開某型號研製生產工作會。

強調:該型號研製生產是貴飛的生命線工程,是貴飛發展的重要里程碑事件!該項目的研製成功,一定將在貴飛發展史上寫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貴飛的配圖,意思再明顯不過了

從字樣來看,這個型號對於這個地處大西南的飛機制造公司有着十分重大的意義。

“生命線工程”的字樣,是貴飛當年殲教-7高教機停產,自籌資金研發FTC-2000/教練-9“山鷹”高教機時曾用過的字眼,而“重要里程碑事件”,“濃墨重彩”等字樣,意味着項目意義或比教練-9G“海山鷹”陸基艦載教練機還要重要。

▲海山鷹,雙三角翼

貴飛一直是國內和洪都齊名的高教機基地,也是重要的無人機基地,從實力來看,貴飛應該不至於打敗成飛和沈飛,獲得第五代中型隱形戰鬥機或隱形艦載戰鬥機的大單,無人機的話也很難被冠以“里程碑事件”的定義,較大可能還是獲得了艦載高級教練機的合同,這篇文章配圖也恰好是一架“海山鷹”,若有所指。

▲培養更多殲-15飛行員是當務之急

這意味着,一段時間以來,關於“海山鷹”和洪都的教練-10“獵鷹”誰能上艦的爭論,恐怕有了結論。

由於AL-222渦扇發動機不能自產等緣故,採用翼身融合、雙發、電傳操縱等一系列四代機(指國內的三代機)先進技術的“獵鷹”,要比“山鷹”晚不少年裝備空軍和海軍航空兵部隊,數量上也遠遠少於“山鷹”。

▲裝備海軍航空大學的教練-10

特別在海軍艦載戰鬥機陸上訓練基地,大幅改進的教練-9G“海山鷹”早已投入使用。

比起之前的“山鷹”,教練-9G採用了DSI進氣道和全新設計的垂尾,尾部帶有艦載戰鬥機、教練機標配的尾鉤,可以讓飛行員利用陸地滑躍起飛跑道和攔阻索,模擬在遼寧艦、山東艦上起降,培養更多具備上艦資格的殲-15艦載戰鬥機飛行員。

▲裝備部隊的海山鷹

但真正要上艦的話,“海山鷹”恐怕還要再改。對於艦載戰鬥機來說,既要求起飛時推重比大,也要求着陸時速度儘可能小,因此艦載型的“海山鷹”恐怕會對氣動佈局進一步修改。

比如增大雙三角翼翼面積,同時加固機身結構和起落架強度,適應在航母甲板着艦時的巨大沖擊,另外爲方便在遼寧艦、山東艦機庫駐艦訓練,可能要摺疊主翼,降低垂尾高度。

▲艦載機在氣動佈局上要求特殊

那麼問題來了,軍迷們看好的教練-10“獵鷹”,爲何這次又被“海山鷹”捷足先登了?

原因恐怕還在於時間這兩個字上,要知道現在我們已經有兩艘航母,培養更多的殲-15飛行員是當務之急,裝備艦載高教機是迫在眉睫,雖然說教練-10在氣動佈局、雙發、電傳操縱等方面都具有優勢,但關鍵的發動機依然需要烏克蘭馬達西奇提供,而“海山鷹”完全自主知識產權。

▲帶加力的L-15B現在還沒裝備部隊

比較大的可能是,“海山鷹”艦載型因爲成熟度的原因,被海軍艦載機部隊相中,再加上之前已有“海山鷹”服役,艦載機飛行員和教員們再另起爐竈適應氣動佈局完全不同的“海獵鷹”,從各方面來看都不合適,都會影響殲-15艦載機飛行員培養週期。

所以讓“海山鷹”進一步改進上艦,是明智之舉,也許有人提出“山鷹”是單發機,安全性不如教練-10,但不要忘了,美國海軍標配的T-45“蒼鷹”也是單發機。

▲T-45“蒼鷹”

從長遠來看,教練-10衍生的艦載教練機,也不是完全沒有機會。現在,人民空軍的殲-20作戰部隊,就搭配了教練-10高教機,它的氣動佈局、操縱品質等方面優勢,確實更適合培養五代機飛行員。

一旦海軍的隱形艦載戰鬥機項目塵埃落地了,不論是傳聞已久的“鶻鷹”3.0,還是更加符合軍迷期望的殲-20艦載型,都需要性能更先進的艦載高教機。

▲但“海五”還是個夢想

但問題是,“海山鷹”也會進一步改進,比如把老掉牙的渦噴-13發動機換成渦扇-13,那麼它就和JF-17B“梟龍”戰鬥教練機基本沒什麼區別了,相比教練-10的先天不足也進一步彌補了,“雙鷹”之間的捉對廝殺,這次並沒有結束,還將繼續下去。

相關文章